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军分区助力帮扶村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草原深处牛壮羊肥
一排排圈舍整齐排列,草料库、青储池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几十头牛一字排开,正悠然自得地嚼食草料。春节前夕,笔者来到内蒙古通辽军分区结对帮扶的奈曼旗北大营子村,跟随驻村党支部书记张祥明走进村民王海民家的养殖场。只见在一片“哞哞”声中,王海民正忙着清理牛舍、添加草料。
“没有军分区的帮助,我家就不会有今天的养殖规模。”王海民说。王海民一直想通过发展肉牛养殖致富,但苦于资金不足,养殖难以形成规模。恰逢通辽军分区联合北大营子村党支部推出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村民发展养殖业,每户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养牛养羊。合同期满后,村里收回本金再行投放,滚动循环使用。王海民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建起标准化棚圈,走上规模化养殖路子,很快成为养殖大户。“前期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的5户养殖户,目前存栏牛最少的也有35头,不仅自己的小日子‘牛起来’了,还带动2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张祥明说。
北大营子村地处科尔沁草原深处,水资源匮乏,村集体没有收入。结对帮扶之初,通辽军分区党委机关先后10余次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实地调研,与村“两委”成员多次座谈,结合村子实际制订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他们把向日葵、笤帚苗种植确定为重点帮扶产业,协调相关单位投入资金采购生产设备,建成农产品和笤帚苗工艺品加工厂,并让家庭困难村民进厂务工,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增加了家庭困难村民的收入。
在此基础上,他们大力支持村民发展牛羊养殖,鼓励农户在良种化、精细化、规模化上下功夫,帮助他们提升收益。他们还请来技术人员,指导村民种植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作物,走出一条种养结合、草畜联动、有机肥还田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
在北大营子村,像王海民一样通过发展养殖业致富的村民有不少,张学武便是其中之一。张学武家里收拾得整整洁洁、亮亮堂堂,茶几上摆有水果、干果等。“年货置办得差不多了,现在网上购物很方便,快递直接送到家。”张学武说,“平时我和老伴分工明确,天一亮我先起来拌饲料,我喂牛,她喂羊。”“忙”成为张学武夫妇的生活常态,“忙了好,心里踏实,过得充实”。
前些年,在通辽军分区帮助下,张学武家由原来只养几只羊,发展到今天养殖50多头牛、50多只羊。昔日的贫困户变成养殖大户,日子越过越红火。喂完牛羊,张学武夫妇准备开车到旗里购置鞭炮、烟花等。冬日的阳光透过车窗,车内暖意融融。“每年小孙子都吵着要放烟花。以前只买一点点,现在日子好了,准备多买一些。过年嘛,就是要乐呵乐呵!”张学武说,“我俩身体还硬朗,明年准备再盖一个羊圈,多养一些羊。”
(中国国防报 2025年2月6日第一版)
责任编辑/司李龙
微信值班/雷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