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烈士寻亲,让烈士“回家”。让烈士英魂回归故里,是对烈士的崇高致敬,也是对烈属的最好慰藉。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烈士陵园为陵园里长眠的烈士寻亲的事,从11月12日公告发布以来,目前,在49名重庆籍烈士中,已有23位重庆籍烈士的亲人被找到,包括垫江、涪陵、丰都、万州、铜梁等区县。最近,家住垫江县澄溪镇和太平镇的李昌英、李昌明两姐弟收到了哥哥李昌德的消息,阔别60多年的名字,再度浮上心头。1940年,李昌德出生于太平镇永远村,他成绩优异、性格温良,从小就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妹妹李昌英回忆,“印象中的哥哥不是那种暴躁的人,不是那种很急性子那种人。”弟弟李昌明说,“哥哥总是把捡的红苕都烧了拿给我吃,读书照顾我上学,随便做什么都是哥哥照顾。”1959年,李昌德奔赴四川雅安参军。 参军后,李昌德时常与家人保持着书信来往,然而,1961年后,书信中断了。 从回乡的战友口中,家人得知李昌德已经 牺牲。时隔多年,却意外地收到了哥哥的消息。
妹妹李昌英:“我想去看他呀,我很想看他一下,很想走他那看他一下。”经核实,1960年1月5日在洛隆执行任务中牺牲的“李仁国(周)”烈士,实际为1960年1月15日在洛隆执行任务中牺牲的烈士“李仁舟”。1970年在边坝执行任务中牺牲的王贤辉烈士,实际为1971年5月11日在西藏洛隆县因公牺牲。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帮思表示,“我们已找到垫江籍三位烈士的亲属,但其中一位烈士的亲属均已去世,下一步,将加强与西藏昌都市洛隆县革命烈士陵园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烈士的资料,告慰三位烈士的英灵。”在涪陵区荔枝街道荷香村,一个从西藏昌都洛隆县打过来的视频电话让在场的人动容。视频的一端是洛隆县烈士陵园,另一端是涪陵籍烈士夏华清的战友—— 陈永禄。
据夏华清烈士战友陈永禄回忆,64年前,17岁的夏华清和他一起参军入藏。1960年,夏华清在执行战斗任务时,身受重伤仍浴血鏖战。
夏华清烈士的战友陈永禄回忆道:“把肠子打出来了后,他自己又把它塞回去,才用这个弹盘把这里伤口压着,又冲了一个山头,趴在地上,把敌人的火力全部压下来了。”
最后,夏华清因失血过多,不幸牺牲。前不久,西藏昌都洛隆县烈士陵园发布公告,为陵园里长眠的49位重庆籍烈士寻亲。涪陵籍烈士中,“寻亲小队”首先找到的就是夏华清烈士的亲人和战友。
夏华清烈士的侄媳孙吉英想到亲人,不禁流下了眼泪,“你是个英雄啊,我的幺爸......”
据了解,西藏昌都洛隆县最初提供的“寻亲名单”和陵园的墓碑上,写的是“夏华青”,青字没有三点水;但在1982年编制的《四川省涪陵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记录的是“夏华清”,是有三点水的清字。到底是有没有三点水,让由多部门组成的“寻亲小队”犯了难。通过由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和战友陈永禄的佐证,最终得到确认。
涪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双拥科科长王平珍告诉记者,“由于牺牲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60多年,烈士姓名同音不同字,烈士无直系亲属或者直系亲属已经死亡等多种情况,导致寻找的困难很大。”
据了解,目前,涪陵、潼南、丰都等区县23名烈士的亲人已找到。相关部门将依托现有资源,进一步核实比对烈士信息,拓宽烈士寻亲覆盖面,争取早日找到剩下烈士的亲人。
帮忠魂归根!49位重庆籍烈士的亲人,你们在哪里?
1396公里!55年!这些重庆烈士的英魂要回家了
(重庆广电-第1眼TV特约记者 李小华 革奇 代川 严文霜 刘洋 蒋欢 田昊鹰 编辑 张娜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