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IP的十年成长史。
社交平台上,“唐探式年味”成为热议话题:观众一边为阿鬼(王宝强饰)的部落秘技捧腹,一边为秦福(刘昊然饰)的“望闻问切”式探案感到新奇,又一边为白轩龄(周润发饰)的法庭独白落泪。
自2015年《唐人街探案》横空出世,到如今正好十年。十年的时间里,它从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长成了“中国影史首部破100亿系列电影”的参天大树,从“喜剧悬疑”的拓荒者,蜕变为承载华人历史记忆与电影工业制作的国民符号。
(图源:猫眼专业版)
而《唐探1900》,会是“唐探宇宙”的新起点,沿着前传的思路在浩瀚的历史汪洋中继续向外延展,还有无数故事值得发掘。
IP效应恰恰是它在春节档持续收获成功的秘诀。中国想做成IP的电影很多,真正做成了IP的电影凤毛麟角。拆解《唐探》IP的十年进化史,复合类型的成功探索是它从原创电影中杀出重围的关键;关于“年味符号”的包装让它破圈成为最大化的选择;而对家国大义与时代精神的伸张,给它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用十年成为“年味符号”
要理解这一IP,须得先从观众基础来看。
纵观系列发展史,可以明显看到,2015年第一部《唐人街探案》,受众画像最为年轻。而自2018年首入春节档之后,合家欢元素让受众画像更趋于全年龄层覆盖。到了《唐探1900》,据猫眼专业版,30岁以下观众占比为51.3%,在同档期中年轻观众群体的占比位居前列,但40岁以上观众比例也达到21.6%。可以说,《唐探》系列的观众总是中国电影的“最大公约数”。
这需要归功于《唐探》对自我的认知,从2018年进入春节档开始,唐探系列从内容包装到营销策略,各个方面都在为春节档量身定做,才能在年味渐淡的如今成为大银幕上的“年味符号”。
如果事后来看,系列电影在IP已经打出名头之后,雪球总是容易越滚越大。截至目前,《唐探》系列影片已经覆盖了2.38亿观影人次,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中。IP的魅力恰恰在于,它降低了观众在事前的决策成本,也能给影院排片更自如的空间,给场点燃档期信心。
(图源:灯塔专业版)
但一开始把雪球攒起来的过程才是尤为不易。《唐探》之前,国内能将喜剧与悬疑两大“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热门类型”相结合的案例几乎没有。在《唐探》之前,国产悬疑片多为暗黑风格,喜剧则常陷于段子堆砌。《唐探》的冒险在于,用喜剧消解悬疑的压抑感,又以推理赋予喜剧逻辑深度。
陈思诚也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提到了这一过程,“后来事实证明,这二者的结合还是成功的,一加一是远大于二的……而实际上今天的观众,已经很能够接受——甚至享受——这种类型复合所带来的过山车式的观影体验了:一会儿氛围紧张、冷静思考,一会儿场面欢脱、放声爆笑。”这是《唐探》系列在类型片探索上给国产电影留下的宝贵财富。
到《唐探1900》中,这种“悬疑+喜剧”又生出了新的可能。阿鬼凭借动物追踪术寻找线索,秦福以中医“望闻问切”破案,这种“土洋结合”的探案方式,既保留了推理的严谨性,又制造了密集笑点。
(图源:@电影唐探1900)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唐探》系列的全民性。悬疑就是一个挺时尚的类型,在年轻群体中更受欢迎,而喜剧是中国观众全年龄段都爱看的类型,它中和了悬疑可能会造成的排斥感。再加上那些适合春节的合家欢元素,让它在春节的临时观影决策中也能占到足够高的权重。
可见,不论在映前还是映后,《唐探》的独特风格注定了它总会在春节档拥有一席之地。
三部曲之后的IP启示录
但怎样让观众在三部曲之后还有新鲜感?《唐探1900》除了更换时间与地点的背景之外,最大胆之处在于颠覆了唐仁与秦风的人设。阿鬼不再是油滑的“神棍”,而是淳朴的部落猎人;秦福剥离了天才光环,以中医翻译身份周旋于各方势力。这种“倒置”既避免审美疲劳,又保留了足够的熟悉度。
(图源:@电影唐探1900)
历史实际上从来都是国内创作者的一大宝库,不论古代史近代史中国都有太多故事值得进一步挖掘,有前所未见的视角值得被搬上银幕。比如《唐探1900》发生的清末,过往的清末题材影视剧,多聚焦国内救亡图存,而《唐探1900》少见地将镜头对准海外华工。这种视角切换,让历史不再是教科书的枯燥记载,而成为个体命运与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
(图源:搜狐网)
而这其实更应该是“唐人街”意象的本来价值,它应该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对异域风情的想象,更应该是以海外华人为本位的“身在异乡为异客”之感,这一点不论在历史上或者在今天都能赢得同样的情感共鸣。恰如猫眼的一句高赞评论所说,“之前唐人街是地点,探案是目的,而这一次,唐人街和探案都是目的。”
也正是由于家国情怀的加入,让《唐探1900》在格局和现实意义上成为系列最佳,也给这个IP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这样的主题内核,注定了《唐探1900》不仅能打动国内观众,更能打动海外华人观众。今年,《唐探1900》实现了海外多个主要市场的同步发行,为了将属于电影的春节气氛带给大洋彼岸的所有华人群体。春节档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也就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海外春节档应有同等的潜力值得挖掘,而《唐探》系列是最合适的开路者。
(图源:@电影唐探1900)
这同样还是谈论国产电影工业化时不应被忽视的一个视角:如果开发一个重工业、大投资的项目,理应让它具备走向全球的基因。唐探IP的成长史,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探索史。
乐陵影视城航拍
毒眸曾在《216天,如何1:1复刻1900年的唐人街?| 乐陵观察》一文中详细报道了这一“中国速度”诞生的全过程,如不依赖成熟的管理体系和高度细分的工作方法是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的,而这恰恰是国产电影工业化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
就像《唐人街探案3》在日本留下的涩谷十字路口布景,此后也被其它影视作品沿用了一样,这座1900年的旧金山唐人街,未来也有机会被复用到更多的影视作品当中去,为国产重工业电影提供了可持续范式。
(图源:财经头条)
重投入的呈现效果也收获了观众的认可,“唐探拍摄地火得不像样”登上了热搜,大批游客在看完电影之后来到山东乐陵打卡。电影作为一门造梦的艺术,在新春佳节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完整而精致的梦里,才能让更多观众在一年的接下来时间里对电影投注以更多的信任。
以《唐探》IP的十年为镜,照见的是中国电影十年进阶之路——用喜剧外壳包裹历史厚度,以工业化夯实叙事根基,在全球化退潮中坚定讲述“唐人街精神”,为国产系列IP提供“保鲜”范式。下一个十年,《唐探》仍会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