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院:素以为绚

时尚   2024-09-29 12:51   上海  
素院中央有13棵树,刚种下时,小树苗还没墙高。建筑在主体完工后曾一度闲置,然而树木没有停止生长,在15年后,它们蹿出院墙,成为扎根建筑的绿岛。生命活出向上之路,建筑等来它的新生,如今,素院即将陪伴人们踏上回归心灵,向内求索的旅程。建筑的名字来自它的设计者,大舍建筑工作室的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与当下的功能——地素之家密切相关。友谊万岁作为运营方为建筑提出了全新的使用需求,柳亦春邀请雁飞建筑事务所合作室内设计,并在场地内打造了一座全新的餐厅。15年,项目属性完成从私人到公共的转变,中国设计力量不断发展与接力,时尚行业与建筑艺术共振,欣欣向荣,生生不息。Part One边界与路径 柳亦春在15年前受邀来到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大裕村设计一座艺术家工作室,马陆镇距离市中心约一小时车程,当地盛产葡萄,是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地理商标。大裕村的土地被正交的河网与道路分割成一块块或连或断的田地,放眼望去,一条条拱形塑料大棚平行紧挨,形成以种植效率为优先的农业景观。村内金陶路旁边有一块集体用地,面积不大,闲置已久,轮廓像北斗七星,曲折的一侧与河流相邻。人与土地的劳作关系通过横平竖直的灌溉和交通系统刻画在大地上,而建筑师需要为艺术创作寻找另一种空间形态。边界、进落制和螺旋折线成为塑造素院空间的三大要素。首先划下边界。作为外来介入多村的全新功能,艺术家工作室没有故作迎合与主动交流的姿态。比人高的院墙与河流共同划定出独立于周边环境的一方天地,靠近水边的建筑外墙同样完整而连续,素院对外的形象仅有平整的墙体和几块方形小窗而已,所有的空间变化都在内部发生,所谓室外,亦在院中。在2010年前后,“当代的江南”是大舍探索的设计命题,江南民居当中的进落制成为空间关系的原型。房屋与内院交替出现,组成共计七进院落,打破传统的是七进院落被“卷”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量,轴线由直线变为螺旋折线,这一动作彻底颠覆原本简洁清晰的空间秩序,曲折幽深的内廊带来循环往复的空间体验。头尾两进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中间隔着的房间与院子的宽度,高大的洞口与透明的玻璃门扇打通这条捷径完成内部流线的闭环。在素院,只有前方,没有尽头。一切变得模糊。空间形态跟随墙体方向变化,规则的少,不规则的多,空间功能难以根据形态判断。室外与室内间隔的节奏被打破并重新组织。院子旁边还是院子,房间连接的依然是房间,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方向上呈现某种随机性。精心排布的门窗洞口赋予墙无限的变化。密实的墙,视线能穿过的墙,身体能穿过的墙,景框一般的墙,完全透明的玻璃幕墙……墙体上丰富的洞口带来除了沿着轴线前进或后退以外的多种路径选择。平面上的螺旋折线控制身体的流线,立面的门窗洞口引导视线,视线的自由暗示流线的自由,路径的通达塑造空间感知的通达,最终形成层层渗透的迷宫之园。与其说是穿梭在室内和室外之间,不如说是走在墙与墙之间的多重关系中。场地原本是一块平整的土地,柳亦春在场地中央垫起一块高地,在剖面上形成从边缘到中心的高差,越向内的墙体位置越高,从外部隐约可以感知建筑的设计概念。这一做法为素院的路径在竖直方向上提供另一种变化,内廊的坡道不断向上攀升抵达中央高起的庭院,平面的中心与竖直方向上的中心重合。Part Two向内向上 初次进入建筑,探索的乐趣与迷路的隐忧并存,这两种心理活动的拉扯让人始终无法全然放松。大脑在被随时意料之外的空间和陌生的景象刺激。只是转过一个角度回看刚刚经过的地方,空间形态和气质就展露出全新的一面。穿过院门,两片墙壁之间完整的玻璃墙面使入口空间宛若条宽阔的通道,门厅斜前方的室外庭院吸引视线,身体跟随引导进入开阔的接待厅之后,开始面对不同路径的选择,前方是一墙之隔的内廊,墙上两处宽阔的矩形门洞后方分别是对侧墙壁和建筑转角,转角处又有岔路,明亮的部分是连接内院的过厅,幽暗的部分是转变方向的内廊,内廊的两侧是不同进落,尽头是房间,房间的前方是庭院,两边分别是画廊和环形内廊的另一个端点。路径总是四通八达,任意位置的视线都能穿过一层又一层的门洞和窗户看到更深更远处,身体随之不断向内移动。中心庭院内有13棵树,这是柳亦春十多年前种下的,是岁月的见证。庭院没有给叶子横向舒展的空间,树木只能努力向上生长,叶子为了获得阳光的照拂聚集在顶端,最终像是冲破禁锢般笔直地向上蹿出内院。于是,建筑以内的部分只有枝干,建筑上空才有枝叶,建筑塑造植物的形态,树木仿佛箭头一样,将螺旋折线的中心指向上方的天空,在移步换景的素院内,遥不可及的天空反而是唯一确定不变的视觉信息,人们自然地抬头看,向上走。沿着室外庭院的楼梯走上天台的最高处,建筑的全貌与周边环境尽在眼前。曲折连续的墙体取代层层渗透的洞口,复杂与弥散的路径背后的规则一下子出现在眼前,曾经难以捕捉的空间秩序仿佛谜底揭开一般清晰,刚刚经历的一切变化不过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被环境约束的生命倏尔舒展繁茂,树影映白墙,随风自在摇曳。这一刻,人就是庭院中的树,眼前再无遮挡,只剩无边的蓝天长舒一口气,终得自由。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刻,内中无穷的变化在将人们托举至高处后骡然消失,建筑创造的最终空间体验是开阔与无穷。高楼环伺的城市被低矮的葡萄园推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几乎消失不见。如果碰上晴朗的天气,在天台上,可以看着夕阳一直沉,到地平线以下。当在素院走过许多遍,对它的空间布局和每条路径都熟悉之后,建筑的更多细节和微妙的体验缓缓释放出来。比如阳光穿过方形的天窗在墙壁上留下的光斑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改变位置与形状,不同方向的墙体由于与光线之间的角度差异被不同程度地打亮,墙体的转折关系被明暗差别进一步放大。Part Three素以为绚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融合的共同追求,使素院与中国本土时尚品牌相遇,这里成为“地素之家”,地素集团创始人马瑞敏希望这里成为使人内心丰盈的加油站,"我常讲‘素以为绚’,素是生绢,绚是光彩。地素从创立至今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用好的材料去创作美丽的衣服,也就是从素出发到绚。创立素院则是为了从绚回归素,回归自己的内心和生活的本质,素与绚形成一个闭环。只有能量在内外之间源源不断地循环才能完成自我的成长。” “素以为绚”让柳亦春想起“绘事后素”,语出《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于是,他为项目取名“素院”,如果说建筑空间为素,那么绚则是它所带来的空间体验,以及激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先有素,后而能绚,是以绘事后素,艺术中心的未来将在素院的空间基础上不断创造。以此为愿景,如今素院成为融合茶室、瑜伽、心灵疗愈、酒店等多种业态的心灵休憩之地——素院by mi casa su casa。在看似复杂与纷乱之中发现秩序与规律,不断向内、向上,最终跳脱层层束缚,获得开阔的视野与心境,重新建立内与外的连接这是建筑带给人们的空间体验,同时也是品牌希望通过艺术中心为大众提供的价值。柳亦春选择雁飞建筑事务所合作室内设计,方案几乎没有改变空间的形态,只是在泳池后方的墙上挑出一个小阳台,让原本封闭的外墙多了一处与环境对话的窗口。展厅内原本为了施工方便留出了一道门,柳亦春将其变为一扇窗,方形的大窗统领屋顶的一系列小方窗,改变了空间的重心与方向,窗外是雁飞建筑事务所全新打造的餐厅,轻透的薄膜与钢结构展现与原有建筑截然不同的建构逻辑和当代的材料语言。室内设计方案通过对界面的修整让建筑重新焕发光彩。门窗系统采用极细的金属边框,空间界面被进一步简化成虚与实,设计团队选择了石头、木材、织物等自然材料以及不同类型的手工砖,共计15种铺地材料,不同的地面材质对应不同的使用功能整体营造自然雅致的空间氛围,墙体几乎只设带有暖调的白色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的一侧采用肌理涂料,室内墙体的表面则更加细腻。白墙消解建筑的物质性,在没有混凝土等材料语言的介入下,建筑的形式被表达得更加纯粹。今年七月底,柳亦春时隔多年重返自己设计的作品当中。与建筑告别的时刻,他经历得不少,这一次,他得以与自己的作品重逢,未来,在这里将见证更多人的相遇与相聚,更重要的是,人们将在这里遇见自己。

DAZZLE
DAZZLE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