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次加码成都,释放怎样的信号?

政务   2025-01-17 17:49   四川  

全球科技巨头新布局,开年“落子”成都。


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16日下午,成都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合作,共同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关系,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这是继去年6月华为将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放在成都,并连落三个创新中心之后,再一次加码成都。

近年来华为与成都在鲲鹏产业生态、数据存储应用、算力服务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全方位、多元化的新阶段,将为成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动能,也将为华为拓展市场空间、实现跨越发展注入新活力。

消息一出,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瞬间沸腾。2024年,四川将人工智能列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成都也明确提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随着龙头企业在成都的全方位布局,成都竞逐万亿赛道未来可期。


一段持续1/4个世纪的双向奔赴

华为与成都的合作版图,从25年前的一个园区起步。


2000年,华为成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西区成立。拥有万余名员工的成都研究所是华为全球主力研发中心之一,坐拥全球认证检测中心成都实验室、亚洲最大的华为IT兼容性实验室、全球首个5G试验外场等。借着成都丰厚的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和区域辐射能力,华为自此开启在西南地区的事业。随着多年的合作深化,2019年以来,华为又先后在成都高新区落地了未来技术创新中心一二三期,进一步强化研发创新能力。

密切的合作之下,华为和成都的发展格局早就不限于成都研发,而是走向了成都制造、成都生态、成都应用。

在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迈向万亿级的同时,华为与成都的合作也站上了一个新的风口。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分别和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四川基于世界一流算力技术的数字产业生态-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经过几年发展,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升级为四川鲲鹏&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形成“适配认证、生态构建、产业聚合、联合创新、社区贡献、人才培养、软件服务”等服务体系,成为四川数字基础设施坚实的软硬件底座。

2022年,“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样板工程、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由成都高新区、郫都区与华为共同建设运营,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三大平台,承接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产业孵化和科研创新,服务千行百业,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


▲成都智算中心


2024年,华为与成都又携手共同竞逐人工智能赛道。6月,华为来到成都,举办了一场华为四川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华为(四川)人工智能与智改数转创新推广中心、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华为(成都)数字服务创新中心揭牌。以智能化技术优势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经验赋能整个四川的新型工业化,三中心的落地将加速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从落地华为成都研究所、华为成都智算中心等项目,到设立物联网云创新中心、鲲鹏&欧拉生态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创新中心,25年来,从成都高新西区,到四川天府新区、郫都区,华为在成都不断点亮事业版图,共同书写了一段持续1/4世纪的合作佳话。

从强强合作到生态圈构建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亦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华为公司在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上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这家全球科技巨头,一来到成都,就将创新的种子植入了城市发展的脉络,并释放集聚效应。而城市能级提升带来的产业集群优势,也为企业壮大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就华为成都研究所所在的成都高新区而言,已形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集群,汇聚了富士康、西门子、英特尔、德州仪器、京东方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正是得益于这些“镇园之宝”的助力,目前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中西部第一,形成了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装备材料的全产业链生态园区。



园区内,企业间产业耦合也成为常态。例如,华为旗舰手机等智能终端与京东方AMOLED柔性屏展开合作,共同托举起中国柔性显示西南基地的升级。2024年6月举办的华为四川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上,华为还带来了300余家华为川内企事业单位客户及生态伙伴,共计1000余人齐聚成都。不少到场企业表示,通过华为搭建的朋友圈,更加系统地认识到成都的产业、人才以及配套政策等优势,也认识了更多可以互补的产业和企业,为以后建立更多的合作机遇。


▲搭载京东方柔性屏的华为手机


除了聚合,还有相互赋能——企业助力城市构建创新生态、开拓产业创新,城市则让企业创新有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一头名为“蓉城·夔牛”的“神兽”,就是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等开发的气象AI模型,它可以将天气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6分钟,为赛会期间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气象服务提供重要帮助。目前,成都智算中心已为180余家单位提供算力服务。

在郫都区成都现代工业港,不少企业用上了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提供的数字机器人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低门槛、高效率AI应用开发平台,将大模型能力接入到应用中,使企业场景应用智能化,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转型成本。

2024年9月,在成都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中,一场华为生态合作企业专场供需对接活动在高新西区举行,旨在推动华为生态合作企业产品与智慧蓉城应用场景的供需对接与精准匹配,助力企业扩大“朋友圈”。



再度携手

助力成都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2025年一开年,成都与华为便来了一场迫不及待的牵手。成都市党政代表团到大湾区拜访华为并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可谓诚意满满。


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化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合作,共同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关系,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致辞中表示,面向未来,华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成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集约化建设全市“一朵云”城市统一资源池中心,支撑全市“一网统管”城市运行能力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助力城市高效治理;抢抓AI行业智能化爆发新机遇,联合生态伙伴打造政务、公安、地铁、金融、教育、医疗等各行业智能化场景应用,助力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当前,在全球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人工智能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层面强调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和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可以预见,本次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华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一次深入布局,将为成都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制造业等多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谱写双方合作新篇章。



事实上,对于迎接华为的这一次重要落子,成都做足了准备。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近年来成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现了从蓄势“起飞”迈向加速“腾飞”。前期,为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已先后印发《成都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再加之“算法10条”的推出,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分别出台人工智能“数据、算力、算法”产业专项政策的副省级城市。


去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为人工智能产业确定下发展目标——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带动产业规模6000亿元;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当下,来自成都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在“AI+”多赛道崭露头角。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已实现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产业链全覆盖,基本构建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其中又以成都高新区最为集中。海光、芯原微电子、华为海思等多家厂商在蓉布局,打造软硬件基础;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通过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降低AI技术开发成本;“AI+外科”、智能智驾等应用项目,带动人工智能走进生活。


据华为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介绍,目前华为正联合四川的客户伙伴,在政务、医疗、能源、制造、油气等领域积极孵化行业大模型,华为将聚焦自己所擅长的产品和技术领域,持续深耕,同时聚合众智,与客户和伙伴共同打造领先应用的行业解决方案,来加速行业智能化升级。


万亿赛道的“抢位赛”上,伴随着华为这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科技企业的加码,成都有望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动能。这是华为的新起点,也将帮助成都打开未来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来源 : 成都发布


微洛带
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公众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