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映山河”系列报道(三)丨从“我”到“我们” 重“识”生态的价值

民生   2024-11-25 11:44   甘肃  





以“酒泉式浪漫”

书写从人类的“我”

到人与万物生灵

“我们”的故事


11月2日凌晨,生活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放养的最后15匹普氏野马,乘专车前往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之前已放归自然的25个“兄弟姐妹”汇合。



为啥一群野马换个居住地备受关注?因为,普氏野马的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野马返乡计划”顺利实施的背后,是我国着力恢复和重建普氏野马野生种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和酒泉市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恒心。


酒泉市现有自然保护地29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8个。这些区域,有的供市民游客亲近大自然,有的则是野生动植物的“私人空间”,还有的用来治理和修复生态系统。近年来,酒泉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酒泉式浪漫”,书写从人类的“我”,到人与万物生灵“我们”的故事。



封存大地之美



11月9日下午,胡紫璟在朋友圈发了一组带儿子逛玉泽湖公园看赤麻鸭的照片,配文“又是亲近大自然的一天。”


“小孩今年5岁,我平时特别喜欢带他到户外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胡紫璟说。


胡紫璟对大自然有种天然的亲近,这和她从事的工作有关。作为玉门市自然资源保护站的一名干部,她的职责就是保护野生动植物。



玉门市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其中16种动物在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出现过。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打造研学基地,夏天时,一些幼儿园、中小学校会组织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玉门市,共设立了5个自然保护地,除了昌马河,还有南山、干海子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玉门硅化木省级地质公园、玉门青山国家沙漠公园2个自然公园,都属于玉门市自然资源保护站的管辖范围。



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湿地保护区,位于昌马镇疏勒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祁连山北麓西段,东、南与肃北县毗邻,西与瓜州县接壤,总面积68250公顷。



初冬时节,湖水绿得发蓝,不但不结冰,反倒比夏天还透亮,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蓝天白云、树木山峦,水底的水草、青苔清晰可见。没有了夏秋季鸬鹚的威胁,湖中鱼儿悠闲地来来回回,享受着严寒来临前最后的惬意。


自然保护区封存、养护着大地上最美的景观。每次看到,都令人深深感叹大自然的精湛“手艺”,也唤起人们从广阔的时间维度上,思考和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是合而为一的。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清代文学家张维屏的诗作《新雷》,暗寓了万物生长皆有其时,大自然有其内在法则。



季节的更迭从不停歇。在自然保护区,物质与能量通过水、草和土壤储藏,转换给其他生命,完成了循环。人是循环中的一环,也肩负着守护循环的责任。


“从10月中旬到现在,鸟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有白鹭、赤麻鸭、黑鹳等。这两天早上起来的任务就是监测,监测鸟类有没有生病、受伤等。”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刘虎国说。


“从2022年开始,每个季度我们都会在月亮湾湿地、青山水库和黄花营湿地3个监测点监测水鸟的种群数量、季节变化和迁徙情况。近几年,野生动物逐年增加,还监测到了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动物,比如黑鹳,是2023年首次发现的。”玉门市自然资源保护站干部邵钰说,监测的时候没有噪声干扰,能听到候鸟的叫声,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如今,在酒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各级政府也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以更大力度保护自然环境。


“2024年,共下拨省级保护区专项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野生动物监测仪器设备购置等。近期,我们将在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安装野生动物红外监测系统。”胡紫璟说。


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瓜州锁阳城镇境内,属于戈壁荒漠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保护区分为锁阳城湿地保护区和东巴兔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两部分。湿地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草本沼泽和灌丛沼泽。东巴兔保护区主要保护鹅喉羚、黑鹳、金雕、秃鹫,还有近期发现的西藏盘羊等36种野生动物。”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工作人员卢君说,“如今,保护区架设了环境监测仪和智能监测系统,我们在办公室就能远程管控。”



58岁的管护员马吉平在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工作了14年,每天都要进行十几公里的巡护。


“4月,我们在盐池口子附近发现了5只黄羊,听到摩托车响,远远就跑了。乱捕乱猎的现象从没发现过,说明我们管护得好,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提高了。”马吉平说。


人们早已懂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庇护,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探寻共生之题



得付出多少心力,才能将一段关系磨炼成永恒?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演进,人们一次次凝视荒漠,尝试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



近年来,酒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现“双碳”目标,不断加大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力度,“十四五”以来,累计造林92.15万亩,修复退化草原511.26万亩,治理沙化土地319.73万亩。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全市现有可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823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940.63万亩,还有974万亩土地介于沙化和非沙化之间。


暂时无法治理的荒漠,只能先保护起来。酒泉市确立8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总面积达189.75万亩,分布在金塔县、玉门市、敦煌市、肃北县和阿克塞县。


建于2022年的金塔县红墩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通过架设刺丝围栏、修建固定界碑、设置宣传警示牌等方式,确保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免受人为破坏。”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股干部肖战海说,“在封禁区,我们会对流动沙丘进行固沙压沙,还会在平缓地带栽植生物沙障,人工促进生态修复。”



从“丛林法则”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荒漠早已不在人类文明的对立面。


“我们管护着15万亩封禁区域,主要负责红墩子周边封禁区域林木浇水、虫害防治及巡查开荒挖沙、取土、放牧等。”金塔县红墩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护站管护员李金勇说。



“从历史长河来看,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能留给后人什么,我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的体会也最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好防沙治沙保护区,保的是沙,护的是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人们正经历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并从中得到启示。


守护生态,为国亦为家。

“造一片林,虽然自己享受不到,但能为后人造福,我们的子女能去转一转、玩一玩。如果我能干到65岁退休,就干到65岁。”瓜州县城北管护站站长王彦龙说。


未来之变,何止眼前所见;心之所向,才是行路灯塔。


种了一辈子树,金塔县潮湖林场退休职工王端政已经和树分不开了,时不时就回到胡杨林看看。“每年我都会来很多次,有时候春天带孙子一起来种树,给他讲我在这里种树的故事。”王端政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一个好的时代,不会把自己的任务让渡给下一个时代。改善生态环境,既是为了美好的今天,更是为了美好的明天。



来源:《酒泉日报》

记者:张 花 翟丰国 李晓艳

编辑:王晓娇  李月辰帆   审核:王双成

终审:李爱龙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02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云上酒泉
沟通交流 宽容理性 见证参与 记录酒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