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再见,爱人4》:麦麦的“苦难”婚姻

百科   2024-11-26 08:30   上海  



加入影心理读者群
扫码助理微信
通关密码:我爱电影



和大家聊一个综艺节目,于我是个新鲜的体验。


初期因为它的热度突然升高,想去追一下,可以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当然也有好奇,一档所谓的离婚节目有那么好看吗?发生了什么为大家制造了那么多话题呢?


看了后有点理解了,节目的确有真功夫在里面。设计的环节,嘉宾的点评,以及能如此细腻的近距离观察夫妻相处的模式,对受众来说吸引力是很强的。更重要的是本期邀请的三对嘉宾不一般,至少其中两对目前呈现出来的状态正好是当下大家最关注的自恋和女性成长的话题。节目组在请人上,用心了。


然而节目组也没预料到,播放还未过半,第三对夫妻却成了话题热点,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音乐创作人李行亮和他的素人妻子麦麦,凭真性情抢夺了扬子努力吸引的关注。果然,在“天赋”面前,努力一文不值。


的确,对我而言,没有李行亮和麦麦这对夫妻所呈现的互动模式,我并没有兴趣来聊其他两对。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也主要想谈谈目前为止我对李行亮夫妇在节目里呈现出来的内容的一些想法。



当他们三对夫妻分别驱车前往集合地的时候,每当出现李行亮夫妇的画面,我一度以为在看恋综,怎么有点甜呢。前期采访中,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度也高于其他两对夫妻,不能说刚开拍他们没有有演的成分,但互动的确更像一对恩爱的伴侣。


所以场外点评的嘉宾都有点好奇,他们干什么来了?


在采访中李行亮提到麦麦很抠,并且多次说是“非常非常抠”。李行亮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冰箱用二手的、孩子逛超市会自动化的要求妈妈拍下来去网上找便宜的、厨房的垃圾桶用的是废弃的油漆桶。但关键在于最后一句,他说:“我们家,我是没法独立做决定的。”


关于自己用钱上很节约,在麦麦这里也得到了证实,不过同时她也表达了因为多年照顾家庭,不工作的她会觉得自己没有收入,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在李行亮准备说这件事时,麦麦似乎也大度的对丈夫说:“你说吧,没关系。”但她的脸已经沉了下来,而然李行亮还是把这些话说出来了。似乎验证了麦麦对李行亮最大的失望,丈夫永远不懂自己的情绪。


这时刘爽夫妇声援了麦麦,表示节约怎么能算缺点呢,省下来的就是赚。李行亮解释了几句,一直被反驳,就闭嘴了。观众可能也同刘爽夫妻一样觉得纳闷,就算妻子节约到抠门的程度,也不至于为了这个就上离婚节目吧。这和我们大众理解中夫妻拆伙的原因,差距也太大了。


可是钱永远不只是它本身所代表的简单含义,每个人在如何使用钱这件事上,都暗含了他们内在对关系、对自己的模式。


对麦麦而言,钱是她对丈夫乃至整个家庭的操控手段。


但为什么当李行亮想把他们关系中的这个问题揭露出来的时候,不被其他人理解呢?因为这个操控非常隐形。同样把控着家庭财政大权的扬子是很容易被大家发现他想要掌控妻子的目的,他也毫不避讳这点。只不过当其他人质疑他的时候,他找了一堆理由。人们能发现那些都是他的借口,因为他看上去一直在这段关系里获得实际的好处。



可是麦麦看上去是家庭的牺牲者。


她多次谈到当年为了支持李行亮的音乐事业,她是如何退回家庭的。她也会强调,自己的工作做的很好,并不是因为事业不行才躲到家庭里去的。所以,这是一种为爱的牺牲。


谁忍心责怪一个牺牲者呢?别说其他两对夫妻没办法帮李行亮说话,观看节目的部分观众也会代入麦麦的角色,去感受她17年里为家庭、为丈夫夜以继日付出的那些辛劳。所以,会认为李行亮是个情感回避者,不想理解妻子,不想照顾妻子的情绪。


李行亮仿佛是婚姻中的既得利益者,也许在部分人心中他和扬子、刘爽一样,当着大爷却还委屈巴巴的上节目来解决问题。


不过麦麦是素人,她不会演,更何况18天生活在镜头下,想演恐怕也演不了多久。所以更多状况慢慢的浮出水面,才有了嘉宾和观众的大跌眼镜。当节目组问麦麦,李行亮说她强势,她怎么看的时候。麦麦就说过,她为家付出了那么多,难道不该听她的吗?


这句话揭示了麦麦内在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模式:只有一个人能成为关系的主导者。


陷入共生幻想的人,哪怕身处关系中,也很难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亲如母女、父子、夫妻,终究是两个独立的人在相处。可是在共生幻想中,人们会自动化的觉得,我怎么想,你就该怎么想。所谓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是典型的表现形式。


这样的话,相处中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不会直接说,希望对方猜。猜不中,会非常失望,仿佛这代表了你不再爱我了。相爱,就得活成一个人,是共生幻想的最高宗旨。同时,也会出现共生绞杀,绞杀掉对方的独立性。简单说,就是一切以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决定为准绳。


但实际操作中谈何容易,尤其是非亲子关系的时候,要让对方心甘情愿献出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是很难的。大家熟知的煤气灯效应是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多被男性使用。而女性更擅长的,就是所谓的牺牲,或者叫自虐。


李行亮企图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窒息的婚姻时,他会觉得非常无力。



但他还是想争取一下,于是在被一通反驳后,又提到了买衣服这件事。他想给麦麦一些爱意的表达,比如给她买衣服,但是买了麦麦会退掉。因为一旦承认这段关系双方都有付出,自己也在接受对方的爱意,还怎么做牺牲者?退,必须退,找各种理由退了丈夫买的衣服才能继续站在道德高地里掌控关系。然而,以退为进的策略太隐蔽了,许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事,到了刘爽嘴里就变成了“感觉你俩没啥事”。李行亮的不被理解,从这里就开始了。


李行亮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双方一有分歧,他就是关系里的罪人。


拍照环节他们爆发了很大的矛盾,谁也不明白衣柜那么小的事怎么李行亮就要发脾气把自己的衣服扔掉。麦麦反复的说,你看不到我的情绪,你总和我说事儿。真的是李行亮理工男吗?如果看到了麦麦的情绪,或者不断肯定麦麦的价值,就会好吗?


我认为不会。


麦麦曾经谈到过她的父母,虽然说的不多,但能知道她在原生家庭中体验并不幸福。大家看,又谈到了原生家庭。因为不谈这个部分,只看麦麦和李行亮的关系,这道题真的无解。麦麦的牺牲和委屈,麦麦的内在需要,源自于她成长中的一些缺失。而我们在早年生活中没有获得的东西,都会在成年后企图到伴侣身上去寻找。


这种寻找的过程是一场浩劫,因为他们会一边寻找,一边证明对方和他们早年的父母一样,是“爱无能”。这种埋藏在潜意识中的证明,让双方都精疲力竭。对麦麦而言,只有两个人处于共生幻想中,她才能真的安心。可是,世界上没有人能真的和另外一个人在共生中,这只属于婴儿刚出生后和母亲短暂的一段时期。


在他们的关系中,也许初期李行亮是可以满足到麦麦这个需求的。无论因为李行亮父母早逝带给他对家的渴望也好,把麦麦移情成母亲愿意去满足也罢,他们曾经相安无事过。


李行亮把自己的收入全部给她支配,全部的意思是,连零花钱都不支取。就算手里就几个可以买点吃喝的小钱,他还是想给麦麦过生日。怎么办,问经纪人借。不过我认为这无需特别提出来说,为自己爱的人做些事,的确也是应该的。


可是在麦麦嘴里就变成了一种罪过,这令人不适,可能这也是渐渐李行亮开始感受到压抑的原因。他左右为难,不做是不爱,做了还是不爱。


黄圣依给麦麦支招,你对自己好点,钱在你手上,你给自己买点好东西。你对自己好了,就不会总向李行亮这里求了,也不会总觉得委屈了。麦麦听得懂,却做不到,委屈是她操控关系的手段,绝不能放弃。


画像事件,他们两个人的问题终于彻底暴露了。


我看到麦麦的画像时也觉得不好看,麦麦本人是比画像要漂亮的。但她对自己的外貌,也许从她决定为家庭牺牲开始就渐渐走向了不自信。一个人不自信,又看到那么丑的画,的确会开始担心自己已经丑成这样了吗?


李行亮的反应不太好,当麦麦开始责怪画师时,他马上去阻止。麦麦觉得丈夫没站在自己这边,习惯性的委屈又开始了。但她掩藏了,她一直在笑,甚至笑的过度夸张。情感细腻的葛夕发现了,对黄圣依说,麦麦要哭了。



李行亮初期没发现,后来送麦麦回房间的时候也察觉到她的情绪有点低落。询问后,得到累了的答复,就赶紧跑了。这成了他的原罪,怎么其他人都发现了,他居然没察觉?


麦麦于是单方面宣布对李行亮冷暴力,第二天没和他说话。到了晚上玩游戏环节,已经憋闷了一天的麦麦,又一次感觉被李行亮“背刺”。因为前面的情绪她没有给自己机会处理,后面又累积了新的情绪,彻底大爆发。


如果只是这样,我不认为他们的关系有什么大问题。


作为女性,很理解麦麦的感受。希望丈夫站在自己这边,哪怕他说的是对的。画师的确会看节目,在节目录制期间那么说不太好。但是,感受上接受不了。还在谁是完美伴侣上指其他女性,跑进房间先把其他女性叫出去聊,我看了都生气。


可是麦麦处理关系中的矛盾的方式却令人窒息,带着强烈的惩罚性。李行亮在外面冷静了很久,把麦麦叫出去聊。他的表达的确非常好,也很真实。可是麦麦要的不是伴侣真实的想法,要的是共生幻想中伴侣对她的低头。


不是来认错的话,其他的东西我不想听。


于是麦麦使出了杀手锏:离婚。为了让这个威胁的手段看上去具备杀伤力,她提出了对孩子以及财产的分割。李行亮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鼓起勇气想尝试他们的爱里是否容许有对彼此不满的成分在,想看看他们能否有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相处方式,麦麦的反应告诉他不可能。


之后麦麦就开始操控全场,其他两对夫妻也被搞的很被动。她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直接坐上了别人的车。毕竟她正在受伤中,谁好意思对她说句不呢?黄圣依换到了后座来陪她,扬子帮着她大骂李行亮,一切都在按麦麦的剧本走。


所以我一直认为自虐才是最狠的,当你被自虐者操控的时候,甚至没有人能理解你的痛苦。


这个时候场外围观的嘉宾们坐不住了,一个个气的不行的同时,恨不得钻进屏幕中去声援李行亮,给他点支持。毕竟,他身边的人都不支持他。可是相信我,如果他们进入了现场,除了那两位心理专家,其他人一样会成为麦麦圈套里的帮手。


就象葛夕说的,几天下来她对麦麦的委屈和眼泪有点麻木了。然后她赶紧提醒自己,不能这样,这样做不好。一个才认识几天的人都开始为自己正常的麻木自责,围观的嘉宾真的有勇气对着一个看似已经受了很大伤害的人说“不”吗?


于是李行亮再一次回到了他们熟悉的关系模式里,压抑下自己想说的话,把一切问题往自己身上推,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一天的小心赔罪,到了夜晚更迎来了高潮。麦麦终于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来收获她的“俘虏”了。


我甚至不想去再回溯那段情节,“委屈”了一天的麦麦颐气指使的教训李行亮,当着摄影机和其他夫妻根本不给自己的丈夫一点颜面。这哪里像一个十几分钟前才对着两位女性朋友说自己不配得到丈夫爱的,可怜的妻子。


当李行亮又一次的对麦麦说,我当时是真的没有能量去哄你,如果我有心理问题你愿意接纳这样的我吗。麦麦却问葛夕,他是不是在凶我,是不是在指责我?于是,葛夕也自动化的加入了对李行亮的声讨中。


麦麦说,每个人都知道安慰我,只有你做不到。可是,能否被安慰到的主动权是掌握在麦麦手里的,只要她说谁安慰到我了,谁就成了这群人里的成功者。无论李行亮多么努力的去安慰,去哄,去表达,各种方式。只要麦麦想把他钉在耻辱柱上,他就下不来。


麦麦要为前一晚李行亮说想知道爱里是否可以有不满付出代价,她不允许丈夫对自己有不满。



要知道,好的关系并不是彼此都百分百满意,反而是能涵容彼此的不满,却依旧爱着对方。但建立这样的关系需要双方有一定的心智成熟度,不会为对方不如自己的意而耿耿于怀或自怨自艾,甚至通过一些手段企图改变对方。


李行亮显然有这个能力看到爱情的真相,可是目前的他却无力解决他们关系中的问题。因为麦麦总有一些办法让他就范,精准踩到他的软肋上。也许就象观察嘉宾说的,愿意把离婚当做一种可能性后,有些问题才能解决。如果有一天李行亮能够接受婚姻是可以结束的,他允许自己去思考离婚这件事,当然不是被逼的情况下。那么,也许心理上他可以有一个空间让自己退一步,退一步能看清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而这个问题,绝不是他哄或者不哄妻子能解决的。


如果李行亮有一天能允许自己去思考离婚这个可能性,它就不会成为麦麦挟持他的最后手段。也许麦麦绝望之后才有希望看看自己到底怎么了。很多时候,人都是足够痛苦才愿意去改变。麦麦现在的“痛苦”是一种工具,实际上她笃定的很,所以现在的她不会想要改变。


虽然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改变也可以从一个人先开始。看到离婚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决定离婚,就象知道爱里有不满不代表不爱了。我不知道他们之前是什么情况,以节目中所呈现的状况,李行亮在我认为是心智相对成熟的那一个。所以,我才说改变可以从他开始。


在麦麦这里,的确看得出来她没自信,在关系中没安全感。可是我认为她最突显的是她对关系的操控,对他人情感的漠视,同理心的缺乏。似乎她的心理能量全都放在时刻关注自己是否获得足够的爱上,没有多余的给别人了。而这些,我个人不太相信仅仅因为李行亮是个糟糕的丈夫,就可以让她成为今天这样。甚至也不相信仅仅是原生家庭的锅,因为人始终有选择。过了三十岁,就得为自己负责。


我更相信这个把亲密关系中的对方钉在耻辱柱上的模式,让麦麦心理上获益,所以她使用的炉火纯青了。通过自我牺牲和日复一日言语的攻击,让李行亮作为丈夫越来越挫败,越来越无能。最后达成麦麦的共生幻想,让他在关系不能表达一点儿自己的感受,提不出一点儿不同意见。


一个节目,不可能看到太多的细节和真相,更何况它才播放到一半。我的这篇文章全部就节目到推送为止所展现的内容来谈的,也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之后的节目中李行亮会怎么选择,麦麦又是否有改变的可能,让我们一起看下去。






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还有些趣味,或许还能给一些提点和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或打赏支持作者如想预约贾睿老师的心理咨询,请点 主创~心理咨询师贾睿简介 & 如何预约心理咨询 或扫下方二维码询问助理小路。







精彩文章回顾




日剧《晚酌的流派》:脆皮现代人,用一部剧学自我照顾


电影《头脑特工队2》:缓解焦虑的原来是它


国剧《新生》:所谓骗局,不过在筛选被骗者

影心理
如果你认为电影也是一个平行世界,我们专注为你分析这个平行世界里的心理现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