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立陶宛在对华外交上走得愈加激进。它不仅在台湾问题上频频发声,干涉中国内政,还退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甚至一度在欧洲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这一系列操作,虽然赢得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关注,但也让立陶宛的对华关系急剧恶化,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经济合作几乎中断。可以说,立陶宛的“反华外交”让它自作聪明地将自己推向了孤立。
然而,外交的冒险没有换来更强的国家地位,反而让立陶宛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外债超过470亿美元,无法按时偿还,国家经济面临崩溃。此时,立陶宛尝试向欧盟和美国求助,但却遭到冷遇。欧盟未伸出援手,美国也没有为这个“反华先锋”提供支持。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立陶宛开始转向中国,提出希望通过将克莱佩达港租给中国,来换取200亿人民币的经济援助。
克莱佩达港是立陶宛最大的港口,也是波罗的海唯一的“不冻港”,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2019年,立陶宛曾因“中国威胁论”拒绝了中国对克莱佩达港的投资,并且坚定支持美国的反华立场。今天,立陶宛却想通过租港合作寻求中国的经济援助,实在是让人觉得耐人寻味。
立陶宛的反复无常并不容易忽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容易被轻视的存在。合作需要信任,而立陶宛过去的敌视与挑衅,无疑让中方对其诚信产生了疑问。
立陶宛的“换脸”举动,或许能换来短期的经济援助,但是否能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仍然值得怀疑。毕竟,合作不是单纯的经济交易,政治上的反复无常同样会影响到两国关系的稳定性。
虽然外交上立陶宛的立场摇摆不定,但在国内,经济界已经开始发出呼声,呼吁恢复与中国的正常贸易,认为政治和经济是两回事。现实中,立陶宛与中国的贸易恢复,不仅能给其带来经济上的救援,也能促进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立陶宛的经济生存问题,已经让其开始从政治偏见中清醒过来,意识到如果继续与中国对立,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立陶宛的这一系列外交反转和经济困境,给我们提了个醒——国际关系从来不只是简单的左右逢源,过度的政治冒险可能会让一个国家陷入两难境地。立陶宛若想走出困境,最需要的是从理性角度审视自己在全球政治中的位置,平衡好经济发展与政治立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