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经典历史小故事

文化   2025-01-03 07:02   宁夏  


01


司马光砸缸

宋·《宋史》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很调皮,爬上大缸,结果一不小心跌落进大缸里,很快,小孩子就被缸里的水淹没了。其他小孩见状,吓得赶紧跑了。机智过人的司马光搬来石头,用力把水缸砸破了,水从缸里流出来,那个小孩子终于得救了。




02


守株待兔

先秦·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农夫,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农夫沾沾自喜,心想:白白捡了一只野兔。于是,农夫从此不再干农活,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再次遇到野兔撞树桩意外死掉的情况。这样,他每天都可以白捡一只野兔了。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当成一个笑话。




03


精卫填海

先秦·《山海经·北山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死后的女娃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04


王戎不取道旁李

南北朝·佚名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人们摘下来,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子。




05


囊萤夜读

唐·晋书·车胤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朝有个叫车胤的年轻人,他勤奋好学,学问渊博。车胤家境贫寒,没有银两买灯油。为此,车胤想了一个办法。每到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在袋子里,照着书本,这样车胤就可以得到一盏灯了。从此,他更努力了,夜以继日地读书。




06


铁杵成针

宋·《方舆胜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在象耳山脚下,有一条小溪,名字叫磨针溪。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磨针溪的时候,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李白好奇地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继续努力读书。




07


自相矛盾

先秦·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接着,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08


杨氏之子

南北朝·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小孩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小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问小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杨梅不是杨氏人家的水果,当然,孔雀自然也不是孔氏人家的鸟儿。




09


伯牙鼓琴

先秦·《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喜爱弹琴,锺子期是他的知音,喜欢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没有了知音,那我弹琴给谁听呢?




10


书戴嵩画牛

宋·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

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发布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文字及音视频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jnwytg@163.com     

责任编辑:邓不悔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感恩遇见,点亮在看 

金鸟文艺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