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创新·学科变革·知识融合
为拓展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理论知识融合实践的能力,庆祝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办学30年。11月2日,“2024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城乡规划专业分论坛”在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规划创新、学科变革、知识融合”为主题,聚焦新时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前沿热点。
本次“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城乡规划专业分论坛”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中心承办。会议汇聚粤港澳大湾区10余名青年专家学者,分享在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生态发展与景观规划、文化遗产与建筑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共同探讨城市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
开幕式
11月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4号楼202学术大讲堂举行。由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廖开怀主持开幕式。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衷华、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江海燕分别致开幕辞。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衷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兄弟院校同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围绕学校以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学院师资力量、科研情况等进行介绍。最后,他希望论坛办出高水平,并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江海燕代表学院向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同学们表示诚挚感谢和热烈欢迎。致辞中,她强调城乡规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今年是学院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办学30周年,近几年学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省全国,学位点建设和学科发展迅猛,同时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师生投身“双百”行动并获省委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此外,她指出当前城乡规划面临诸多挑战,大家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她鼓励大家在本次论坛畅所欲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与会嘉宾合影
大会报告环节分别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廖开怀教授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江海燕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逸仙学者、国际地理联合会(IGU) “Informality,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研究委员会执委会秘书、《热带地理》副主编黄耿志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规划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黎斌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丰龙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魏宗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专家库专家吴旗韬,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廖开怀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黄耿志教授的报告以“流众之城:就业不永员稳定化下的新城市社会空间探究”为题。他指出当前存在由于劳动力市场灵活产生大量不稳定的就业问题,总结了当前中国的就业不稳定化趋势,即农民工就业的“短工化”和劳务服务公司的快速增长。结合他与团队在2018-2023年对深圳、广州、昆山、上海、武汉的劳务市场地的调查,指出流众社会空间的区位特征:毗邻就业机会聚集和居住廉价地、就业岗位浮动、就业岗位多样、工价不稳定、生活设施服务体系廉价,此外,教授还介绍了流众社会空间形成的机制,并总结了流众社会空间的性质,提出流众社会空间是灵活资本积累体制的产物,是社会不稳定的空间根源。他建议城市社会地理应及时捕捉当前经济转型重构的方式与影响,在社会-空间辩证运动的矛盾分析中探索社会公平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途径。
黎斌教授分享了题为“规划师主导的协同治理与城中村改造中的城市形态——以杨箕村为例”的研究成果。他提出当前关注城市规划力量及其对城中村改造,尤其是开放空间转变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并指出城市规划师在城中村形态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以广州市杨箕村作为案例研究,探讨了城市规划如何通过合作治理的方式改变城中村空间。他总结出在不挑战城中村再开发的霸权实质的情况下,规划者可以与其他有权益关系者协调,有时也可以操纵他们,以便在实体规划期间合法化和促进谈判。因此,由于规划者的努力,再开发的城市形态,而不是短期再开发的有权益关系者的经济利益,可能会影响长期的城市生活。
王丰龙研究员以“城市幸福地理学研究进展“为题作报告,主要从城市幸福地理学的研究概况、城市建成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和尚待研究的理论议题三方面进行介绍。他指出城市规划与幸福感的关系,总结城市规划不只是技术,更是公共政策和空间治理,提升全民的幸福感是城市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最后,探讨了实证分析和政策制定中的尺度陷阱,分享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幸福感、活动对幸福感影响的复杂性、活动性背景下真正影响幸福感的地理环境尺度,提出新思考:能否从个人幸福感提升转变到社会福利。
魏宗财教授的报告以“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零售空间重构特征”为题。报告指出当下数字技术赋能使技术、人与空间的关系正在重构,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助推零售业O2O模式的兴起。随后介绍了社区团购自提点区位选择特征、网红商业空间分布格局,并以广州主城区为例介绍了传统零售空间的“多核心多组团”分布特征,提出了在互联网技术赋能下O2O零售对空间的依赖性下降,受“人”的影响增强,O2O零售空间密度与城市功能混合度呈正相关、与到公共交通站点距离呈“U”型关系等结论,最后,总结O2O零售与传统零售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异质性,讨论了O2O零售空间的影响机制。
吴旗韬研究员汇报的题目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交通与区域融合发展”。分别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制度因素、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探索、交通“软联通”带来的跨境流动和跨境交通的区域融合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中,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为例探讨了跨海大桥交通可达性、空间效应分布及差异等,指出大湾区交通政策创新提升了跨境交通流增长,大湾区交通政策创新依然是未来区域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最后,他分享总结了跨境交通在产业融合、国土空间资源开发保护、两岸物流网络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效应。
廖开怀教授的报告以“广东城市更新发展效益评估、挑战与对策研究”为题,分别从广东城市更新发展的特征、存在的难点问题、效益评估、应对策略与发展建议4个方面进行汇报。首先梳理总结了广东省更新改造试点起步早,规模巨大、改造资金投入多、改造类型多,旧厂与旧村占比大、区域差异大,规模发展不平衡等特征。总结提出法律政策、管理统筹、项目周期、产业准入、改造成本、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并进一步分享了城市更新总体效益评估结果,提出构建“格局优化-用地挖潜-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绿色低碳-民生保障”六位一体的城市更新策略与实施路径,最后针对现有痛点问题提出具体的策略建议。
本次论坛开幕报告从多角度对新时代城乡规划的路径指出了多种可能性,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令人受益匪浅,为城乡规划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与创新思路。
分会场一
“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分会场于2024年11月2日下午2:30在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4号楼205举行,由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副教授符天蓝主持,包括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共10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汇报,王丰龙研究员对报告进行了逐一的点评和评分。
分会场二
“生态发展与景观规划”分会场于2024年11月2日下午2:30在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4号楼303举行,由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百博士后刘达老师主持,共有11位研究生进行了汇报,魏宗财教授和吴旗韬研究员对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和评分。
分会场三
“文化遗产与建筑”分会场于2024年11月2日下午2:30在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4号楼203举行,由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副教授宋昀主持,共有10位研究生进行了汇报,黎斌助理教授和廖开怀教授对报告进行了逐一的点评和评分。
闭幕式
随着下午三场会议有关各主题的热烈汇报结束,论坛接近尾声,会议闭幕式于11月2日下午5:40时在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4号楼 202 学术大讲堂举行,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副教授符天蓝主持论坛闭幕式,并对获得优秀学术论文报告的学生进行了表彰和颁发奖励证书。
根据各位专家对汇报者的科学公正讨论评分,最终评选出4位一等奖,9位二等奖,12位三等奖获得者。
至此,经过本次论坛的学术研讨,“2024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城乡规划专业分论坛”圆满闭幕。
文字:林宝滢
图片:邹 燕
审核:廖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