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中赏月亮
画出古人的诗中浪漫
在新华日报社旧址朗诵
...
思政课还能这样上?
一堂好的思政课
能带给同学们什么?
跟小编一起走进
青羊超级思政课的课堂
一探究竟!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的师生们走出传统教室,在新华日报社驻成都办事处旧址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走进革命先辈刘少奇、陈毅等工作和居住过的地方,循着前人的足迹,手触摸着冰冷的砖墙,心却能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静静地体悟寄托着深情的红烛微光。同学们沉浸式参观、沉浸式朗诵、沉浸式思索,让这堂课生动了起来,让青春铭记了一抹色彩,让生命有了温度,让课堂有了灵魂,也让教育有了力量。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报刊,《新华日报》以报道新闻、发扬文化、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宗旨,撑起了近代先锋思想文化传播的火炬,鼓舞了西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一座给人民带去希望的明亮“灯塔”。
而《红烛》是民主战士、爱国先驱闻一多先生的赤诚之作,诗人笔下的红烛虽然微弱,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出最强的光,去驱散巨大的黑暗,去唤醒更多的人们。丝丝缕缕,渊源颇深,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的何燃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这堂课具有特殊的意义。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何燃老师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杨月华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郑思嘉
一轮明月,到底饱含了中国人的哪些情思?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的师生们在“飞花令”中热身,感悟中国诗词广博之美;品鉴诗词,了解中国诗词文学之美;古诗今画,体会中国诗词意境之美。在“月亮融汇了中国人多少情思? ”的一体化教学情境中,师生们开展了三个子议题的探讨,深刻感悟中国人古今一脉相承的文化情结。
在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冯思萌老师看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不同学科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要探索高中思政课跨学科教学方式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和思维方式,创新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她和学生们的这节思政课将思政学科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与语文学科“高中唐诗宋词选读 ”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的知识交叉结合,以思政学科知识为中心,与语文学科内容为蓝本,创设情景,学生们在“ 品诗赏词 ”中把握联想思维与创新思维,在“ 以诗作画 ”中提高联想思维的方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立体,达到了综合育人的教学目标。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冯思萌老师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周思阳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毛林
部分来源:锦绣青羊、青羊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