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回家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表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酒泉市救助管理站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我来酒泉一直没找到工作,身上的钱花光了,住宿和吃饭都成了问题,你们能帮帮我吗?”10月28日晚,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接到一名男子的求助电话。了解情况后,市救助管理站立即将该男子接回站里,为其提供食宿,并购买返乡车票。
“我们24小时值班,不能让救助热线断了线,更不能让希望落了空。”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黄玲说。
除了24小时热线守护,主动出击进行街面巡查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那边有个未装修的配电箱,快去看一下。”“用手电筒照,看得清楚。”“这边检查了吗?我们都仔细点。”11月3日晚9时,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陈永魁和两名同事先后到肃州区金泉路和广场东路,对附近正在装修的门店、24小时自助银行及“口袋公园”、公共厕所等区域进行了全方位巡查。
“天冷了,我们必须每天对城区主要路段、废弃工地、地下通道、桥洞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命安全。”陈永魁说。
为有效保障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救助管理站与交通运输部门、福彩中心加强合作,在全市110辆公交车和120个福彩销售网点张贴救助指南,并依托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民政救助网络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发现报告机制,确保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来,先喝杯热水,休息休息。”
“咱们这边冷,快给找一套合适的衣服。”
10月31日,一个“让爱回家”的动人故事在市救助管理站上演。
家住新疆伊犁的李女士在江西赣州务工时遇到困难,被赣州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由于赣州到伊犁没有直达列车,且路途遥远,为确保李女士能早日返乡,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启动了站际协作机制,和酒泉市救助管理站沟通协商,酒泉市救助管理站接过了护送李女士返乡的接力棒。
“酒泉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给我准备了棉衣和洗漱用品,还给我买了车票,我很感动。”李女士说。
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为李女士购买了车票,准备好路上所需的食物和水,踏上了护送之路。
“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依法依规实施主动救助、分类救助,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暨街面巡查救助工作,打造‘暖心救助’服务品牌,不断推动救助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盛文琦说。
此外,市救助管理站成立了“为爱启航”寻亲工作室,探索智慧寻亲模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定向推送、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手段及地图索迹、异地协查、站际合作、头条推送等“甄别寻亲十二法”,快速核查人员信息,救助工作精准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近三年,市救助管理站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10人次,未成年人639人次,寻亲成功44人,护送返乡221人次,医疗救治120人次。
今年以来,酒泉市各级民政部门积极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个人申请主动发现报告,“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和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等,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摸排监测,通过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结对关爱及社会力量参与等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市民政局副局长闫卿君说。
来源:《酒泉日报》
记者:米 静 吴亚文
编辑:王晓娇 审核:杨夏茹
终审:李爱龙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02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