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博士研究生在《抗日战争研究》2024年第3期发表论文 | 附目录及内容提要

学术   2024-10-13 16:26   广东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


太行抗日根据地换订契约研究

——以土地契约为中心


郝 平 安旺旺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主要通过换订租约、清债换约和确权立约三种方式领导民众换订契约。县政府是确定土地产权的主要核定机构,村级农救会与村减租委员会等乡村职能机构是开展换订契约的基本单位。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一些乡村守旧地主不愿换约,以及部分干部工作失误,土地政策的实施一度受阻。中共通过启发民众抗争心态、提升干部的群众意识等方式应对,最终有力地推进了政策的实施。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个案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实践历程,以及注重实际、权力下移乡村和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文化特征。


关键词

太行抗日根据地 土地政策 换订契约 减租减息


作 者

郝平,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安旺旺,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战华北:全面抗战初期中共

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组织源起


赵 诺


内容提要

1936年春,刘少奇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后,以批“左”为契机,将原北方局、河北省委出身的干部调离或外派。与此同时,他选拔了一批“一二·九”运动前后崭露头角的青年干部,重用一批通过营救而出狱的干部,使华北地下党的力量有所恢复。白区工作会议进一步确认了前期组织重整的结果。在中共中央与北方局的推动下,原河北省委中的部分地下党干部组成平汉线省委,从平津地区撤出。平汉线省委被赋予的任务不断变化,组织和人事安排也屡经改易。河北沦陷后,平汉线省委一度濒临崩解,但依靠其工作的灵活性及八路军的保护,平汉线省委的这批干部最终被保存下来。他们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与本地干部及其他从平津撤出的干部结合起来,组建新的冀豫晋省委,形成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干部基底,实现了组织上的“异地转接”,迈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组织落地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

晋冀鲁豫根据地 党组织 北方局 平汉线省委 冀豫晋省委


作 者

赵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


甲午战争130周年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若干反思


崔志海


内容提要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外交上的失败,一在对朝政策上,一开始没有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及时主动调整中朝传统宗藩关系,在袁世凯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期间虽暂时扩大了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巩固和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和宗主国地位,但又不自觉地成为列强尤其是日本借手中国夺取朝鲜的工具。二在对日外交上,先是对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侵朝活动采取绥靖政策,将朝鲜置于中日共同保护之下。继而在战争爆发前夕的中日交涉中重虚名,拘泥于中朝宗藩关系,一再中计,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可乘之机。在战争爆发后的中日和谈中,没有利用“高升”号事件和马关谈判期间发生的日本歹徒刺杀李鸿章事件,主动交涉,为中国争回一些有利条件,反而让日本化被动为主动。三在对列强外交上,过度轻信和依赖,结果被列强真假参半的承诺“骗苦”。在决定开战之后错误地同意和选择列强中最为亲日的美国作为战时中日两国侨民的保护国和中日和谈的唯一调停人。清政府外交上的失策留给我们的一个深刻教训是:外交无小事,弱国更需要外交!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清朝外交政策 朝鲜问题 列强外交


作 者

崔志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抗战


论抗战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郑大华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而这一转折点的基础便是各族人民开始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发了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地处西北和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第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各族人民认识到,中华民族团结对于取得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各族人民团结的建议;第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沦陷区人口的大量内迁,不仅促进了西北、西南大后方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这些地区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正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四夷宾服”的传统民族关系开始被新型的“中华民族是一家”的民族关系取代。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逐渐建立的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共同体意识


作 者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史学评议


论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铜资源的调查与掠夺


孙 瑜


内容提要

从清末起,日本开始调查东北的铜矿,并以中日合办公司名义染指东北铜矿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整个东北铜矿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伪满政府确定了铜矿业统制政策,日本通过特殊会社控制和掠夺东北的铜矿业。伪满时期,在东北开采的铜资源主要被运往日本,还有少量在东北就地生产,供应日本在华会社和伪满政府机构需要。为获取更多铜资源,日本采取杀鸡取卵式的开采政策,压榨铜矿工人,造成大量伤亡。日本还在东北实行金属回收运动,大量掠夺铜制品,给东北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关键词

  日本侵华 东北铜矿业 经济掠夺 金属回收运动


作 者

孙瑜,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战后问题


废约后的纠葛: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天津英租界的接收


陈甘霖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英租界的接管问题浮上台面,其本为落实1943年《中英新约》的重要环节,但时空背景的转换令中英两国有截然不同的利益诉求。国民政府希望尽快接收租界财产,确立符合本国国情和法律体系的制度,英国政府则将维护界内侨民利益作为第一要图,主张延续租界既有管理模式,并及时兑现工部局退职员工的各项权益。双方的矛盾贯穿天津租界清理委员会筹组与工作全程。由于缺乏基本互信,财产接管与债务结算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即便英国驻华大使馆与国民政府外交部直接介入,亦未得要领。国民政府接收天津英租界的艰难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既不意味着租界问题的终结,亦不应视之为中外居于平等地位,反而引发更深层次的外交纠纷。


关键词

《中英新约》 天津英租界 清理委员会 中英关系


作 者

陈甘霖,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北平低级伪职员的处置


曹 辉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伪政权内的低级职员虽曾为日伪服务,但职权低微,战后应对其如何处置,成为一个富有争议性的问题。抗战胜利后,北平市市长熊斌因在仓促间被蒋介石派赴北平组建市政府,故其所带人手严重不足,只能在组织北平市政府时,留用大量原伪政府低级职员。在此问题上,北平市政府与中央政府产生分歧:国民政府主张所有伪政府职员皆须惩处,于1946年8月出台办法,规定原伪政府职员应一律停职,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进入政府机构任职。而北平市政府为避免政务停顿,反对将原伪政府职员全部停职。经过市长熊斌的努力争取,国民政府最终允许北平市政府留用经过甄审的原伪政府低级职员。北平市原伪政府低级职员的这段战后经历兼具典型性和独特性,通过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对国民政府战后处置伪政府低级职员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借以管窥抗战遗留问题对战后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伪政府职员 北平市政府 国民政府


作 者

曹辉,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四军研究院讲师



青年论文



全面抗战前日本对中国华北领空的

侵略(1935—1937)


荆玉迪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为因应欧美航空势力的在华扩张,进一步侵占中国华北,要求开通伪满洲国至华北的航线,并成立中日合办的航空公司。在遭到中国拒绝后,关东军擅自开始在华北的“自由飞行”。随后,日本华北驻屯军强势介入,以“经济提携”为名,逼迫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签订《中日华北通航协定》。国民政府除对“自由飞行”进行抗议外,还试图通过日本外务省制衡现地军人,但未奏效,也未能阻止名为中日合办、实为日方控制的惠通航空公司的成立和运营。侵略华北领空是日本系统性侵华的一环,其特殊性在于以开办民航名义在华北进行航空布局,实际上这些民航势力兼具军事属性。全面抗战爆发后,惠通航空公司中近半数民航机被配属军用,为日本的军事侵略服务。


关键词

  中日关系 领空 《中日华北通航协定》 惠通航空公司


作 者

荆玉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武汉会战中的日本海军


黄博文


内容提要

1938年6月,侵华日军对武汉发起大规模进攻。日本海军以第三舰队为主力组建溯江部队,协同日本陆军波田支队沿长江发起溯江作战,连续攻占武汉下游的马当、湖口、九江、田家镇要塞区,打通了通往武汉的江上通道。为阻止日军继续推进,中国陆、海、空军发起空袭战、水雷战、游击炮战等作战,试图截断日军的长江补给线。而日本海军则在长江后方为陆军的运输船团护航,并通过航空作战夺取华中地区制空权。可以说,在侵华日军进犯武汉过程中,海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日本海军 武汉会战 溯江作战 田家镇 日本海军航空兵


作 者

黄博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青纱帐下的中共华北敌后游击战


赵 鹏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平原利用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游击战。高秆作物的季节性、华北平原的水文地质条件、日军抢粮政策等因素使中共敌后游击战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点,即八路军游击队多在夏季活跃,而日军的“扫荡”更多集中在春秋季节。为此,日军在铁路和公路沿线,施行禁种高秆作物的政策。全面抗战后期,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华北八路军的军事行动不再依赖青纱帐,在春季便发起进攻,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青纱帐 平原游击战 八路军 敌后根据地


作 者

赵鹏,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从封捧儿到刘巧儿:

陕甘宁边区婚姻自主艺术典型的塑造


赵法发


内容提要

“封捧儿婚姻纠纷案”是20世纪40年代发生于陕甘宁边区乡村的一桩普通民事案件。该案件经马锡五入情入理的审判而成为新闻报道,当事人封捧儿经文艺界编演,被塑造成一个时代妇女刘巧儿反抗封建买卖婚姻、争取婚姻自主的艺术典型。虽然该故事的内容与史实之间存有一定差距,但并不影响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民众的观赏性。通过对该故事的系统剖析,可以展现一个边区婚姻自主故事的发生、发现及其艺术典型的塑造过程,进而理解延安时期政治与新闻、文艺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封捧儿 刘巧儿 马锡五 艺术典型


作者

赵法发,陇东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书评书迅


拓展沦陷区政治文化空间研究的一部力作

——评谢任《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记忆建构与遗迹变迁》


李 鸿


作 者

李鸿,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抗日战争研究,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



人文学术社
(ID:Aca-history)


9万+文史学人都在关注

新书推荐×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管理员

微信号:xueshujun2020

(请备注来意)

往期精选

[1]人文社科本硕博可投期刊(含C刊)简介及发文特点

[2]人文社科可用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含数字人文)

[3]王笛 桑兵 葛剑雄 罗志田 仲伟民 仇鹿鸣 等谈论文写作

[4]历史学各领域推荐阅读书目及北大史学名师教学大纲

人文学术社
史学领域热门公号。推书或者作者想出书,可关注公号后私信洽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