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这场全市动员会,讲了一个好故事!

旅行   2024-06-30 10:58   山东  


01

泉在济南,又有大动作。

媒体报道说,迎接新一轮大流量,济南准备好了。

新一轮大流量,何处来?

暑期客流。

具体看,继“泉在济南过大年”“泉在济南过五一”之后,济南开始力推“泉在济南过暑假”。

济南专门开了工作部署会。6月28日下午,会议采取视频连线形式,在龙奥大厦设主会场,各区县(功能区)设分会场。

拼假日市场,济南又一次全市总动员。

02

济南讲了一个好故事。

“泉”在济南过暑假系列活动工作部署会,气氛很开放。比如,提醒大家注意目前的泉水游缺少互动、缺少体验。

请注意,市领导在会场上讲了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是吧,梳子是梳头发的,和尚没有头发,猛一看,这是供需不匹配。第一眼看去,也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聪明的推销员告诉和尚,寺庙是有香客的,香客是有需求的。于是,推销员成功地把梳子卖给了和尚。

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大的课堂上经常讲这个案例。厉以宁告诉学生,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是企业家的智慧。这个推销员不仅把手里的梳子卖出去,还开拓出一个持续的寺庙市场。

我在龙奥大厦听到这个故事,还是挺感慨的。

这座城市在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大家大胆创新,大胆激活本土文旅资源。

03

“泉在济南过暑假”,济南这一次主打三大主题。

推出百条研学游路线、百大亲泉主题场景、百大阅读主题场景。

翻完这些活动安排,我有一个发现。

在百大阅读主题场景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书店名字:

不贵书店:历下区县西巷北头新坊巷128号。

济南这是以城市的名义,在为不贵书店进行推介。挺让人感动的。

说真的,不贵书店并不大,就是一个小店。

老板王树增,是山东沂源人。最早时,他白天上班,晚上出去摆摊卖书。因为卖书,结识了很多书友。到了2017年,借钱开了“不贵书店”,当时店铺面积只有45平米。

媒体报道说,王树增有7部手机,3万多个微信好友。

对王树增的评价,公认有趣有意思。

他在店内最显眼的地方,挂出“济南第六好书店”。这是他自己封的,“前五是谁我忘了,反正大家只记住我是第六。”

他不装,在店内还挂出个大招牌,“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开书店?为了赚钱”。

这是一个真爱书的人。他能报出每一本书的定价、进价,书店的每一本书他都知道主要内容,知道它的理想读者群体是谁。

一个外地人来到济南,从摆地摊起步,到开店,到在城市里闯出一片天地,这是奋斗者的故事。“我就像水面的鸭子,看似云淡风轻,脚下一直在拼命划水”。

王树增与不贵书店的故事,也是一个新济南人的故事。多好的故事。

济南有很多好的城市故事,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04

城市在做什么,也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去年6月份,济南召开了打造网红城市座谈会。随后的动作,大家都看到了。从单点引爆,到全城总动员,济南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文商旅体,一起用力。

线上线下,一起努力。

政府带头拼市场,“泉在济南”全在济南。

05

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专门写国际观察的“牛弹琴”,分析了美国大选出现的变化。

结尾时,他既是调侃又有真心感慨,“两个老人争一把椅子都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是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要解放思想,要有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创新思维。为了济南这座城市,敢想敢拼敢闯。对吧。

来源:浮见微信公众号

编辑:楚明雪

泉在济南
天下泉城,中国济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