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之后,谁来接棒?

财富   金融财经   2024-10-17 15:18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豆哥👆


我想写这个选题的时候上证还是3400点左右,哪曾想一眨眼又得防守3200点了,当然也主要怪我那严重的拖延症。本周市场交易热度下来了些,我自己简单复盘了下这极速高涨的第一波行情,看了几场直播后困扰的点基本疏通了,也解答了群里部分小伙伴的类似疑虑,所以还是趁脑子里东西还记得赶紧敲出来。

是反弹还是牛市初期?这个问题近期总被问到,也是本文讨论的基础,对这个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是本文探讨的前提。我的理解是:A股任何一次牛市的初期都是基于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强势反弹。

923日至今这一顿咔咔怼上来,大反弹是没啥异议的。唯一和之前几次牛市初期不同的可能就是这回太“暴力”了,在互联网传播的助推下,大家的情绪很快被点燃,老股民们看得都是目瞪口呆。

第一波的普涨行情已经告一段落,回过头看我们懂得了:牛市初期的全面大涨阶段,最重要的事就是第一时间把仓位加上去。观察机构的动作也可以印证,刚开始急涨2天机构以观望为主,得到行情确认后第3天起就陆续进场扫货,把仓位给堆到理想的比例。那几天的段子都是,“20CM”涨起来肯定更爽呀,创业板和科创板相关指数的单日涨幅也是创历史地达到了两位数,ETF方面如创业板ETF天弘、双创龙头ETF等产品都是直接一字涨停板。

暴涨固然欣喜,可理性告诉我们,这个不是常态,注定无法一直这样下去。10月9日开始市场给那些“国庆假排队开户的小伙伴”无情地浇了盆水,把大家从“假期敲交易所门求开市”的亢奋中拉了回来。行情快速拉升后又迅速出现调整,申赎也呈现一个快进快出和瞬间反向的状态,这里有市场情绪催化的因素在,也有不少新基民盲目杀入杀出的缘故在。

现在看第一波行情已经进入调整期,但我认为这种休整是合理且健康的,在买卖双方充分换手后市场资产的结构会构建一个新的平衡,这是酝酿下一阶段行情的必要前奏。当下对于普通投资者也是个比较友好的时期,部分止盈后大家可在更轻松的状态下研究后面哪些板块和细分赛道更具性价比,毕竟普涨后下一次的上扬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化。这就回到了开头题目:大涨之后,谁来接棒?

1、“压抑已久”的高成长性资产

我们经历了三年多的“存量市场”,2021年起北上资金陆续撤离大A,熬了一段时间后机构和散户也是处于一个持续流出的状态,这就是典型的存量市场。而存量市场对于创业板这种高成长、高波动的资产是不友好的,资金偏好会涌向红利等防御板块、甚至是固收产品。既然我们现在认定不久的将来大概率会有更强的一波行情,那么随着政策风向的改变和资金偏好结构的调整后,提前布局“压抑已久”的高成长性资产是个比较有性价比的事。创业板和科创板的相关指数产品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天弘创业板ETF联接基金C、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生C等。

2、积极政策下市场情绪扭转受益板块

每一轮牛市都是在政策面和资金面叠加下萌生的,此轮牛市起点标志性事件就是金融三巨头的新闻发布会,伴随着顶级重要会议和各核心部委发布会的接续,不少政策方向的调整也是很好的安抚了人心。比如财政部对化解地方债务做出了积极的表态,市场也给予了正向的反馈,像信用债行情开始向利率债靠拢,再比如天弘中证计算机ETF联接C 等信创相关的产品都表现很好。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得到了缓解,之前高息地方债置换成低息后付息压力锐减,部分城投债也进行了资产长期化的升级,地方政府的财政缓解之后很多应付款项就可以到位了,那么信创概念相关的企业基本面也随着得到了改善。而这只是一个政策的一个收益板块,大家有别的思路也可以评论区接着聊,我相信更多的政策礼包还在路上...

3、重新定价面向世界的中国资产

刚说A股这轮行情前经历了三年存量市场,那比A股更惨的大概只有港股了吧?有多惨呢?美股跌的时候港股跟着跌、A股跌的时候港股也跟着跌,堪称腹背受敌呀。无论是AH股还是中概股,你很难想象市场怎么可以给这么低的估值,让投资人悲观地逃离了所有“以中国为整体”的资产。好在港股市场于美国降息前就开始交易“降息预期”了,叠加长期地量交易和低估值的压抑,风吹过后整个港股的悲观情绪逐渐转乐观(包括外资看待中国资产的方式也开始改变),甚至港股复苏早于此轮A股的9月行情,而这可能还只是个开始,看好的可以关注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阅读提示:本文仅为作者个人投资记录分享,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老豆说
大道至简,用最纯粹的方法向财务自由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