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里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全村粮食只够吃半年,村民都是文盲、见人就躲,是精准扶贫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2018年,这里实现整村脱贫,全村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日子,成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典型案例。如今,在脱贫之后依旧不松劲,不止步,在乡村振兴路上继续鼓足志气,奋力前行,用更精准的方略,向小康生活迈进。
这就是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委会曼班三队村民小组的蝶变之路。
秋高气爽,满目苍翠,记者驱车近3个小时,再次来到大山深处的曼班三队,听村民讲述乡村振兴路上的新故事。
绿树环绕、鲜花点缀的村寨里,孩子们嬉戏打闹,老人们悠闲聊天,一派宁静祥和。才进村,记者就遇到了正要去附近村寨打零工的村民娜四,性格爽朗、落落大方的她让人倍感亲切。作为村里的“名人”,她放下猎枪出深山,捡起茶籽进茶山的经历见证了曼班三队从贫穷落后到逐渐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
娜四回忆,以前家里种的谷子只够吃小半年,剩下的大半年只能靠政府发救济粮或者进山打猎来生活。“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后,4名驻村工作队员手把手教我种茶、种水稻、种玉米,还教养猪、养鸡……”娜四介绍,经过几年发展,家里有了30亩茶园、8亩水田、4亩玉米地,2020年时,全家7口人,一年人均有1万多元的收入。温饱不愁,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脱贫后,尝到勤劳致富甜头的娜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在持续增收的路上奋力奔跑。农忙时,她种田、采茶、养猪、养鸡,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农闲时,她们一家四口到邻村采茶、摘坚果、捡菌子,一年下来,除了日常收入外,能在“家门口”挣到几万元的务工收入。
去年至今,娜四家陆续买了两辆摩托车、一台洗衣机,生活迈入“现代化”。“我想多存一些钱,盖新房,买一辆轿车,开着送孩子读书、去赶街。”谈起未来的打算,娜四眼里充满了希望。
与娜四相比,26岁的党支部书记扎培想得更远,打算更多。平日里,扎培和家人精心管护着47亩茶园、8亩水稻田、3亩玉米地,还养着不少鸡,一年下来,也能有个7、8万元的收入。作为全村两个曾经到勐海县职业高中读书的年轻人之一,扎培熟练掌握了摩托车修理技能。去年开始,农闲时的扎培闲不住了,带领同村2个年轻人到离家一百多公里远的景洪市景哈乡、勐龙镇打工,从事修水沟、制模等零工,每天挣200元,每年几万元的收入增加了扎培实现梦想的底气。“挣到钱后,第一个心愿是好好供儿子读书,让他不要吃没文化的苦。第二个心愿是开个修理店,自己创业……”扎培毫不犹豫地说道。他告诉记者,村里还有几个年轻人希望跟他一起走出大山到外面务工,“大家一起挣钱,把日子过好。”扎培开心地笑起来。
如何让脱贫后的曼班三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村寨全面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挂在心头的大事。同行的勐海县布朗山乡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春晓告诉记者,近年来,针对曼班三队产业比较单一、农副产品价格不稳定等情况,州、县、乡多措并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建好零工驿站,用好‘用工需求台账’,实现用工和务工‘双向奔赴’。2024年,曼班三队务工人员3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一半,通过务工共增收了13.62万元。”据她介绍,布朗山乡还采取加强技能培训、线上线下宣传动员、公益岗兜底安置、建立帮扶车间等措施,有效促进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2570人,带动外地劳动力转移就业17210人,托起村民“稳稳的幸福”。
记 者:马芸 肖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