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站最丑陋的一幕曝光,暴露当下社会比文盲更可怕的现象

创业   2025-01-25 21:05   广东  

编辑|乔木
来源|小椰子专栏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01

前段时间,广州花地湾地铁站火了。



据说原本是为了迎接春节,特意重新装修设计的:



进出站口被粉刷上深红色,上圆下方的设计、突出的边缘......



等等,怎么越看越像棺材?



这一造型迅速在网上引起了巨大争议,评论区里都是铺天盖地的吐槽:



“我:到哪了?朋友:刚进棺材。”



“广州花地湾地铁站,设计有陵感,外棺大气,内逝豪华,寿后有保葬,尽显亡者风范。”


“进站:入土为安;出站:死过翻生;横批:升棺发财。”


不得不佩服设计师和审核官都是人才,一个敢设计,一个敢审批,还有一个敢验收。


地铁方面出来回应称,设计灵感其实是来自于木棉花,两个侧板就是花瓣的组成部分。


好家伙,你自己看看像吗?


舆论发酵后,官方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


地面上的设计被连夜拆除,涉事单位也对4位设计师进行了通报批评、降级处罚。



世人苦丑设计久矣,评论区里被提名最多的,当属湖北宜昌的地铁站,外形像极了3口棺材。



还有南京北站的新造型,这跟护舒宝究竟有什么区别?



沧州火车站更是看得人心里发怵,两旁的牌匾全部被改造成齐刷刷的黑底白字。



不看名字还以为是殡葬一条街,连拍摄者都吐槽:“这条街是活人的街吗?”


02

你会发现,在一些不懂审美的甲方和设计师的荼毒下,全国各地各种丑建筑、丑logo、丑吉祥物层出不穷。


比如苏州虹锦湾花园小区,2018层的居民楼,一座座都像极了巨型墓碑,住在里面的人真的不会瘆得慌吗?



比如广西的新媒体中心大楼,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广西之根”,满满的阳刚气息都快冲破了屏幕;



比如江苏常州一家大型商场门口的半空中,挂着两个巨型一男一女的塑像。



看半天也没整明白设计师怎么想的,墙上挂俩人到底寓意是什么。


更别提因为蛇年将至,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蛇年吉祥物,真是丑得五花八门、丑得让人几乎没眼看。



最出圈的首先是云南的鬼迷日眼蛇,侧面、正面、反面都丑得可谓是360度全死角。



不知道设计师究竟是吃了多少菌子,才画得出如此抽象的“吉祥物”,网友们被丑得连夜制作了800张表情包。



接着出场的是广州的媚眼如丝蛇,眼睛是爱心,连舌头都是爱你的形状。



有拍摄者吐槽得十分到位:“好丑!丑到没有人愿意拍合照!”


还有广西的鬼蛇;



贵州的豹纹蛇;



四川的比基尼蛇;



还有杭州和赣州的蠢蛇,看上去就有种脑干缺失的美......



这些丑东西看得人是眼前一黑又一黑,没看出有什么设计巧思,光看到素材的堆砌和生搬硬套。


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一味追求形式,对设计断章取义,就会催生出很多洋不洋土不土、毫无美感的东西。


03

当代社会的美盲现象,背后其实暴露出的,正是审美教育的缺失。


吴冠中先生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我们的长辈、父母辈,大多数人的审美还停留在“红红绿绿的才是喜庆”、“金灿灿的就是好”阶段。


最近,有个妈妈说自己给孩子买了十几件衣服,被网暴说没有一件好看的,问网友是真的吗。



说实在的,点开之前,我人生里就没见过这么多的丑衣服。



颜色饱和度极高的各种网纱式裙子、外套,丑到令人难绷的裤袜、靴子。



可惜了孩子的脸,明明长得那么清秀可爱,偏偏妈妈把她打扮得土里土气、老气横秋。



网友们已经尽量委婉地告诉这位妈妈这些衣服有多丑:



“这个行,以后接孙子放学穿。”



“这件可以的,买大一点,孩子结婚穿。”



“这件我熟,秀芹站城楼上的时候就是穿的这件。”


想起之前热搜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千万不要让父母参与房子的装修”。



很多人新房装修的时候,光顾着盯工人,忘记盯父母了,结果迎来的就是灾难性的视觉体验:


五彩斑斓的吊灯;



气氛诡异的客厅;



家和万事兴的背景墙;



马桶上的装饰画;



格格不入的餐桌;



花开富贵的床单......



而这种审美力的匮乏,根源大概在于长久以来对“过度实用主义”的推崇。


季羡林先生曾在随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因为注重实际,小学的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体育老师最经常“被代课”;


因为注重实际,很多“衡水式”中学的学生,不论男女只允许留难看至极的短发,不能花任何时间在自己的外貌打扮上;


因为注重实际,很多家长仍觉得带孩子去博物馆、艺术展纯属浪费钱,孩子长大后想去看演唱会、去旅游,家长都会觉得是翅膀硬了。


04

但他们却不知道:没有恰当的审美能力,一个人的生活只会越来越无趣枯燥。


没有恰当的审美能力,即使拥有再富足的物质,内心世界也只会是一片空虚荒芜。


就像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有宝妈晒出自己在家带娃的场景。



满地的瓜子壳脏乱不堪,沙发上杂乱地堆着大人的衣物,桌子、柜子上也都是乱七八糟。


一个看起来只有1岁多的孩子,穿得也是脏兮兮的,在地上爬来爬去,妈妈则在追着喂饭。



明明是一套还挺大的房子,硬是被糟蹋成了垃圾站。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以说是天崩开局了。



没有审美能力的人,穷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就像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因为有了审美力,人们才能对整个世界抱有好奇心,才能去感知天地万物:


建筑之美、文字之美、艺术之美、哲学之美、物理之美......


才能到达朱光潜所说的“人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眼界的解放、自然限制的解放。”


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家长明白,审美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启蒙教育。


它需要来自父母、学校的影响和熏陶,需要整个社会创造环境和机会,让孩子的审美素养从无到有,从零到一。


有句话说得好:美感,不是有闲阶级的奢侈,而是普通人在苦短人生中,得以活出最大尊严与趣味的支撑。


重视审美教育,刻不容缓,希望我们都能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并让下一代从小接触美。


这样才能从一花一叶、一粥一饭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赞】【分享】是对文章最大的赞赏
点击👇名片关注公众号

财阅天下
独特视角,深度观察,汇聚众多创业案例,做你最好的创业引路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