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作能力需求大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情节,游戏中能与他人合作。这就要求家长要尽量多抽出时间陪孩子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以满足孩子的这一特点。
2.保教并重发展
小班大多是以保育为主,因为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所以需要老师手把手的帮助。到了中班,我们更加注重保教并重,不仅要有保育,更要有教育。中班孩子每天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比小班多,而且每节教育活动的时间是20-25分左右。孩子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一堂课是15-20分钟。
3.能动能静
反应快、动作灵活、活泼好动的特点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总是不停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动动手、伸伸腿或做小动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甚至无拘无束。
4.经常爱问“为什么”
中班孩子常常问“为什么呢”“怎么样呢”之类的问题。
他们正是通过这些问题使他脑海中的世界图像更加鲜明、具体。在孩子问问题的过程中,成人热心的回答会引导孩子进行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并提升他的认知水平。(但是有时孩子的提问纯粹只是因为这一问一答的游戏让他觉得好玩,因为他能感受到你也乐在其中。)
5.聪明中带点“小麻烦”
中班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他们不仅爱玩游戏而且会玩游戏。他们会自己确定主题,安排角色,独立游戏并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而且这一年他们会拥有相对稳定的友谊了。
升入中班的孩子们,真的会给我们很多惊喜,他们或许拥有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有效运用的知识宝库。我们不用对他们过分严苛,只要孩子能全心投入活动,就已达成我们的目标,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只要他们能够专注、持续及坚持,就是最好的表现。
生活准备(锻炼自理能力)
调整作息时间
幼儿园一日作息中设有午休环节,因此要提前给宝贝养成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午休的习惯。
家长在家可以提前、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使其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养成独立午睡的习惯。
独立穿脱衣物
孩子们在午睡前后均需要穿脱衣物或者鞋子,掌握好穿脱衣服和鞋子这两项技能,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同时还能减少日常活动的消极等待。
家长在家可以让孩子提前练习,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乐于参与劳动
与小班相比,中班会设立一项小值日生的“工作”,帮助幼儿做好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扫地、浇花等。
家长在家可以提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饭后送碗、擦桌子、倒垃圾等,让孩子初步体验一下自我价值。
社会准备(提高社交能力)
创造交往条件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跟同伴一起玩,他们开始尝试主动结交新朋友,跟好朋友分享一切,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同时他们也会产生愤怒、挫折等情绪。
家长可以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同时,也可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重温交往本领
提前了解一些集体生活的规则,例如:轮流、等待、分享等,想玩别人的玩具时会说:“可以让我玩一下吗?”
能清楚、勇敢地表达需求: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求助,如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有助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懂得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碰,也不能去碰别人的隐私部位。
学会保护好眼睛、头、下颚、肋部等脆弱部位。
学习准备(提供学习机会)
保护探究之心
中班孩子都有一颗好奇好问的心,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当孩子问问题时,我们要接纳、鼓励幼儿对新事物的观察、提问等探究行为,避免简单打断或否定幼儿的奇思妙想。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
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幼儿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广泛的兴趣。
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坚持进行亲子阅读或自主阅读。
从小班到中班,成长的路上,每一步都值得被鼓励,每一刻都值得被珍藏。祝即将踏入中班的孩子们自信升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