普通家庭,不要给孩子投资太多

职场   2025-01-07 22:05   广东  
辑|韩旭
来源|十点读书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这么个故事:


一个农村小男孩,偷偷拿父母的手机,往游戏里充钱。


等到在城里当环卫工、每天三班倒的妈妈发现时,全家用好几年攒下的4万元积蓄,已所剩无几。


爸爸得知后,气不打一处来,质问男孩为什么这么做?


没想到,男孩却说:


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玩这个游戏,他们都有皮肤、道具,凭什么我不能有?


听说这事儿后,很多人都觉得既心疼又无奈。


但是家里的一位长辈却说:“这都是他们自己造的孽啊。”


的确,在过去的日子里,这对夫妇拼尽了全力来养育男孩。


明明是普通人家,但是男孩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要最贵的最好的。


当初,为了给孩子买双限量版球鞋,两人更是面条陪咸菜,熬了三个月。


可到头来,孩子却根本不知道自家的经济状况。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很多父母,明明收入不算高,却总是以富人的标准去满足孩子的要求,铆足了劲儿,去把自己变成孩子的印钞机。


我们身边似乎营造着一种“全民皆是富二代”氛围。


结果,孩子不仅成了丝毫不懂体恤父母的“碎钞机”,还有可能成为吸食父母骨髓的“吸血鬼”。


01


看过这么一则新闻,心里五味杂陈。


一位衣着朴素的大叔,进了一家手机店。


他有些不好意思,用一口方言艰难地咨询店员,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要多少钱。


见大叔生活状况不算好,店员好心向大叔推荐价格更为优惠的手机。


而大叔却说,手机是给儿子买的,因为这事儿,俩人吵了好久。


为了让儿子开心,自己省了好久的钱,应该是攒够了。


紧接着,大叔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来一些百元大钞,还有一些零钱和硬币。


店员于心不忍,就替大叔拨通了孩子的电话,想让小朋友换一台,更实惠一点儿的手机。


只是,好说歹说,孩子一定要最新款。


平日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亲总是能省则省。


只是,孩子不仅不感恩,还想方设法去榨干老父亲的各种心血。


真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心寒。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父亲,从小对女儿百般疼爱。


即使是全家人省吃俭用,也想要给女儿最好的物质条件。


想当年,女儿出国留学,基本上掏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


而为了让女儿过得舒心,父亲更是只留2000块养家,把工资的85%都打给了女儿。


可即使这样,女儿还是经常透支信用卡,父亲稍有劝阻,立马会遭到女儿的嫌弃。


有人说,这些孩子是白眼狼,有人说,这些父亲活得太卑微。


但最可怕的是,这些父亲,正在拼尽全力,想要向上托举孩子,却在不经意间将孩子摔了个粉身碎骨。


因为踮起脚尖去养育孩子,并不能让他们实现真正的富足。


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养成了自私傲慢的“假富人”。


他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物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从来不会思考,为了达成自己的诉求,父母还要付出什么。


而这些父母,虽然经济上吃紧,但是却羞于和孩子谈钱。


以至于让这些小孩觉得全世界,都该围着自己来转。


02


有人说:“做父母的,一辈子不就是为了给孩子做贡献吗?”


或许,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误区。


掏空自己去“富养”孩子,不仅不能让孩子在内心深处种下感恩的种子,还会把孩子塑造成家里的另一个阶层。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工薪阶层的父母,虽然收入不高,却照着富二代的标准,去配置孩子的生活。


只是,这却渐渐养大了孩子的贪婪和欲望。


虽然孩子吃喝不愁,甚至水平还远超了身边人。


但是,孩子还是觉得父母不够好,甚至会去质问父母,为什么不买个大点儿的房子,让他有空间来养狗。


有一次,因为父母没给他找一对一的课外辅导,他就说什么也不去上。


而面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他居然开始冷言冷语:“谁叫你是个窝囊废,生得起,养不起!”


后来,虽然知道了自己的优渥生活,是父母勒紧裤腰带换来的。


但他心中,却充满了愤怒,愤怒父母无能,愤怒父母让他丢脸。


还有那个,在机场被儿子连捅9刀的母亲。


想当年,为了满足儿子的高消费,她不仅耗尽自己历年来的积蓄,而且不惜贷款也要确保孩子有体面的生活。


结果,儿子留日5年,她却债台高筑。


在得知从她那儿再也拿不到钱后,儿子选择了持刀相向。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的确,穷家富养,不仅会喂大孩子的欲望,也会赔上孩子的品行。


因为,在溺爱里长大的孩子,不能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也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


他们“天生”带着一股傲慢,来看待家人。


一边向个吞金兽一样,向父母无限索取,一边又嫌弃父母能力不足,不能给他们想要的生活。


所以,永远不要把孩子养成家里的另外一个阶层。


因为钱总有花完的一天,但养大的物质欲望,却回不去。


当物质被啃噬干净之时,孩子就会回过头来,去啃噬父母。 


03


说到这里,很多人是不是想问,难道养孩子就不需要努力、不需要花钱了吗?


那自然不是。


想要养好孩子,既需要父母量力而行,不超过标准养孩子;也需要父母不断更新自己,陪着孩子一同成长。


具体怎么做,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低成本,也能见大世面


很多父母,拼尽全力,去托举孩子。


就是想要给孩子更高的起点,去看看世界。


正所谓“哪怕不能生在罗马,也要给他见世面的机会。 ”


但是,见世面,其实是用父母的格局和远见,去帮着孩子练就好心态和好眼光。


比如,家长朋友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博物馆,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感;


可以带着孩子去乘坐公共交通,让他们去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规则;


可以带着孩子去名校,去看看应该努力奔赴的方向……


而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来满足孩子,从吃喝用度来给让他过假富人的生活。


2.养孩子,也是养自己


很多时候,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让孩子努力、向上,就得去做孩子的榜样。


而不是说,成为父母之后,就把生命的一切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谈及自己的成功,他表示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的母亲。


梅耶·马斯克和丈夫离婚后,为抚养3个孩子,她一共兼职5份工作。


业余时间她不断提升自我,考了注册营养师,拿下了两个硕士学位。


就凭借这样的向上,让梅耶·马斯克在40年的单身生活里,养出了3个亿万富翁。


或许,正如她所说的,对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让他们看见你在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渗透正确的金钱观


在《玫瑰的故事》中,方太初就被黄亦养得很好。


有一次,方太初过生日,想要的礼物,是价值1999的飞行舱体验课。


黄亦却说,自己只出一千,剩下的从太初的压岁钱里扣,如果不够,就做家务去攒。


太初说妈妈抠。


而黄亦玫则说,自己再怎么有钱,也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如果女儿有想要的东西,也要自己努把力,去赚钱。


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是方太初却很佩服黄亦,也觉得自己确实该这么做。


很多家长,总是羞于和孩子谈钱。


但是,如果不从小就把正确的金钱观,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给孩子,很难让孩子明白劳动的可贵、人生的不易。


而学着帮他们建立金钱意识,才能让他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成长。


04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孩子在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一定会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富养孩子的精神。


而不仅仅不管实际状况,一味在物质上富养孩子。


这样长大的孩子,能富贵时不骄不奢,亦贫穷时体面大方。


或许,有个懂事理、知感恩、够自信的孩子,才是父母教育真正的成功。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烧脑财经

烧脑财经
最烧脑的财经点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