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待遇与个人发展支持:
(1)灵活的工作模式——工作内容与地点可与合作导师商定,支持海外交流;
(2)充分的科研支持——提供完备的科研实验条件与充足的实验空间,支持申请各类基金与博士后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上海市启明星(扬帆专项),以及派出项目、学术交流项目等;
(3)可观的薪资待遇——可申请多种博士后专项计划,包括:派出专项(年薪50+万)、博新计划(年薪48+万)、引才专项(年薪45+万)、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年薪30+万)、复旦超级博士后(年薪26-28+万),在此基础上叠加实验室绩效津贴;
(4)优质的生活保障——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提供校园周边多处人才公寓租住(无需排队),可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享受子女入园入学等福利;
(5)良好的就业前景——博士后合作导师可选择甘中学教授或张壮青年研究员,工作优秀者在出站时,将推荐申报复旦大学教学科研序列正式教职或其他一流高校教职。
2. 预期研究方向:
(1)多模态触觉感知与反馈
(2)软体与连续体机器人
(3)折纸/剪纸机器人
(4)力学超材料与响应性功能材料
(5)柔性可穿戴器件与外肢体机器人
(6)基于可降解材料的环境友好型机器人系统
(7)其他申请人所擅长的机器人、柔性电子、智能材料等相关课题
3. 岗位职责:
(1)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2)主导/参与实验室相关课题研究;
(3)协助PI指导博士生与硕士生。
4. 任职要求: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已取得或即将取得机械、电子、材料、自动化、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博士学位;
(3)具有机器人系统、柔性电子、超材料与智能材料、软体机器人、人机交互装置研发经验者优先。
5. 应聘方式:
请将以下材料以PDF形式发送至flexrob@fudan.edu.cn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本人姓名”,对于符合要求并通过初审者,将会通知安排面试,同时为应聘材料保密。招聘启事在岗位招满前有效。因接待能力所限,谢绝自行来访。
(1)详细的个人简历(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研究经历、发表论文等);
(2)三位推荐人的基本信息(无需联系方式与推荐信);
(3)其他申请人认为必要的材料。
复旦大学2025年博士生(2025年9月正式入学)已开放报名,全校统一报名时间为2024年12月1日9:00至2024年12月31日24时。网上报名路径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博士研究生报考。报考详情请阅读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https://faet.fudan.edu.cn/ba/02/c23815a702978/page.htm)。
(1)机械、电子、力学、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硕士学历;
(2)具有良好的数学、力学基础者优先;具有机器人系统、柔性电子、超材料与智能材料、软体机器人、人机交互装置开发相关工作或科研经验者优先;或曾于本科/研究生阶段以核心成员身份参加各类机器人竞赛;
(3)热爱科研,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人乐观正直。
(1)多模态触感交互
(2)软体、连续体与折/剪纸机器人
课题组将为博士生提供完备的科研实验条件、充足的实验空间以及优良的学习办公环境,提供博士生宿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博士生助学金与津贴;注重培养学术能力与研究兴趣,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会根据兴趣与需求支持个人学术职业发展。
请将以下材料以PDF形式发送至flexrob@fudan.edu.cn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申请+本人姓名” ,对于符合要求并通过初审者,将会通知安排面试,同时为申请材料保密。因接待能力所限,谢绝自行来访。
(1)详细的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研究经历、发表论文等);
(2)其他申请人认为必要的材料。
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6月,是复旦大学为推进新工科建设重点组建的新型科研机构之一,定位于打造中国第一个基于创新基因的机器人国际化创新中心,集聚一批世界机器人相关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通过对通用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与行为科学开展研究,研发具有感知交互、认知决策和学习进化能力,支持人、机、环境协作的自主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拥有智能机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全息群智智能科学、机器人拓扑与行为科学、智能硬件与操作系统等三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牵头包括上海市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人机物三元协同与群智涌现任务、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各类项目立项经费超过4.3亿元,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
张壮博士,复旦大学“青年英才”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1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西湖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并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访问研究,与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牛津大学、EPFL等海外知名高校团队以及西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团队保持良好关系与密切合作。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多模态触觉传感与反馈交互、折纸/剪纸机器人与超材料、柔性与刚柔耦合驱动器、传感器及机器人系统等。近三年以第一/通讯作者于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5篇,担任ICRA, 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 Soft Science等期刊与顶会的副编及青年编委。曾获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创新贡献奖、IROS New Generation Star等荣誉奖项。
投稿邮箱:mech_of_comps@yeah.net
投稿模板:公众号后台回复“前沿追踪模板”获取
微 信:mech_of_comps
QQ 群:640676531,54073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