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志在《中国摄影报》摄影评论版一年来的第五篇文章又发表了!

文摘   2024-05-06 10:46   湖北  

编者按:中国摄影报4月30日第三版发表了我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凌志第五篇摄影评论文章《超越纪实的个人化情感表达》。这在全国的摄影艺术评论界中都是高产现象!感谢中国摄影报评论部对黄冈青年摄影人才的倾力培养!希望陈凌志的摄影评论之路越走越远!


原文:

超越纪实的个人化情感表达

陈凌志

纪实摄影侧重于叙事记录,观念摄影侧重于情感表达。当代语境下的观念摄影,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所认知的摄影与图像的关系,摄影已不再仅仅停留于记录对象,而俨然成为探索世界、讨论问题的媒介。

观念类摄影在中国摄影界有很多的提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近年来,观念摄影在中国摄影史上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中国,观念摄影的理论和创作相对滞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熏陶,摄影家们对个人内心的探索和情感的表达,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追问,为观念摄影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空间。而观念类摄影的发展和创新则对中国的摄影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丰富了摄影的视觉语言,还拓宽了摄影的表达领域,而且对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近,笔者在研读黄冈本土摄影家谢邦国的系列作品,发现其涉猎题材尤为宽泛,如社会、生活、教育、环保、农业、气候、战争等。就表达形式而言,民间普遍将其归类为创意摄影,我倒觉得,应归为观念摄影(概念摄影)更为合适。谢邦国爱憎分明,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不乏家国情怀之作。谢邦国深以为然,“我的摄影作品几乎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想让我的作品与当代社会形成更为有效的互动,同时,我也希望我的作品中优雅、悲悯、批判的情感流露能感染到每一个观看者。”

在谢邦国的作品中看得出来,他不满足于照片的单纯记录,经常采用挪用与模仿、重构与分解、摄影蒙太奇、以系列化的形式呈现、可以任意与其他艺术媒介(雕塑、绘画等)组合、选择性的纪实归纳等形式和手段,向观看者传递一个观点或看法。他更不满足于世界的固有秩序,试图通过拼贴、重构等手法来打破这种平衡,更强烈的表达自身主观的想法,而不愿被动的让现实来掌控自己的思维。正如摄影评论家李楠所说,“摄影固然长于写实,但却并不仅仅停留于写实。或者说,摄影再造一个现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现实相像,而是展现人们对现实的观点与观念;所谓‘技进乎艺,艺进乎道’,摄影的起点,虽然在于视觉,但终点,绝不是视觉。进一步说,摄影的呈现依靠形象,但摄影的表达,却要超越形象。”

《道德经》有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谢邦国的很多作品,常以极简风格和禅意面貌出现,如《雪后》,视觉元素极少,画面相当干净,冬日长江沙滩上蜿蜒曲折的河沟被冰雪覆盖后更加明晰,像一幅天然水墨画,显现一种苍凉之美。实际上,《雪后》是组照《冰雪遗爱湖》中的一幅,谢邦国摄取一个个光影瞬间,一块块时光碎片,通过一种动态的、多变的画面构成将生命固化,以启示式的视觉语言与极简的摄影风格,组合、拼接、构建出一幅幅饱含深情且灵动鲜活的影像画面,阐述并标识着生命的不朽与永恒。与谢邦国同为武大摄影班学员的摄影家、摄影评论家谢建新对《冰雪遗爱湖》组照推崇有加,他认为,“极简主义摄影风格正是这样,与传统经典不谋而合,以影像画面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则更为优雅,思想则更有底蕴,虽简约,却不简单。”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谢邦国总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为己所用的鲜活素材。用谢邦国的话说,“只要用心,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谢邦国很少出远门,平常就在城内到处转,他的活动半径不超过5公里,他的摄影作品专注于自己熟悉的日常,影像取材于身边再普通不过的牙刷、篮球、晒衣架、领带、儿童玩具、街头景观等,在步行街闲逛,他要围着数字地球雕塑沉思良久,在遗爱湖公园徜徉,他会盯着废弃的旧木船半晌不语,在长江堤边散步,不起眼的蒲公英令他浮想联翩……比如《车模印象》,就是取材于他临时放置在居家阳台上的玻璃瓶中的一棵大葱和家中的绿壳鸡蛋,让不搭界的实物与车模建立联系,为日常生活注入了新的联想和视觉体验。在《争锋》中,“篮球场”上,活跃着一群“篮球运动员”,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牙刷代表着双方的“球队”,有趣地表现出“篮球竞赛”场面。事实上,“篮球场”贴图是谢邦国和他的老伴在体育用品店里的地面上发现的,运动员则用牙刷来替代,用PS将牙刷弯曲到一定形态后,妙趣横生的竞赛场面油然而生。

摄影家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细节场景里的价值,通过主观意识构思出集寓意、象征意义及其影像背后的故事,赋予了摄影作品不同寻常、回味悠长的思想内涵。在《抛物线》中,一座艺术景观拱桥,犹如一道“抛物线”横跨画面,下方的一座弧形假山石分别有猫、狗各自向下注视两端,似乎在为“抛物线”进行着“注释”,也给画面带来了趣味感。《牵手》是在家里就地取材,经过一番简单组合,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巧妙的阐释了组成家庭的这一观念:人世间,男女这一牵手随即形成两人世界,继而组建家庭,相濡与共,共度一生。而另一幅作品《迁徙》的灵感则源于谢邦国与孙子的一次玩耍。在孩子的启发下,蒲公英不再代表漂泊的命运,而是如同燃放的烟花绽放在城市的上空。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长张望在评价这幅作品时说,“作品跳出了常规摄影表现形式的藩篱,显得十分独特。将国人几十年迁徙的历史与思考浓缩在方寸画面之间,让人万分感慨与赞叹……我们在不断地变化与挑战中收获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开拓视野、更新思想,寻找新的起点与目标,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因。”

在摄影产生于相机并不普及的时代,摄影师的个体身份是隐藏在照片背后的,而谢邦国制造的影像则产生于图像容易获取的时代,图像本身只是一种介质,重要的是摄影者对这一介质的“个人化观看和个人化表达”,从这个时候开始,摄影师从幕后走到台前,“摄影师就是一切,与作品融为一体”。那么,问题来了,摄影本身不会产生问题,产生问题的是拍摄照片和观看照片的人。谢邦国总是用特别的眼光去观看周遭、审视一切,再以特殊的手法呈现出一幅幅“问题”作品。《问题地球》《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就是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地球不需要拯救,要拯救的不是地球,恰恰是人类自身的行为。”

各种新技术、新介质都在飞快的与摄影融合,扩大和改写摄影的边界,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许多迥异于传统的作品。摄影一定是朝着打破纯粹、多元融合的方向去发展的。观念摄影应势而生,也就在这二三十年间。观念摄影不会只有一个答案,它有更多的创造性和指向性可能,正因为它的开放性和融合性,使得观念摄影不能像传统摄影那样建立起刻板的判断标准,也使得观念摄影更具有实验性。实验性艺术潜在的决定因素是崭新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好的艺术永远不会是技术的附庸,而应该是思想与生活的创造者。

记得有一个故事很精彩,讲的是古希腊有两个演说家,第一个上台演说完后,听众们纷纷称赞他演说的用词太好了,真是一篇很不错的演说范本。而第二个演说家只讲到一半,台下的听众就群情激愤地又是高呼口号又是撸胳膊挽袖子,准备跟台上的演说家一起去声讨那个被演说家控诉的敌人……很显然,这第二个演说家更厉害,他让听众简直忘记了这是一篇演讲词,而是感染了听众,让听众行动起来了!如果有一天,观念摄影创造者像这第二个演说家一样,令观看者为作品内涵“感染”“动容”到忘记这不是一幅摄影作品时,那么,这才是观念摄影应该有的模样和魅力所在。

我坚信,21世纪的今天,观念摄影正在成为这样的创造者,前提是要大胆的迈开步伐,深入到一些敏感话题当中。至少,在我看来,谢邦国有一部分观念摄影作品在努力达到这样的情感预期和心理预设。

 

 

 

【作者简介】陈凌志,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黄冈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理论策展委员会委员、黄冈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成员。业余潜心摄影创作,400余幅(篇)摄影作品(含视频)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和英国路透社等媒体采用或转载。50余幅(组)在平遥国际展、凤凰双年展、湖北省摄影艺术展等展赛中获奖或入展。坚持摄影评论(理论)写作,《风景摄影的意义在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三峡摄影:历史与现实的回响》《纪实摄影的中西定义与更多可能性》《生命的礼赞》《超越纪实的个人化情感表达》等评论文章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发表,首次在摄影理论界提出三峡摄影群体和三峡摄影群体现象。

 

【摄影家简介】谢邦国, 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艺术摄影专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联AFIAP名衔。曾在《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报等核心报刊发表图文100多篇(幅)。在中国国际影展及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影展中入选二百余项,曾获国际影艺联盟[FIAP]金牌、银牌、英国皇家摄影学会[RPS]银牌、美国摄影学会[PSA]金牌和最佳画意奖等30余项国际奖项。

配发的评论对象谢邦国摄影作品

凌雪遗爱湖

车模印象

迁徙

问题地球

争锋

镜景
发送个人文章、新闻及各类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