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聪明人有用,糊涂蛋没用。于是聪明人日日加班,耗干心血,累垮了自己。聪明人事事争先,到头来,却反而被聪明累。
倒是所谓的“糊涂蛋”,过着“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休管,无事早归”的平凡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生活要懂得糊涂,既然过着现在,就认真感受当下的美好。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不是真糊涂,是放下困惑后的清楚,大智若愚的态度。
真正睿智的人,往往都学糊涂,看懂一些,保留一些,留一份神秘。不把日子连根拔起,留一些神秘在土里,永远也不知道,下次长出来的,是什么惊喜。
如此,生活才有期待,所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糊涂难得,难得糊涂。
人活一世,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巧胜于拙,很多时候,糊涂是一种质朴,一种智慧。而往往,糊涂是最能打动人,最能过好人生的。
郑板桥写过这样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世人争相做聪明人,可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愿争先恐后去上道,更不愿显得太聪明。他们,不是不聪明,而是难得糊涂。
季羡林曾说:“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糊涂看似愚笨,却是一种不计较的豁达,一种质朴,一种真诚。所谓:半聋半哑半糊涂,半醉半醒半神仙。
人到了一定年纪,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渐渐地悟透了一些东西。明白锱铢必较只会给自己找不痛快,贪心不足终会反受其累。
糊涂难得,难得糊涂,少一些计较与贪心,多一些豁达与舍得,才是真本事,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