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野猪这一曾经的保护动物在全国多个省份肆意出没,从山林“搬家”到人类生活区,频频引发公共安全问题。
据统计,野猪已在我国26个省份频繁出没,造成近2000起扰民与交通事故,社会各界对这一隐患的担忧也在不断加剧。
野猪频频“闯入”,高铁线路、居民小区成事故高发区
10月27日,一头野猪闯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线路,与D5515次列车相撞,导致列车设备故障及部分列车晚点,进一步导致了随车机械师不幸遇难的悲剧。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这一事件揭开了野猪入侵城市的冰山一角,让不少人意识到,曾被保护的野猪竟然成了“安全杀手”。
同一日,南京市玄武湖附近的一家四星级酒店也“遭遇”了一头迷路的野猪,冲撞一楼大堂,惊吓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和游客。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不少网友质疑,这是否是侵入高铁线路的“同一头”野猪?显然,这并非孤例,近年来,野猪入侵人类生活区的情况频频上演,南京警方数据显示,近三年涉及野猪的报警事件高达1913起。
从二级保护动物到“肆虐26省”的隐患,野猪为何频频现身人居区?
生态专家指出,野猪的活动范围扩展,背后有多重原因。
首先,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让野猪种群数量快速增长。
图片来源:pexels
其次,由于山林地带资源匮乏,野猪在秋冬季节更需要觅食和求偶,导致其离开栖息地,甚至闯入城市中心。
第三,随着人类活动频繁扩大至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猪的自然栖息空间不断缩小,导致了“人猪冲突”的增多。
“善意”投喂或成隐患?专家提醒市民:切勿让野猪“爱上”人类
出于善意的市民可能会选择喂食野猪,但这恰恰是加剧人猪冲突的原因之一。
专家警告说,野猪在获得人类提供的食物后,会逐渐失去对人类的天然戒备心,甚至认为人类是“食物来源”。
这种误解会导致野猪频繁接近人类,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进一步提升。
南京的紫金山景区和其他公共区域都已增设了“野猪出没,请注意安全”的警示牌,但现实中,仅靠“竖牌提醒”显然无法有效控制野猪的数量或行为。
图片来源:新京报
就在2023年底,南京市对部分区域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野猪猎捕试点,试图通过科学调控控制野猪种群,然而成效仍待观察。
从“保护”到“猎捕”,如何控制野猪种群?
随着野猪被移出“三有”保护名录,各地开始采取调控措施,防止野猪进一步扰乱生态平衡。
专家建议,未来应加强对野猪活动的监测和管理,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通过猎捕等方式科学控制其数量。
但专家同时强调,这种调控必须科学、有序,避免种群过度减少。
结语:曾经的“国宝”成了“隐患”,我们该如何平衡保护与防控?
曾经受到保护的野猪,如今成为安全隐患,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它们的肆意出没而担忧。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合理的种群管理迫在眉睫。
作为社会的一员,市民在接触野生动物时要保持警惕,避免无意间让“温柔的保护”变成了“危险的纵容”。
期待未来更有效的管理措施,让野猪与我们共存而不再“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