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期(总第49期)目录
【名家】
北中原工匠(组章)
徐慧根(河南)
小时候,居住在那个叫“四间房”的村庄,这是一个美丽且生长能工巧匠的北中原小村,他们技艺的娴熟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远逝的片段至今仍在眼前此起彼伏。
——题记
补锅匠
一切从头再来,这句话就这样在四间房村代代相传。那个能把破损的日子连缀在一起、走街
串巷高亢响亮吆喝的补锅匠,时至今日,还留在记忆的深处。
他不光是补锅、焊壶,还招揽所有的瓷器活儿。不然,在他身上那句“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谚语就白说了。
他高大瘦弱的身影仿佛一直没有散去,他的那个秘而不宣的故事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据说,有一次,他的金刚钻不小心丢在半路的浮尘里,就像他的魂魄突然丢失在那里。
他寻寻觅觅不得见,以后就天天来到那个地方,耐着性子,小心翼翼地抓起一把黄土,轻轻地吹。
一次,两次,三次……多日后,他把浮尘扬起一遍又一遍,金刚钻终于显露出来了,补锅匠迎来了胜利。
那一天,他高高兴兴地挑着一头是炉子、一头是装工具的木箱担子,一路上哼着乡曲小调,得意忘形,见谁都一脸堆笑,像是捡回了失而复得的孩子。
这个故事,是我们故乡人口口相传的轶事,是乡村的一个记忆。岁月,仿佛都不曾忘记。
今天,我就用文字把它重新轻轻捡起,揣在怀里焐热……
泥瓦匠
泥瓦匠,乡村的建筑大师。
他们,把日光月华垒砌在延伸的岁月中,垒砌在金堤河畔乡村淳朴的日子里。
父亲,就是一个标准的泥瓦匠师傅。
他,用瓦刀修正着家家户户饱满的日子,滋润的生活,清泉一般,流淌在人间。
日子红红火火,生活日复一日,在属于自己的劳作里获得某种满足,父亲的脸上,笑开了花。
瓦刀亮闪闪的,映照着阴晴圆缺的乡村履历,在轮回的季节里,阅尽人生。
如今,父亲安眠于故乡的黄土里已经多年了,但只要瓦刀还在,父亲的手温就仿佛
还在,只是那把瓦刀早已生锈,而中原大地,正麦浪起伏,日新月异。
一片云,噙着雨,从天空飘来飘去,却不肯离开。
农家小院里,又绽开新花树枝……
木 匠
四间房村,坐落在拐头河岸。
徐木匠的拐尺,就像一把缩小的拐头河。
而今,徐木匠已作古多年,可拐头河还在,只是流水已浅,荡漾着一波波陈年旧迹。
其实,拐头河,只是一个坐标。
徐木匠的拐尺,也是一个坐标。
绷紧的墨线,曾经是他们全家的口粮与花销,这成了他喜欢木匠这个行业的重要缘由。
徐木匠从不介意人们叫他“老师儿”。
老师儿——在我们家乡是上不得台面的称谓,没有“教授”“讲师”那种称谓高雅。
然而,徐木匠却听在耳里,笑在脸上。
毕竟,木工活儿是他用了一生的匠心来做的,无人能够复制。
那个夏夜,我们聚集在石桥上听他讲古,满天星光,桥下的流水和夜风也很迷人。同样迷人的,是他从四乡八邻搜集来的趣事。
它们,丰富了我的孩提时代,也成为我文学的启蒙。
后来,因积劳成疾,徐木匠过世后,四间房村,从此再也没有了木匠;青石桥,再也不见古老的声音。
如今的我,回乡时,总爱坐在青石桥上,身披夜色,凝神沉思。
可是,木匠的活儿已消失在岁月里。
荣如此,衰亦如此,尘世那么多的遗憾,都会让泪水滚动在瞳仁和眼睑之间,打湿记……
名家档案:徐慧根,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安阳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见《人民日报》《诗刊》《星星》《奔流》等。出版诗集《四间房》《拐头河》《透灵碑》等。
石嘴山•中国散文诗作家创作基地
投稿邮箱:wyy9516@163.com
点亮好看,与朋友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