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文摘   2024-08-29 15:10   辽宁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获奖者专访

我所七名博士研究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为优秀的DICPers点赞!

祝贺!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我所七名博士研究生荣获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汤陆银(导师:李先锋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崔继荣(导师:陈萍研究员)

刘萌(导师:吴凯丰研究员)

桑佳琪(导师:汪国雄研究员)

邵加奇(导师:汪国雄研究员)

王一(导师:吴忠帅研究员)

于艺(导师:李海洋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按照《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评审,今年共480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其中80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400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QUESTION.


科研过程中感到迷茫该如何应对?

论文撰写、发表有何心得?

科研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协调?

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

.............


听听他们说!——

ANSWER.



PART 1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汤陆银


汤陆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汤陆银,2024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李先锋研究员,从事溴基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Science Bulletin、Energy Storage Materials、Energy Material Advances等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渤海化工一等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励荣誉。


采/访/实/录

INTERVIEW RECORD

Q1

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上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在4年的时间里您是怎样做到文章的高质量、高产出的呢?给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下个人经验吧~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所做的也无非是朝着课题一点一点地摸索,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规划、保持内驱力和坚持不懈。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短期规划、每日计划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我习惯在实验开始前思虑周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实验方案、潜在风险等等保持高度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不需要外界的“push”,始终以满格状态自主向前,往往在工作中更高效灵活,个人成长也更迅速。

科研成果的取得和论文的发表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的尝试、思考、总结,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和知识,螺旋式推进对研究课题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最终有所突破"


Q2

您对师弟师妹有什么想说的话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拒绝内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享受生活,快乐科研!前路漫漫亦灿灿,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保持完满的主体性、生命力、感知力、共情力、思考力,去阅书、去越山、去悦己,去体验这个精彩的世界!”




PART 2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崔继荣


崔继荣

“科研没有捷径,需要踏实的努力,更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

崔继荣,2017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随后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DNL1901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萍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氢负离子导体的开发和应用。在Nature,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曾获得“三好学生标兵”,“渤海化工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采/访/实/录

INTERVIEW RECORD

Q1

您对师弟师妹们有何寄语?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读研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光。我们大连化物所精英荟萃,拥有一流的科研条件,一流的探索眼界,能在这里探索和成长,一定会让大家收获满满。科研没有捷径,需要踏实的努力,更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祝愿大家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学有所成,未来一片光明!




PART 3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刘萌


刘萌

“Chem is try!”

刘萌,大连化物所2021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吴凯丰研究员,主要研究量子点-分子杂化体系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已在Chem、Angew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渤海化工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等奖项。


采/访/实/录

INTERVIEW RECORD

Q1

如果让师姐用一个关键词描述您这几年的科研之路,您会用什么?可否请您说一下选择这个关键词的理由?

“‘坚持’,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但确实是我最真实的感受。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探索新理论、发现新反应或开发新材料往往都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坚持。在这几年的科研生活中,无论是大方向的选择,还是小问题的解决,吴老师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有了吴老师作为我们坚实的后盾,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底气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坚持做好每一个实验、分析好每一组数据。”


Q2

师姐在科研上的成果令我们都很向往,师姐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一定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这里可以分享一下吗?

有了初步想法之后一定要多去尝试,不要“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去实践才能加深对实验体系的理解。另外,不要浅尝辄止。有时实验虽然没有呈现出我们预想的结果,但调整思路后也许可以另辟蹊径。对于我们的光谱实验来说,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经验,不要因为实验失败就把它抛之脑后,分析失败原因并不断优化实验细节往往也能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PART 4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桑佳琪


桑佳琪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桑佳琪,来自辽宁大连,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大连化物所2018级硕博生,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导师是包信和院士和汪国雄研究员,从事电催化转化的工作,主要内容是CO2/CO电催化还原制多碳产物的催化剂设计与机理研究。近期兴趣爱好是模仿和观看影视作品。


采/访/实/录

INTERVIEW RECORD

Q1

师姐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当初为什么选择化物所?

“大连化物所是国家顶级的科研机构,作为大连人从小就知道这里是一个培养科研人才、专注于前沿科研工作的地方。在选择了化学专业之后,便希望能有机会来这里学习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


Q2

师姐在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后有没有过特别迷茫的时候,都是如何度过的?

“得益于导师的指导和鼓励,印象中在科研方向上没有特别迷茫的时候。实验上遇到困难时,我认为不能耗费全部的精力和情绪在其中,及时找老师或师兄师姐讨论,并试图通过其它途径去证明或解决。




PART 5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邵加奇


邵加奇

“轻舟总过万重山,

 花开终有时。”

邵加奇,2020级博士研究生,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导师是汪国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一氧化氮电化学还原合成氨研究,在Nature Energy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采/访/实/录

INTERVIEW RECORD

Q1

一个好的选题关系到未来科研的发展。那么一个博士生如何进行选题并且规划好自己博士生涯,师兄有什么相关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师弟师妹们吗?

在进行选题的时候一定要和自己的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且也要对选题方向做大量的文献调研,要清楚的知道所选方向的难点在哪和难度究竟有多高,并且对所做工作有一个预估,比如要做到什么地步,相关成果要定位到哪个层次。至于我对博士生涯规划其实大多时候都不在我的预期内,因为总是有各种想不到的意外情况发生。规划整个博士生涯倒不如规划每一天或者每一个星期,给自己设置一个deadline,强迫自己完成所规划的工作,日积月累肯定能够脱颖而出。”


Q2

师兄在刚开始阅读文献和做实验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比如做实验的过程中出各种问题、实验结果不理想等等,应该如何保持好的心态呢,师兄有什么方法和经验可以分享吗?

“在实验出问题的时候情绪难免会有波动,这是十分正常的。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一定要带着思想去做实验”。花些时间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不能像无头苍蝇样一遍又一遍进行无效化实验。而且也要经常告诉自己,简单的东西是出不来好结果的。”




PART 6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王一


王一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王一,大连化物所508组,导师是吴忠帅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水阳极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调控机制研究。入所以来,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Chem Catalysis,Nano Energy期刊共发表论文5篇,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件。


采/访/实/录

INTERVIEW RECORD

Q1

师姐在优秀期刊上发表了论文,那关于学术论文的撰写到最终发表过程有什么心得体会或经验分享吗?

“我非常愿意分享自己撰写论文的经验。对于任何初涉学术写作的研究者而言,独立完成首篇论文无疑是一项挑战,但同时也是建立科研信心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当论文最终被学术期刊接收时。

在着手写作之前,我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设定预期的完成日期。为了保持思维的清晰和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我会先根据初步的构思确定整体框架,这通常包括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发现及其科学意义。接着,我会按照“结果与讨论-引言-结论-摘要”的顺序进行撰写

在撰写初稿时,我的目标是尽快完成,以便尽早审视文章的核心思想、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本文的创新点。虽然初稿的内容和表述可能不够完美,但它是后续修订工作的基础。

一旦完成初稿,我会先请师兄师姐帮助检查语言表达和格式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会对稿件进行初步的修改,之后提交给导师进行审阅。导师通常会提出更为深入和专业的修改意见,针对这些意见,我会仔细斟酌并逐点进行回复和修改。特别是那些细节性的问题,如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文献引用的适当性等,我会更加注意,以免在文章中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文章投稿后,面对审稿人的反馈,我会及时与导师讨论如何进行实验补充和回复。对于审稿人提出的每一点质疑或建议,我都尽可能以详细和准确的数据来回应,确保修订工作既迅速又高效。

这整个过程,从撰写初稿到最终提交,每一步都是对我的研究能力和科学沟通技巧的锻炼和提升。”



Q2

师姐有没有什么建议,以及想和师弟师妹说的话呢?

无论身处科研的哪个阶段,关键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个人的科研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过于担心与他人的比较,而应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我建议大家可以在每学期开始时设定清晰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关于研究的,比如完成某个实验、撰写或发表一篇论文;也可以是个人发展的,比如学习一项新技能。设定目标不仅能帮助你迅速进入科研工作状态,还能让你在学期结束时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科研之路星光璀璨,生活之旅充满欢笑与快乐!”




PART 7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于艺


于艺

“追风赶月莫停留,

 平芜尽处是春山。”

于艺,2024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李海洋研究员,从事质谱真空紫外光驱动的新电离机制研究。在所期间,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和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3 篇,以除导师外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大连化物所冠名奖“优秀研究生奖”、“延长石油优秀博士生奖学金”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采/访/实/录

INTERVIEW RECORD

Q1

请问在平常师姐是如何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呢?

“在压力比较大或者疲惫的时候,我经常会通过听音乐来放松,也时常去现场欣赏音乐会,享受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另外,多接触大自然,比如在海边感受海风的轻拂,聆听海浪的拍打声,或是在公园中漫步,欣赏绿树成荫和花草芬芳,都能很好地放松身心。给自己设定阶段性的目标,科研时专注工作不要分心,完成目标后就全身心放松地享受生活吧!”


Q2

作为科研人员,我们都知道投身科研需要具备“耐得住寂寞”的专注和毅力,尽管过程中难免单调乏味,那么,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给自己一些正反馈和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设定一个完成阶段性目标的奖励,这样动力会更足;另外多与导师和师兄师姐沟通,他们可能经历过类似的问题和困境,会给我们一些宝贵的建议。”





七位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得主

不仅是DICP的骄傲

更是师弟师妹们的榜样

  让我们为这些优秀的DICPers点赞!



关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文字|杨铎 研究生记者团

图片|获奖者提供

编辑&排版|夏师禹

审校|杨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生部
权威发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