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习丨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⑭

文摘   2025-01-24 07:00   黑龙江  

近日,“三江党旗红”微信公众号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大家一同学习领会。

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挖掘经营增收和务工增收潜力。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要加大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给农民的补贴能增加的还要增加,社会保障水平能提高的还要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能激活的尽量激活,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如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如因地制宜打造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产业梯度转移是个趋势,各地发展特色产业时要抓住这个机遇。总之,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习近平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实现历史性转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这件事刚刚破题,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决不能松劲歇脚,更不能换频道。总的要求仍然是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还要强调精准、因地制宜,激发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

——习近平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党员教育中心

校对:付玉

审核:黄雯

监审:邹建

三江党旗红
传播党建理论、反映工作动态、展示组工成果、教育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