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也就是2010年9月,我来到漳州港,成为厦大附中第二届高中生;14年后的今天,我作为厦大附中的一名教师,继续在漳州港耕耘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漳州港的沧海桑田,但见证了她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的学生时光
十多年前我刚来这里读书,当时从平和到漳州港还没有高速路,每次我们都要开整整两个半小时的车,而且途中道路颠簸,让“上学之路”变得困难和缓慢。
兜兜转转,我在毕业后又回到了这座距离家乡103公里的小城,每个周末父母只需要开车一小时就可以来找我唠嗑。我喜欢这个距离,离家不是太近也不是太远,这样“翅膀硬了”的我不会被限制在家里,需要帮助时又能得到父母朋友的及时“支援”,不知不觉漳州港已经成为了我的心安之处。
△俯瞰金色小镇,摄/巫阿民。
在附中学习的时光是我最幸福的回忆之一,每每想起那些温暖的人和事,我就会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还记得刚上高一的时候,我很不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有一天晚自习时被数学作业“困”住了大半节课,于是非常慌乱地上去问廖老师问题,廖老师笑着说:“哪道题不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然后开始一题一题耐心仔细地为我解答。这样的好老师还有很多,我在课堂上像海绵一样尽情汲取知识,也喜欢在下课后跟他们敞开心扉聊聊天,排解学习的烦恼和压力。
△美丽的附中校园承载着许多回忆。
14年前附中刚刚成立,很多建筑和设备都还没完善,艺术楼也还没建成,然而这里的文艺氛围却深深影响了我。高中时期,我不仅在广场钢琴演奏会中争取到钢琴独奏的机会,还在艺术节获得“优秀指挥”的荣誉称号。正是这些经历让我进一步感受到音乐和舞台的魅力,最后选择了音乐艺考这条路。
心安的港湾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021年,我从英国学成归来,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执着重返附中。新建成的艺术馆是同学们的乐园,也是我每天工作的地方,我在这里创造所有美妙的设想。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我在校本课中开设钢琴研讨课,为钢琴特长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指导想参加广场钢琴音乐会的同学,为他们教授简单的即兴伴奏技巧……每一天对我来说都充实而有意义。
△在艺术馆放飞梦想,来源/影像里的厦大附中。
2022年,我以老师的身份再次登上广场钢琴演奏会的舞台,除了自己的演出之外,还负责节目筛选和排练工作,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音乐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价值。从合唱团成员到伴奏老师,从“优秀指挥”到教授指挥的老师,从演出者到组织者,仿佛形成了一个个时光的闭环。
△作者在广场钢琴演奏会上担任指挥。
最让我觉得感恩的就是回到母校工作,很多以前的老师变成并肩作战的同事,工作的环境也是曾经熟悉的校园。我喜欢在学校附近的龙溪路散步,走在路上可以看到一片宽广的湖泊,心情也在微风中变得舒缓。
△ 和朋友一起漫步黄金海岸,摄/金龙。
△ 卡达凯斯的闲暇午后。
偶尔下班后,我会和同事相约卡达凯斯,吃完晚餐就在海边走走,看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海面。我觉得这就是生活,是能够治愈我的一片小小湖泊。
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想在这片温暖的港湾里
继续播撒音乐的种子
让归巢之歌在更多人的心中响起
//////
“家在漳州港”专栏邀您一起来分享
我们期待聆听您和漳州港的故事
投稿邮箱:2939604809@qq.com
来稿请备注署名和联系方式~
文字|叶乔颖
漳州开发区
一个接地气的政府微信公众号
漳州开发区
一个接地气的政府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快点亮下方的“赞”和“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快点亮下方的“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