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风貌提升
民生工程建设
壮大集体经济
是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下称“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
2024年
西岸镇统筹推进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
持续将党建引领细化为
推动环境提质
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发展增效
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为推进连州高质量发展西岸实践打开新局面
把“政群共建”作为推进农房风貌提升的着力点,实现“环境提质”。西岸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立足农房风貌提升“群众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工作思路,制定《连州市西岸镇群众参与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指引》,选定石兰村、河田村等四个典型村试点先行,推广“农户承担30%、政府补贴70%”和“群众供材、政府施工”2种风貌提升群众可选择的模式,发动镇村两级党员志愿者开展专题调研,以问卷、走访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同时组织召开代表大会、座谈会、动员会等加强沟通交流,发挥党员、群众在镇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农房改造的主体颜色、平改坡选材,以及外立面改造颜色、腰线颜色、墙裙工艺等事项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破解难题。2024年,该镇党政群合力成功改造农房外立面400余栋,推动乡村风貌“换新颜”。
石兰村产业发展“第一书记”下村调研。
把“党群共治”作为破解马路市场难题的切入点,增进“民生福祉”。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是西岸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解决“马路市场”、实现“还路于民”,高效落实民生工程,加强美丽圩镇建设的重要举措。2024年,西岸镇积极贯彻“党建+项目”工作模式,发动党员干部对商户、农户、群众进行走访调研,制定实施市场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方案,采用发放通知书、走访商户等形式广泛宣传,领导干部包片、党员干部驻点,有序鼓励引导商贩入室入市规范经营,动员67个商贩进驻西岸镇新农贸市场经营。在新清水农贸市场,投入使用的首月便有180个摊位商贩入驻。同时,坚持“疏堵结合”“便民利民”原则,在新农贸市场外围设置600平方米临时摊点自产自销区,规范安置流动摊贩,并通过加强日常巡逻和开展专项整治,劝导商家340余间次,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12份,从严治理违规占道经营问题,持续巩固深化马路市场整治成果。
2024年,西岸镇新农贸市场正式启用。
把“村企合作”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突破点,促进“发展增效”。西岸镇坚持把典型村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聚焦石兰村产业建设进度缓慢、产业带动力度不足的发展现状,选定党员致富带头人陈洪辉兼任石兰村产业发展“第一书记”,探索“入股企业”“企业带动”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80万元入股连正农业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分红4万元,并根据企业需求,向企业出租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获得企业的设备出租管护费2万元。同时,依托自身连正农业有限公司产业带农、服务助农、就业惠农“三条路径”,协同石兰村现有的农业企业、种养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共同发力,石兰村农业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此外,通过企业特色“农事服务超市”服务,为石兰村的种植户提供育苗社会化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多方面优质的农事服务,整合流转石兰村分散的农田600余亩,引入轮作生产模式,雇佣本地村民参与耕种、管理和收获等各个环节,为石兰村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更帮带附近村民就业增收500余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段灿 通讯员 梁钰 吴嘉涛
编辑:林伟杰
笔写连州风云事,图渲湟川山水情!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喜欢本文的,点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