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免费开放,无需预约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 第一专题展厅
2024.12.27-2025.3.30
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女皇武则天、“四目”仓颉......这些常见于教科书上的历史人物,都借由本次展览与大家见面。
一幅幅肖像画,不仅仅是视觉艺术,也让我们看到他们宽仁容众或儒雅自信的形貌特征。其中,有的作品因巨幅尺寸呈现的视觉冲击,赋予人物更多细微表达。
展览信息
01 《康熙书房坐像》 · 见西方绘画技法
清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古代,杂技被视为不入流的玩艺,所以宫廷中鲜少有杂技演出的记载,这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以巨幅画卷描绘了明宪宗在皇宫里庆赏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
画面中,宫内假设街市,模仿民间放爆竹、闹花灯、看杂等习俗。身着便服的明宪宗坐在殿前围帐中,欣赏着这片豪华景象。这幅写实性的行乐图笔法细腻,是明代民俗画的代表作。
《仿仇英百美图》描绘了历代著名女性形象六十位,包括赵飞燕、王昭君、蔡文姬、卓文君、杨贵妃、西施、二乔等。
画中的她们生动传神,每位人物都手持或配有最能代表她们的物件,如书卷、琵琶、纺车、梅花等,是工笔重彩人物仕女画的精品之作。
04 《董其昌画像》· 明代“上朝图”
董其昌,明代书画家,山水画“南北宗”的倡导者。相传17岁时参加会考,因为字写得差,导致文章虽好,也只能屈居第二。此后,他苦练书法,终成一代大家。
这幅画中的董其昌身着红色官服,是明代常见的“待漏图”。待漏意指大臣们等候上朝,在那时成为人们炫耀为官经历的一种方式。
05 《明瑞将军像》· 乾隆亲笔题跋
清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06 《醇贤亲王奕譞二侧福晋刘佳氏影像》
07 《李清照像》· “如镜取影,妙得神情”
这幅《李清照像》,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三十一岁的传世形象。
画中的李清照正在低头赏花,神情文静闲适。脸部用白粉晕染,微微烘托出颧骨与鼻梁,具有“波臣画派”的特色,十分传神。
08 《溪南老农画像轴》· “归隐”亦是一种生活方式
清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更多作品一览
除了文中呈现的肖像画,现场还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经典作品:描绘王羲之兰亭集会盛况的《兰亭雅集图》,体现文人社交生活的《西园雅集图》,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形象如李白、白居易、苏轼、包拯、岳飞等。
展览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历史迷跟美术迷更不可错过。
“此刻,我们注视着先人的注视”
·END·
本期摄影 | Kail,部分资料源于展览官方
深博新展 · 《数风流人物-明清肖像画展》
第一专题专题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