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2024】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答卷”

民生   2025-01-30 09:23   山西  

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答卷”

——我县奋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武乡一中二本B类以上达线率跃居全市第三,武乡职中对口高考成绩位居全市榜首,武乡职中新校区项目主体全部完工,成功承办长治市“太行杯”学生跳绳游泳比赛和长治市“太行杯”学生田径健美操啦啦操竞赛……翻开2024年全县教育工作成绩单,一个个成果令人欣喜,一项项举措务实有力。

下好“先手棋”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

一座城市发展得好不好,民生幸福是重要指标,教育是关键要件。随着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人民群众对多元、特色、优质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办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成为回应群众关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

如何在破除教育发展障碍上见成效,在提升教育水平上加速度?做好顶层设计是“先手棋”。

我县坚定扛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以高远站位、宽广视野、深邃眼光,把教育事业作为发展之本、和谐之要、民生之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把方向、管大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密集出台了《武乡县关于推动中小学、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武乡县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全县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加快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构建优质公平教育体系。

抓投入、强供给。压实各方责任,凝聚改革合力,从政策、经费、人力等方面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故县学校、职业中学新校区加速推进;投入386万元完成13所义务教育学校“薄改”项目;投入423万元实施34所农村学校维修改造项目;1059万元实施的城关小学操场及配套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147.7万元实施的城关幼儿园提质改造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
重奖励、树标杆。推行了一系列奖励教育人才的措施办法,先后实施了树人教育基金会奖学助学计划、程海庆教育基金会奖学助学工程、金秋助学计划等,每年对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高考功臣和优秀学子进行表彰,在全社会形成了捐资助学、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让更多优秀教师勤勉优教、优秀学子勤奋好学。

一揽子有力措施、一连串亮眼数字,彰显了县委、县政府念兹在兹的重教情怀,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十足底气。

算好“加减法”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我挺喜欢这样的课堂,作业减少了,效率提高了,课余时间,我还可以动手自己实践。”这个学期,对于五一小学三年级学生魏子乐和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了超重的作业负担,没有了一个接一个的培训,有了更多开拓视野的时间。

发生在魏子乐身上的变化,是我县全力落实“双减”政策以来的一个缩影。

“双减”如何在武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县教育系统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聚焦“三个提高”,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校内减负提质增效。
“双减”来了,孩子作业少了,考试也少了,孩子在学校学得怎么样?不少家长免不了担忧。

“平时课堂上,我对学生引导得多、讲授得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精心设计课后延时服务作业。”太行小学五年级三班语文老师籍晓霞告诉记者。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我县各学校创新教学模式,聚焦课堂提质增效,提升课后延时服务水平,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减”出了时间,“增”实了质效。我县各中小学全面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等社团活动,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需求。

走进城关小学,选报“无人机”兴趣班的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操作遥控手柄放飞无人机;蟠龙小学操场上,足球社团的孩子们尽情地奔跑、追逐;上电小学依托区位优势,与县中医院“院校合作”,将中医与诵读相结合,广泛开展中医三字经、医药歌、汤药歌等诵读课程……从培优辅差、知识辅导、答疑解惑,到科普宣传、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校内活动,再到劳动体验、红色研学等校外实践,我县各中小学从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延伸课堂、延伸校园、延伸学校育人空间,研发开设美术、科技、劳动、手工、戏曲、中医等社团课程100余种,实现了学生多样化选择、个性化发展。
如今,在“双减”政策之下,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莘莘学子正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向阳生长。

打好“融合牌”

构建五育并举育人新体系

“七一”,师生一起诵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典诗词,感党恩、颂党情;端午节,诵读文天祥的《端午即事》;中秋节,吟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电小学以古典诗词为抓手,不断创新德育课程形式,让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绽放德育之花。
除此之外,太行小学的健美操、城关小学的武术、东村小学的足球、监漳小学的剪纸……一大批学校将特色项目与文化、课程、活动等有机融合,呈现出全县素质教育“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县教育系统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创新开展思政德育工作,积极构建德育体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为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培土奠基,全县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我县举办6期“思政大讲堂”专题讲座;认真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组织开展“童心向党”“小手拉大手”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组织师生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下北漳鲁艺学校旧址等红色基地接受革命教育;积极参加“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活动……一大批德育工作落于细、精于实,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以文化人、以德树人良好氛围。

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拼盘”,而是如何让教育回归生活、走向实践、知行合一,特别是劳动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

近年来,我县不断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打造劳动实践精品服务基地。目前已建成长治市首批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2个、武乡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正在推进,同时组织学生外出参加研学活动,实现了劳动实践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外、家庭、社会延伸。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这种春风化雨式的教育,精心培育着一棵棵幼苗长成大树,走向更开阔的人生。
岁月镌刻初心,奋斗定义时光。如今,武乡县正以敢为人先的姿态,砥砺奋进,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延伸教育公平广度、拓展教育质量厚度、扩宽教育惠民深度,在教育这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卷”上写下更为生动的答案。
(文/王靖淇)

编 辑:薛瑞杰

校 对:郭静波
责 编:连娅琴
编 审:张星星
版 权 声 明

武乡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武乡县融媒体中心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10023

心心向“融”   共赴“媒”好

武乡融媒
“智慧武乡”广电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三大类服务:县域独家的即时视频直播/点播服务,及时全面的民生信息服务,质优价廉的品牌商品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