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5000亿”落地!央行释放什么信号?

时事   2024-10-10 22:33   广东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就在今天(10日),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终于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发布公告,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互换便利,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公告显示,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公告还指出,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


此前,在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作过预告,表示将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互换便利为其中一项。

潘功胜透露,计划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只要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

互换便利工具从发布到落地仅两周时间,反应可谓十分迅速。有分析人士指出,此类创新工具涉及多个基础设施,交易要素多、技术含量高,短期内推出对政策协同性和工作效率的要求高。


具体如何开展?哪些机构可参与?





















有报道援引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指,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能会视情况扩大。这些操作上的灵活性均表明,互换便利这一政策工具,未来还能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此外,该消息人士称,央行将通过特定的一级交易商开展操作。而根据央行发布的2024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一级交易商包括全部6家国有大行和全部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和1家开发性金融机构、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两家券商以及负责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实施的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上述名单,坊间也有猜测称,所谓的“特定的一级交易商”很有可能就是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简称“中债增”)。



为何是“中债增”?





















中债增是一家什么企业?与名单中的其他一级交易商有何不同?

根据中债增官网显示,公司于2009年9月在央行指导下,由交易商协会(持股1%)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等6只机构(均持股16.50%)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金60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企业信用增进服务、信用产品的创设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

过去几年,在房地产泡沫挤出的过程中,一些房企面临严重流动性危机,而中债增就成为这些房企发债增加流动性的重要“担保人”。有业内人士指出,自2022年中期监管部门指示中债增公司对房企发行中票开展“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以来,依靠中债增担保发债已成为部分未爆雷民企的主要发债手段。

去年底披露的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截至2023年3季度末,中债增承担未到期增信责任余额532.42亿元,包括龙湖、碧桂园、新城、旭辉、美的置业等一众示范性发债房企均借助中债增完成发债。业内人士表示,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简称“第二支箭”)的持续发力下,能否由中债增提供全额担保似乎成为判断优质民企的标志之一。

当时的一则报道还显示:




作为我国首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中债增向拟发债民营房企给予增信支持,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其一是由地方担保增信机构或地方国企提供反担保后,中债增为拟发债民营房企提供担保增信;其二是拟发债民营房企提供房产、土地、股权等充足抵质押物后,中债增为其提供担保增信;其三是由中债增会同相关金融机构,为拟发债民营房企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


对于增信的方式而言,如果是交易所发行公司债,是由部分金融机构配套发行CRMW、信用违约互换(CDS)来提供增信;如果是发行银行间市场债券,一般是由中债增提供担保。





此外,还有报道指出,“中债增自成立以来,已然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担保机构,具有较高的信誉和影响力,在提供担保服务的同时,需要发行方的一定的抵押物才能出具担保函。”

由此可见,若如坊间猜测那样,通过中债增开展互换便利操作,央行在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同时,更优先的考虑可能还是要“防风险”。

与此同时,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两家券商也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引发外界猜测。目前来看,央行一级交易商大多为银行,后续随着更多工具的推出,一级交易商名单也许会加入更多券商。

“根据央行公告,这一新推出的工具在操作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就未来而言,这一工具可以逐步增加申报机构范围,适当增加抵押品范围,更好地维护市场稳定运行。”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说。


不搞“大水漫灌”
“防风险”仍是重要考量





















在中央各部门不断打出政策“组合拳”的同时,一些政策风向和具体举措,也印证了高层对于“防风险”的重视。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9月27日的研究报告曾对央行互换便利工具和美联储TSLF进行过对比。报告指出,本次推出的互换便利采用“以券换券”的形式,从国际经验看,美联储次贷危机期间推出过类似的TSLF(定期证券借贷便利),对金融市场迅速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中国央行也曾推出了央行票据互换(CBS工具),允许一级交易商以银行永续债从央行换入央票,改善了商业银行永续债流动性,对帮助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和CBS工具类似,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不会扩大基础货币规模。究其原因,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采用的是“以券换券”的方式,不是直接给非银机构提供资金,因而不会投放基础货币,也不是量化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公告特别强调,运用互换便利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上述研究报告也指出,本次央行的工具借鉴了最审慎、对基础货币影响最小的互换工具。再贷款额度也有利于强化央行对流动性的管控,整体上说明央行对波动性更大的权益资产入表仍留有一份谨慎,因为支持股市而改变流动性调控框架的概率较低。

毫无疑问的是,互换便利是强力托底工具,有助于稳定股市情绪。至于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盈利驱动还很难完全靠货币政策解决,期待后续财政政策、此前公布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形成合力。

中央无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在两天后的12日,财政部将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来源丨“趋势捕捉”微信公众号
作者丨林三水 
排版丨卓依紫
编辑丨郭永佶
审校丨曾子瑾
监制丨池薇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
直新闻,直抵人心、直通世界。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栏目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