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生态与地理速报
哪些外来物种能够成为成功的入侵者?哪些区域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这些入侵生态学的核心研究议题,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外来生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958年,生态学家查尔斯·埃尔顿在《动植物入侵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多项影响深远的假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生物多样性阻抗假说。该假说认为,物种丰富度越高的生态系统,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往往也越强。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本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能并不足以反应群落内生态位的空余情况以及外来种可能面临的竞争态势。此外,群落的可入侵性可能受到本土群落多维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作用、环境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多重因素的共同调控,而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强度可能会随着入侵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存在动态变化。
研究团队发现,在入侵初期,本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功能多样性对外来物种的出现及其丰富度构成负面影响,但这一效应的强度和方向却随着入侵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变化。
未入侵样方和包含不同入侵阶段外来植物的入侵样方的地理分布。图片来源于《自然—植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4-01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