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丨援藏三十年 把优质的医疗资源留在雪域高原

民生   2024-08-17 11:15   西藏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天津与西藏昌都是怎样一场持续30载的“双向奔赴”?近期,记者前往西藏昌都市,深入了解了天津援藏医生坚持“支援”与“合作”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共建,全力帮助昌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援藏故事。

  两地医疗心连心 不出远门看名医

  昌都市藏医院地处西藏东部,平均海拔达3500米以上,距离拉萨1000公里左右,是藏东地区老百姓看病就医最大的藏医诊疗中心。在天津援藏医疗队多年的帮扶下,医院的软硬件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前来就医的患者人数倍增。

  8月12日,一位多发肝癌患者被昌都市藏医院收治。该病人因为病情有新的进展,需要在医院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医院硬件设施缺少,只能通过多普勒彩超进行检查。

  “超声检查与增强CT和增强核磁相比图像上会模糊一些,为了患者更好的治疗,我们联系了南开医院,由南开医院王光霞主任一起联合问诊。”天津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队员刘琳说,影像检查来说,扫描人员、机器型号,甚至机器的使用年限,都会引起成像结果的差异,所以她们希望借助王光霞主任的丰富经验,来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刘琳医生介绍,这也是昌都藏医院与天津专家的首次联合超声检查。“由昌都藏医院的医生在医院内检查,南开医院的王光霞主任可以实时的看到检查过程和结果。并可以远程进行指导和实时的判断。”刘琳说,远程超声技术使超声医生的手无限延长了。通过这种新型医疗模式,可以发挥天津先进超声专业技术和资深医师优势,普惠昌都群众。

  天津援藏干部、昌都市藏医院院长郑向前表示:远程联合门诊可以使两地诊疗团队通过共享实时上传的影像资料和检查数据,通过视频现场问询患者病史,针对病情和治疗进展开展详细的探讨交流,并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同时,昌都市藏医院的医生们也在远程联合门诊模式下获得“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在共同讨论病例的同时,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有效缓解昌都市人民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目前,“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成功搭建了以昌都市藏医院为中心,覆盖卡若区、丁青县、江达县、贡觉县10个乡镇和7个行政村的市级智慧医疗中心,实现了内地优质医疗资源直接服务边疆农牧民群众。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方式,为昌都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无到有 津昌一家亲

  天津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队员杜斌,来自天津市口腔医院。在刚刚来到昌都市藏医院的时候,昌都市藏医院的口腔科刚刚起步,常用口腔耗材及药品非常欠缺,而且因口腔科所需耗材种类多且用量少,在采购方面存在不便之处,由此导致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口腔诊疗需求。

  “没有采购的渠道,我就向天津市口腔医院进行了汇报,医院也很支持,给我把缺少的药品和耗材,以捐赠的形式,送到了昌都藏医院。”杜斌说,开设口腔科,带来一流的临床诊疗技术,将技术植根昌都,成了他的目标。

  深入了解情况后,他根据医院口腔科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开出“药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制定了帮扶计划:通过不定期开展专题小讲课和口腔医疗科普,提升医生和病患的思维理念。

  “相比于天津,昌都的群众对口腔的保护和治疗意识还是相对薄弱。”杜斌说,现在除了对病患的治疗以外,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口腔保护和治疗的宣传普及上,他通过医院的公众号和前来治疗的患者,把保护和治疗口腔的知识,让更多人知道。

  高海拔的昌都是大骨节病多发区,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患者有2288人。这种疾病会使得患者从关节疼痛,逐步发展到肌肉萎缩,最终导致失去劳动能力。

  以往,要想彻底治疗,需要家属陪同患者,前往外省市的三甲医院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由于异地治疗费用高,天津援助资金每年只能帮助到十几名患者。8月11日,新的手术室正式投用,天津援藏医疗团队就可以在院内直接进行大骨节病关节手术。这样,同样的专项经费,今年可以为70名当地患者提供免费治疗。

 “在诊疗中,医患双方虽然语言不通,但每一位患者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扎西德勒’这句简单的藏语,一时成为双方最有效、最频繁的交流方式。看着藏族同胞眼神里充满了尊敬和信任。这种尊敬和信任激发了我们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天津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队员陈阳说,接下来,他们在昌都开展的大骨节病康复行动会持续深入开展下去,让广大患者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得到治疗,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走路’,让雪域高原永开健康之花,幸福之花。

  郑向前表示,在昌都市藏医院各临床科室,通过具体病例诊疗示范,不断强化诊疗思维与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定期开展合理用药相关药事活动,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截止目前共开展临床新适宜技术220余项,开展新项目40余项,填补藏医院多个临床诊疗技术空白。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内地优质的医疗资源与经验要留在雪域高原,关键在本地医疗团队的进步,实现“外地支援”到“本地资源”的转化。天津援藏医疗队与藏医院共建立了“师带徒”关系,面对面、手把手带教当地医务人员尽快熟练掌握岗位所需专业技能。

  藏医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独到之处。结合藏医院外科的特点,来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的候炜晶和内分泌科的同事们明确了以藏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方向。候炜晶将西医内分泌中的知识,特别是急重证的知识教授给当地医生,做到补短板,从而促进整个内分泌科室和藏医院水平的提高。

  候炜晶在昌都市藏医院收了两位藏族徒弟,他们都是藏医专业出身的医生。“以前大多是开一些藏药,相对于西药,藏药相对见效比较慢。”候炜晶表示,她利用查房、讲座、手术等环节,将自己所学现场演示给徒弟们。

  为了完成这个愿望,候炜晶在收到一些急重证病例时,都会叫上自己的徒弟们来旁观学习,现场演示各种技巧。除了现场的教学,她还会通过微信分享教学视频、会议。更为重要的是,候炜晶逐渐让徒弟们独立进行问诊,让他们快速积累经验,“现在她们已经可以独立的进行一些问诊和开药,对西药的问诊和西药的应用上,她们都有明显的提高。”

  天津援藏干部、昌都市卫健委副主任周蕾介绍,天津市先后派遣549名医护人员到昌都援藏,建立154个“师带徒”教学关系,面对面、手把手带教当地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天津援藏工作队将医疗服务整体提升作为重点民生,从技术到人才,从“输血”到“造血”,引进并留住来自内地的优质医疗经验与资源,让昌都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来源:津云


欢迎各界关心支持天津援藏工作

天津市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前方指挥部

地址:西藏昌都市卡若区昌都西路378号市委大院   天津市援藏干部公寓

邮编:854000

电话:0895-4985068(传真)

天津援藏
展示天津援藏成果,展现援藏干部风采,促进津昌两地交流交往交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