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拐
【1】孝文帝登石拐门户南山沙门架“观云川”
《魏书.高祖纪》记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甲辰,行幸阴山,观云川。” 郦道元《水经注》:“予以太和十八年,从高祖北巡。”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北巡“北魏六镇”期间,农历八月初二这一天,专程去了阴山,观看云落地的壮观景色。著名的地理学家《水经注》著作者郦道元,作为文职官员,全程伴驾陪行。
也有学者解疑说:“行幸阴山,观云川”是孝文帝阴山祭祀,观天象。这是北魏皇帝重要的一次北巡,多少年来,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这位帝王行幸阴山“观云川”的具体地方。
20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有考古专家对武川蜈蚣坝大土堆遗址,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初步发掘推断,认为这就是孝文帝祭天观云川的地方。
然大多数历史专家考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谓“云川”“云中川”“油云县”“云内”“云州”“云枷关”“云中郡”等地名,都是泛指今天的敕勒川地域,武川蜈蚣坝虽然与敕勒川搭界,沾一点边儿,但“观云川”就有点牵强附会。
文史专家刘如生在《乌兰察布历史上的今天》文中考证,孝文帝阴山观云川在敕勒川,我赞同专家的分析,但具体方位不敢苟同,提出我的看法。
名扬天下的北朝民歌《敕勒川》所描绘的草原风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实际上主要是描述今天的敕勒川地域,当时的云雾弥漫,云层低垂的状况。
“云中”“云川”的概念,更多指向的是当时敕勒川独特的自然天气景观。高耸的大青山,与对面的鄂尔多斯黄土高原,拥抱着一马平川的土默川草原,那时候树木植被茂盛,水源流系丰富,阴山屏障为敕勒川形成一种奇特的互动互补,地理气候关系。
每年夏秋季,东南季节风带来的海水蒸气,与黄河湖泊水系蒸发起来的水汽,在海拔2500米(沙门架、九峰山)的山脉阻挡下,形成了一个缓慢的气流回旋涡,在北方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水蒸气形成云朵,气流的回旋使云朵体积,逐渐缩小,比重增大,但是八月的天气,不易凝结成水珠,自然环境使天空气压增大,云层较低,就出现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状况。
当东南的季风更加强烈,遇到西北吹来的冷气,这些云朵就会变成巨大的棉花团云朵,紧贴地面在开阔的敕勒川草原移动,形成罕见的云落地“云川”景象,十分壮观。
直到现在,八月中秋前后,在毕克齐,萨拉齐云落地的壮观依然可见,最为典型的是石拐的南门户地段沙尔沁,沙门架大山峰前川一带,由于山高峰大,地势呈环抱状,人在其中,有一种四面起风的感觉,是生成云落地特殊的环境条件,“云川”云落地壮丽景观,最为显著出名,用现在时髦的话解释,就是当时一个著名的“打卡”名山圣地“云中川”。
孝文帝阴山观云川,择日甲辰(农历八月初二),是秋分前的第二天,也是有讲究的。北魏时期古人对天文历法研究已经很是精湛,二十四节气寒露过去秋分,这时阴山上空南北冷热空气对流十分频繁,是生成“云川”云落地现象的最佳时日。
沙门架半山腰有一处平台,当地老乡称作“沙门云台”,云台上筑有寺庙禅房,长年云雾缭绕,传说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当年出巡“北魏六镇”时,“行幸阴山,观云川”的地方。
站在这个平台上,极目苍穹,敕勒川尽收眼底,寺庙禅房是皇帝观云川休憩的临时行宫,时代风暴中惨遭破坏,后有慈善人出资修缮,近年又有人据此风水宝地,重塑鎏金大佛。
古人登高,山高我为峰,蔚为壮志,立平川,探手及天,我为仙,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观云川就成为历代皇家达官显贵,祈福祭祀,奉天立命的北地游,必“打卡”活动,战国时期一直到北魏,尤为盛行。这种活动溯源,其实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到康乾,甚至到光绪年间经久不衰。
《魏书.高祖纪》详细地记录了孝文帝拓跋宏,“行幸阴山,观云川”前后的时间安排行程:
甲辰,(农历八月初二)幸阴山,观云川。
丁未,(农历八月初五)幸阅武台,临观讲武。
癸丑,(农历八月十一)幸怀朔镇。
己未,(农历八月十七)幸武川镇。
辛酉,(农历八月十九)幸抚冥镇。
甲子,(农历二十二)幸柔玄镇。
乙丑,(农历八月二十三)南还。
历史上孝文帝拓跋宏所谓北巡“北魏六镇”的说法,实际上是阴山观云川,阅武台之后,只去了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四镇,就一路南还首都平城宫(今大同市)。
分析孝文帝拓跋宏的行程时间表,农历八月初二,在阴山,农历八月初五,在武台。农历八月十一直奔“北巡六镇”第一站怀朔镇。
从时序上看,八月初二到八月十一,共有九天时间,在阴山,武台。其中三天时间在阴山观云川。
云落地是一种奇特罕见的自然现象,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历代帝王都自喻为真龙天子,真龙现身,天降祥云,古代最为讲究,北魏大同石窟表明,崇尚道教迷信达到巅峰。
这年,是孝文帝下决心南下中原,迁都洛阳的关键年,他幸阴山观云川,满满的自信,妥妥的真龙天子心态,就可想而知。等待三天没看到,再延续六天,或者是前三天内就已经看到,就近在武台阅兵讲武,也是在情在理。
值得研究注意的是孝文帝“北巡六镇”行程第一站怀朔镇。
无论是古代和现代,都讲究捷径到达目的地。近年发掘出来的武川县蜈蚣坝北魏祭祀坛,距武川镇直线最近。萨拉齐沙尔沁,沙门架山云台,距固阳怀朔镇直线最近,这就反证了专家们苦苦寻找的孝文帝“观云川”的地方,坐实了正是石拐南门户沙门架山峰云台处。
因为孝文帝不可能在蜈蚣坝祭祀观云川后,路过武川镇而不入,绕道去固阳怀朔镇,七天以后,再原路返回武川镇,武川蜈蚣坝也没有云川可观,于情于理都解释不通。
武台,临观,有历史考古学家认为在云中,(今托克托城),或者是五原(汉朝时今包头麻池古城),近年来麻池考古发现,瓦当,陶瓷,青铜铁器,现保存在包头市博物馆麻池出土的铜币,币上铸有“安阳”字样。
安阳是秦汉时期的麻池古城名,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了陶瓷冶炼技术,可见古城发展繁华的程度,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应当是轻工业农耕畜牧业发展的重地,人口集聚的较大城镇。
因此,笔者据资料分析推测,与沙尔沁观云台一箭之距的麻池古城,很可能就是孝文帝阅武台,临观讲武的地方。武台,临观,其实是麻池城内两个地方,一曰:武台,校场阅兵,二曰:临观,兵营讲武之地。
【2】其后行五当沟古道,御驾石拐,幸怀朔镇。
癸丑(农历八月十一)孝文帝起驾去怀朔镇,阴山敕勒川境内,依次有六条古道可通往怀朔镇(今固阳附近)。美岱召沟古道,五当沟古道,色拉淖大坝古道,本坝沟古道,昆都仑沟古道,哈德门沟古道。而最佳的路线就是穿越石拐老城区的五当沟古道。
五当沟古道是敕勒川部落联系后山草原的主要通道,是北魏时期沟通阴山南北,连接怀朔镇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与昆都仑古道相提并论。
五当沟水自北由明安川,流入大青山。主要流经石拐老区,南至沙尔沁,全长近120多公里,流域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考古专家在五当沟河谷里发现6座汉代烽燧,三座障城,挡路塞墙体2段,沟南口有军机关都尉汉五原郡,沟中段有石拐水磨滩古城湾(今五当沟矿古城塔村),北口有三岔口障城(今爬榆树村敖包山附近)和下城湾障城(今下湿壕村附近)。从发现的遗址和军事设施遗存分析,从新时新石器时代直至秦汉以及清代,五当沟古道都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冲。
《水经注》郦道元记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500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类似图焉。” 这里描述提到的北历石崖山西500里,就是现在的五当沟山谷,石拐沟至固阳达茂,阴山丰富的岩刻画。现在无论是贺兰山,还是阴山岩画的历史研究专家,都引用这段话。
历史上郦道元去过怀朔镇两次,随孝文帝北巡这是首次,再次是公元525年,“六镇起变反叛”期间,奉旨前往怀朔镇筹划整顿事宜,都是行走五当沟古道,首次记录最为翔实。
《山海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注与番泽。” 阴山浊浴之水出,就是从山沟里流出浑浊的水。
有专家考证是今天的昆都仑河。其实,实地考证五当沟山谷,沿沟多有露头煤,石拐区域为最多,沟水冲刷露头煤泥浑浊,是五当沟水的一个特征,而“南注与番泽”,即现在的东河区南海洼地带。战国时期,由于水草丰富,匈奴多盘驻,汉称为番泽湖。
在这条古道上,新石器时期,阿善人由此进入固阳和达茂草原繁衍生息。战国和秦汉时期,这条古道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交融纷争的重要渠道。北魏,由于六镇之首镇怀古镇首领高欢,与孝文帝的特殊关系,五当沟古道成为怀朔镇(今固阳)与魏都(今大同)的望京通道。到了清代这里成为修建五当召庙运送资料和石拐煤炭输出的重要大道。
石拐老区正处于五当沟古道的中间地段,过去牛马骆驼辎重行程,从日出到日落,每天一般行程为30——50华里,就人饥马渴,筋疲力尽,石拐区正是一个最理想的驿站。孝文帝北巡,庞大的皇家队伍中途驻石拐,也是必需的,尽管史书没有文字记载,但是石拐古城塔古城湾一带,军帐灶坊遗址,多少也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近年来考古发现,毛忽洞,毛忽太,杨家脑包,涧水渠,腮大坝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当沟矿古城塔遗址,大磁猫土塔瓷窑遗址,水磨滩格亥图古营盘遗址,五当沟立甲子古墓,其中大发后街的毛忽洞遗址,规模庞大,较为明晰显著,印证了生活居住在石拐区当时各民族部落活动的盛况。
历史上怀朔镇是“北魏六镇”之首,而通往阴山南北的五当沟古道咽喉石拐,就由其扼守。可以想象孝文帝北巡途经石拐区的盛大状况。
《传.匈奴传下》记载:“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繁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做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就是说草木旺盛的阴山适应匈奴栖息,且为匈奴的弓矢制造地,也是匈奴的军事及驻牧之地。
又记:“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就是说到了西汉的孝武帝时期,出师征伐,斥夺此地,建边塞障城,起烽火瞭望台,修筑外长城,屯兵戍守。
从无人机航拍图看,以石拐为轴心,辐射周边东南西北有五条河沟,沟深山高,树木茂盛,优越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历代历朝一个屯兵驻牧的理想之地。四周的高山峻岭,似围挡城墙,石拐成为自然苑囿。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北魏时期,阴山的屯兵驻牧状况,但是阴山大青山段落,是怀朔镇所辖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先是参与了“六镇起义”,后又反戈镇压起义,从怀朔镇起兵,终成大业,以石拐五当沟古道为咽喉,连接山前敕勒川部云中(今托克托),五原(今麻池),石拐居中,三个地方都是水草肥美,树林茂密的地方,可制造的弓矢,高车,还有兵源战马,军需后勤保障,是密不可分的。
高欢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重臣,怀朔镇的一方诸侯,孝文帝北巡六镇,第一站首选怀朔镇,走五当沟古道,途经石拐的路线,也是首选,这是历史学家们大概不用争辩的事实。
石拐煤城追溯文脉历史,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或者是更晚的唐宋元明清,是兵家驿站交通咽喉要塞古城,(五当沟古城塔遗址)更为贴切准确。
【3】石拐地名溯源考,一代枭雄檀“石槐”,石拐之谐音
阴山,蒙古名为“达兰喀喇”,意思是70座黑山头,阴山之名,史料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这是关于阴山名称的最早记载,发生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唐朝诗人王昌龄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千古名句,使阴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山。
历史上阴山一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争夺的焦点。秦汉与匈奴,北魏与柔然,唐朝与突厥之间的战争,都是以阴山为主要战场。
大青山石拐的赵长城的烽燧、障城遗址,其规模足以证明石拐区域的战略重要,非等闲之地。
石拐之地名,有资料可查的,目前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国初年,《绥远志史》《萨拉齐志史》:“又石拐炭”。
石拐这样重要的地理位置环境,史书上,并没有多少记载,郦道元伴驾孝文帝途经石拐,《水经注》《魏书.高祖纪》惜字如金,没有留下半个字,史学家们很是迷茫。
孝文帝行程,(农历八月十一)到了怀朔镇,(农历八月十七)去武川镇, 期间至少有5~6天在怀朔镇活动,《魏书.高祖纪》只用了六个字“癸丑,幸怀朔镇。” 浩瀚史记,惜字如金,就不难理解了。
追溯,石拐应该是蒙古语汉化的谐音。
把石拐谐音释为蒙古语“喜桂图”,意思为“有密林的地方”,最早动议是在20世纪90年代,石拐区政府民委,对包头矿务局例行蒙汉语标牌使用对照,正规化的检查,吃饭中与民委主任包音图,包淑英的一次闲聊。
起因是包头矿务局土建工程处,有位五当召庙还俗的老喇嘛叫白色登,基本上不会说汉语,他蒙语把石拐经常叫作“突石怪”,我好奇地问另一个懂汉语的纳森喇嘛,“突石怪”蒙语汉译是什么意思?
纳森喇嘛解释说石拐山头,原来是一片天葬烂坟滩,“突石怪”就是猫头鹰,晋陕北民间叫“突尸怪”。
(后来查词典知道,这是一种夜行食肉猛禽,听觉嗅觉都非常灵敏,病入膏肓的人临终咽气时会发出特殊的尸气,这种鸟会追逐气味飞来,绕着病人家的房子,窗前屋后飞,发出呱呱呱难听的哀叫声,夜出日息,栖居在坟墓地)。
岂料,白色登喇嘛听后勃然大怒,抓住那个喇嘛同事的衣领,大打出手,他们蒙古语夹杂着汉语对骂,把我懵圈了,后来了解才知道,白色登喇嘛怒他污蔑了其祖宗。
白色登喇嘛祖上是鲜卑,会汉语的纳森喇嘛,祖上是匈奴,同为蒙古语族,各部落支脉,可能图腾信奉有异,但因为“突石怪”一句话,大打出手,一直不得其解。
我把这个故事当笑话,讲给民委两位蒙古语权威专家听,请教他们,“石拐”或“突石怪”谐音汉译。
包音图是西部蒙古族,包淑英属于东部蒙古族,两个人都是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专业,蒙汉语兼优的高才生,两个人试图全方位翻译,最后结果是:石拐,蒙古语谐音近似为“锡贵图”,或“锡勒贵”,意思是“寒冷的树林”或“密树林”。
石与锡,古代汉语五声切音。入声在阴山地域民间地方语音发声沿袭至今,又在内蒙东西部地区,普通话发音的差别,石与锡,更何况是谐音,发音差别也就不大,两位专家应该译得很不错。
后来(约2001年)石拐政府官方有正式文件出台,解释为“喜桂图”,字面喜庆,念着也顺口,蒙古语“图”的发音,是地方的具体化,更为贴切。详细过程不得而知,想必是包音图、包淑英两位蒙古语专家,功劳也在其中吧!特此谨记一笔,也算是一段历史。
但是,老喇嘛“石拐”“突石怪”的故事,一直是我心中不解的问题。
近些年,史料书籍数字化以后阅读更加方便,有一天无意间读到,司马光《资治通鉴》:“鲜卑檀石槐,勇健有智略。”范晔《后汉书》:“石槐骁猛,尽有单于之地,蹋頓凶桀,公据辽西之土。”
檀石槐攻克云中(今托克托)五原(今麻池),稒阳(今固阳)后,好几年盘踞阴山。敕勒川,后山草原水草丰富,养得他兵肥马壮,五当沟古道更是他经常来去要走的通道,那么推断,石拐驿站的古城湾,他就是常客。
使我一下把石拐与“石槐”;“突石怪”与“檀石槐”联系起来,再次引起了对石拐地名,考古溯源的浓厚兴趣。
檀石槐是东汉时期崛起的一代枭雄,《史书》记载,檀石槐:“南抄缘边,北拒钉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居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里,南北七千余里。”汉桓帝(公元156年)秋,占领了云中郡,(公元158年),占领了阴山稒阳北境, 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落,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自称为鲜卑汗帝国,史学界称他为东汉时期的成吉思汗。
檀石槐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后汉书.鲜卑列传》记载其母:“昼行,闻雷震,仰天视而电入其口,因呑之,遂妊身,十月而产。”
当时的鲜卑诸族,隶属于匈奴,他的父亲投鹿侯,就曾经在匈奴中服兵役,一去三年,归来后,妻子已生下个刚满一岁的男孩。
妻子解释说:“你参军走后,有一天我出门在外,天上突然雷声滚滚下冰雹,我抬头仰望,一颗冰雹掉在了我嘴里,回家后不久就发现怀孕了,10月后生下这个男孩子。”这就是鲜卑族著名的“吞电产子”檀石槐出生的神话。
在鲜卑族进入匈奴故地的过程中,(今敕勒川),在阴山留下了一支名叫槐的部落(也有考古学家推证在今商都,或固阳),檀石槐出生在这个部落。
檀石槐建立的鲜卑汗军事联盟帝国,部落分别为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乞伏,秃发,吐谷浑,高车,石槐拓跋,楼烦等,鲜卑军事联盟汗国,促进了鲜卑族的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限制,鲜卑尚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鲜卑汗国,不是统一的封建政权,统治较为松散。
檀石槐45岁亡,英年早逝,史料没有明确地记载,大多数史学家分析推断,病死在他出生故地设庭帐的弹汗山。
关于弹汗山的具体位置,历史专家和考古专家推断说法亦各异。有说在喇嘛圐圙(今属乌盟商都)。有说在蛮汗山(今属乌盟凉城),有说在圣山(今和林格尔)。
民间传说檀四槐在敕勒川云中川率兵行军打仗,忽然,天上掉下一块巨大的云团,霎时间云雾缭绕,对面十步,只听见人马呼唤,看不见人影。
檀四槐怕敌军趁机偷袭,下令急行军,走了一天一夜,没有走出云团,只好就地找避风处打尖休息。第二天太阳出来,才方知走进石拐的五当沟山谷里,鬼打墙迷路,只是在石拐的五条沟里原地转,走不出去。
自此,他大病不起,自知是天意,观马鞍山似骏马,临终嘱咐儿子:吾本雨雾雹中来,今雨雾中去矣!言毕,听天空中一阵马蹄銮铃声响,再看檀石槐已闭了眼走了,葬马鞍山,石拐当地人也称蛮汗山。
檀石槐死后,其子孙内部的权力争夺,鲜卑汗国分崩离析,联盟瓦解,鲜卑又分裂成为许多互不相属,又互相征战的分支部落。
在鲜卑各族的征战中,有一支檀石槐的嫡系子孙魁头与骞曼,争夺鲜卑首领之位,兄弟两人各率部众刀兵相见,魁头失败后,其儿子率残部遁隐阴山五当沟,为表忠心明志,系檀石槐正宗嫡系,终年守墓,史称檀石槐拓跋部,庭帐设五当山谷里马鞍山下(今五当沟水磨滩古城塔),锦旗角号:石槐部。
鲜卑没有自己的文字,汉人根据谐音和地理环境,口口相传,以讹传讹,逐渐演绎“石槐”,为石拐。
北魏以后,鲜卑与匈奴的语言柔和,还有受突厥语系和汉语言的影响,北方蒙古语,不同地域发音区别很大,比如武川的蜈蚣坝,蒙古语“翁衮达不嘎”,口语以讹传讹,遂演绎成今天的蜈蚣坝。后世的文人墨客,又演绎出蜈蚣坝的神话。
檀石槐也是口语以讹传讹,先演绎为“突石怪”“石槐”逐渐演绎为石拐,也就不难理解,这应该是石拐地名的最早起源。
老喇嘛白色登应该是檀石槐的宗室后代,把檀石槐解释为猫头鹰“突尸怪”,难怪老人家发怒大打出手。弄清楚来龙去脉,消除了疑惑,遗憾的是,两位老喇嘛早已作古。
把石拐译为蒙古语“喜桂图”,有密林的地方,很美,很有诗意,而石拐,历史溯源考察为“石槐”,是鲜卑族为了纪念先人圣祖檀石槐而得名,更有历史意义和帝王文脉气息。
如果说在五当沟煤矿铁路兴建的时候,能够完整地保护古城湾遗址,特别是那座破烂的青砖古塔,现在应该是石拐老区地标性的名胜古迹。
为此,笔者查阅了很多文字资料,研究了经典注释,浩瀚历史,汗牛充栋,就如连绵起伏的大青山,翻开的只是历史的一个角落,遗憾的是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凤毛麟角,极少。
历史的结论,以文字的推断而实物的考证为准,近几年我注重石拐的文物考古,希望能在某一天出土的文物中有“檀石槐”的出现,哪怕是蛛丝马迹,为我的论述佐证,我相信总有一天奇迹会出现的,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4】石拐大发街的前世今生
石拐的大发街,形成于清末民初煤炭工业的发展,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矿工街。
据老矿工们回忆,大发街是一条用大青山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道宽不足三丈六尺。两辆勒勒车相向可行。街道两旁,多青石为基,土坯为墙,砌就的马架子式土房,砖瓦房稀少。
往上追溯,可到东汉北魏时期,大发后街考古发掘出来的毛忽洞遗址,是大发街前世的雏形。
古代军镇选址,大都靠近水源,最干旱的大漠北方,水源更是稀缺,游牧民族发现水源,就像今天宇宙间发现新星,都会以自己的名讳或部落命名,约定俗成,水源周边领地,就算是划为自己的疆土了。当时部落与部落之间,借水比借地更昂贵。读史书,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少数民族称自己的领地疆土,是河山而不是山河。可见水源对于生存的重要性。
“毛忽洞”是蒙古语,有人汉译为“臭水井”或“水质不好的井”。
“忽洞”是水井,没有争议。井,汉语造字多是象形意会字,蒙古语多支脉派别,形成复杂,特别是鲜卑突厥语的柔和,语意词源出处多是会意发声,比如,井的发声:“忽洞”,准确汉译字应该是“忽咚”,是水篼水桶打满水往深水下沉时发出的声音。
石拐区域这一带,秦汉时期,最为活跃的是匈奴,公元前184年,冒顿单于统一了整个北部草原之后,成为大漠北草原的霸主。“毛忽洞”其实是“冒忽咚”之谐音汉字的误写,汉语译为“冒顿单于的水井”,恰如现在的一句成语:名花有主,这个水源井是冒(毛)家的。
毛忽洞是自然山泉水流形成的一个水坑,其实并无井,泉水旺盛,不断涌出流往五当沟,1954年—1956年,包头矿务局筹备处,设计勘探厂汉沟煤矿,勘探钻井队的帐篷就驻扎在毛忽洞处(今天大发街的后209居委片区)。
20世纪90年代笔者主持编写包头矿务局志史,曾经召集老一辈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搜集资料,据老前辈们讲,那时的毛忽洞,满山坡的松柏山榆杂树,灌木丛林,蒿草淹没过胸,尽管大发前街已经形成了规模性的煤矿生产,相对生态动静破坏还不是很大,后大发街山高林密草深,还能偶尔看见有黄羊、狍子、狼、兔等野生动物活动,传说有钻探队员夜晚在帐篷后蹲便,被野狼咬了屁股的笑话。水沟里泉水清澈甘甜,只有几户农牧民人家。
钻探队的机器轰鸣彻底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遥想近千年,漫山遍野的匈奴帐篷、游牧民族屯军牧垦,现在竟然成了大规模开发煤矿的前沿阵地,时代变迁,世事沧桑。
毛忽洞村前面的后209居委,是地质钻井队勘探钻孔209米,发现第一层优质煤的纪念性标注。后209居委,也称大发后街,是大发矿工家属最集中的居住地。
清末民初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深挖开掘到200米以下的地层去掏煤,大多是顺着露出头的煤线,平峒或者是竖井挖掘,由于大气压的原因,井深不过5丈4尺就告终。5+4为9,古人讲究九五至尊,9到了极点,不能往下再深掘半尺,会出安全事故的。
大发街煤矿初探挖掘,据老人们讲,其实是从大发河沟对面的四道阴凉,五道阴凉开始的,那里的露头煤十分明显,后来转移到大发窑,是矿工们根据煤线的走向,确定大发街西山下露头煤,距地表虽然深埋一些,但是煤质特别好。
早期的大发煤开采,都是竖井,因为生活用水方便,以毛忽洞,后209居委地窑峒为最多,到了民国初,开采力度加大,从小型的竖井改为平峒斜井,毛忽洞一带竖井小煤窑千疮百孔,才逐步南移到现在的大发街西山坡。
笔者收集到两张珍贵的照片,从照片上人员的穿戴,推断拍摄时间,远不过民国末初,尽可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小煤窑竖井开掘,勒勒车运煤的情形。
搅辘轳把的人,叫轳把头,下竖井底掏煤的人,叫撅杆子,(也有称掏根放煤人),竖井打到不能再往深延伸的时候,开掘横向小巷道,小巷道用柳条筐运煤到天井底(竖井底下),搅辘轳把的人吊上煤筐来,爬行运送背煤的人叫背窑工,这种小窑两班倒,最佳搭伙六人,日产煤30筐,一辆勒勒车可以载完。
勒勒车是阴山地区,最古老原始的那一种车。是大青山高车族制造的最普通常用的工具。新中国成立以后,至少在1955年前,在乌兰察布辉腾锡勒,集宁,固阳县,石拐,包头东河,干涸古道上还可看见。
勒勒车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博物馆看到的有木辐条车辋的高车,相比这种车制造简单,载重实用,石拐煤炭外运,比起骆驼队或者人背马拉,是更为实惠经济的一种运输工具。
漠南矿业公司在石拐大规模地开采建矿,勒勒车还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大发街从早到晚,响彻着勒勒车碾过青石板发出的哐哐声音,街两旁,买卖人店家,车马大店,打尖驿站,饭店酒馆,特色小吃摊贩,剃头匠,钉鞋匠,皮毛匠,烟馆,娼妓,牛马骆驼羊牲口市场,桥牙子活跃,各种服务型行业应运而生。
石拐文史专家王旭东先生推荐石拐区时,非常自豪经常引用的一句口头禅 “走包头,绕石拐”民间谚语,就是说当时的石拐大发街,堪比包头东河牛桥街还繁华热闹。
有人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早年大发街最富有的是閻老四财东,半条大发街都是他的店铺,与他齐头并进投资的是厚德义商号,酒缸房,当铺,赌场,皮毛,他都经营。最气派的是,他拴有十几辆二套马车的运输队,承揽一次运煤炭的活,挣下的大洋,装满一坛子,他的小老婆都抱不动。
老年人们讲,其实最有钱,有实力的财东家是赫尔林沁,(也有说叫他郝二)是一个蒙汉语兼通鲜卑族人,他开煤窑,经商,钱行,四道阴梁喇嘛坝水地种洋烟,颇有经济头脑,又与五当召庙喇嘛上层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大发街的乡绅名士。
1949年石拐解放,对私有煤矿实行了阶段性公私合营兼并改造管理,赫尔林沁还是股份利息的大户。现今七十多岁的大发街老人,小时候都记得大发街上晒太阳的百岁老尼姑,是他经常接济的对象,据说是从皇宫里逃出的宫女,也有说是他的宗族至亲。
石拐喇嘛坝对面铁路旁,有一处石头圐圙大院,现已残缺破烂,从遗址石墩的雕刻飞禽龙凤,仍然可以看出当年大院落的豪华气派。
石头圐圙背靠两座山丘,石拐人称是奶头山。
赫尔林沁说法是两座大坟丘。晚年临终,自述他是守墓人,遗嘱葬在大院后的山脚下。以他过人的聪明才智,所嘱所行分析推断,很可能是鲜卑檀石槐部落的后人。
那么可以推断,这两个大坟丘里,其中一个埋葬的大概就是他的先宗鼻祖檀石槐,或者是部落的头领。
这个故事真伪,有待后人考察发掘,如果有兴趣在每一个黎明前,登石拐红旗山实地考察,尤其是在夏季4:30~5:00点之前,在黎明的晨光衬托下,山上薄云淡霞,云雾缭绕,越发神秘莫测,令人遐想万千。
石拐大发街的近代发展史,许多专家学者都做了详尽的考察论述,在这里就不再做赘述。
【5】大发街之地名考
在石拐煤炭开采发展的历史上,大磁煤矿早于大发煤矿。
石拐煤系形成于亿万年前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拴马桩侏罗纪煤系。由于地壳运动过程的复杂,同一个煤系,在石拐的五条沟里,煤质不同。
大磁矿的煤,含油大,起火快,低碳,低硫,低灰,一根火柴就可点燃,人称柴煤,是民用喜欢的煤。
石拐矿区和包钢建设,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步启动的项目,高炉为解决焦煤燃烧结渣,掺和大磁煤混烧,计划经济时期,大磁矿的生产任务剧增,大磁的矿工和家属居住人口也大增,1958年7月特大洪水未刮老石拐之前,包头矿务局址,石拐区政府,都有在大磁矿前面的三角开阔河槽地,即现在的老石拐区(石拐大桥南),这一区域都叫大磁,是石拐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上无论古代和当代,就字面而言,也可以看出,大磁与大发是息息相连的两个孪生兄弟。大发的起名,与大磁相关联。要查考大发地名的起源,就必须先查考出大磁地名的由头。
大磁的起名源于大磁煤矿发现的古代磁窑的遗址。
古代磁与瓷通用,最早出现在唐代文献记载“磁器”一词,可能是指磁州所生产的陶瓷器,到了宋朝以后磁与瓷混杂通用,近年大磁出土的碎陶片考证,大磁窑遗址可上溯到唐末宋初年间。
大磁区片山沟有一层黏土矿物岩,地质学家称高岭土,因呈白色而细腻又称白云土,高岭土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陶瓷和耐火材料,搪瓷釉料,白水泥。
陶瓷窑所需的粘土,燃料,水源,这三个先决条件,大磁这地方得天独厚。附近有两个自然村,叫缸房地,瓦窑沟村,就是大磁瓷窑的最好注释,解放初期,瓦窑沟的村民还在烧窑做瓷,是历史传承鲜活的物证。
古代人择地起名,讲究风水,风水学重要的“四灵山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是一种天象布局的方法。
鸟瞰石拐山城似一条卧龙,左有召沟,大发。右有正沟,大磁。正是:左青龙,右白虎,中拥黄龙的风水宝地。
大发有煤炭(青为黑),属相左青龙,以地理特征命名,叫大发。
大磁有粘土(白云土),属相右白虎,以地理特征命名,叫大磁。
这种对仗韵律,符合风水星象学,从这些历史的表象可以推测,大发应当与大磁一样,源于唐未宋初同代同时年间。
许多人解释大发,说是近代山西人开矿,寓意大吉大利,大发财。其实,是大发文字近代人引申拓展的意思。
发发,发!是近代晚清南方徽州商家的习俗,习染晋商的事。这就把大发街悠久漫长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上溯限制到了晚清时期。
发,古代繁体“發”,四库全书本《说文解字》解释是象形会意字,原意是弓箭射出,是动词。后引申为生长,发生,送出,表达,开展等义。
大发,发什么?发财在古代的雅称:斗金,万贯,亨通,广进,兴隆,德义,钵盈,润发等,按古文规范写作,即使到了晚清,山西文人也应该写成“大润发”,而不能写作大发。仅此而言,可以断定大发的起名,不是在清末民国时期。
华夏的陶瓷业制造技术发展,在秦汉时代已经成熟闻名于世,在唐宋时期陶瓷制造技术,已流传输送到阴山地域,麻池春秋战国时期陶瓷出土文物,就有了证明,但是在那个时期大规模地开掘掏煤,想以煤发财,是没有一点由头的。因此,大发地名源于开煤窑发大财的解释,是近代文化社会风俗演绎引申,字面的理解。
道是大发街后的“冒忽洞”,是匈奴冒顿单于的頓兵牧场营地,骑马射箭,统兵出发,才应当是大“發”的原义:弓箭射出,发生,送出。
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大发从兵营马站,逐步转化为煤炭业,成为近代的大发矿工街。
大发厂汉沟竖井建成以后,采掘A层B层两层煤、包头矿务局称肥煤,是包钢高炉焦炭的主焦精煤,竖井的提升,运输,机械化程度,采掘工艺,较大磁煤矿改造又先进了一步,产量也猛增,大发街成为石拐区的主战场,主力矿井。
随之大发街人口剧增,固定人口3万多,流动人口几千人,大发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大街小巷,有点容不下挤破了的感觉,繁华兴盛,达到了有文字记载以来的鼎盛时期。
大发街没有交通红绿灯,街上偶尔有汽车通过,司机都会小心谨慎地驾驶慢行,大发街有常见的令人伤痛的情景,那就是坐轮椅的老矿工,矿井下伤残瘫痪,寂寞孤独的他们,有时会三五成群结队,在大发矿工街上蠕蠕而行。
这时候,无论是大车小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人,都会缓行或停步注目让行,这是一代为煤炭建设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矿工,他们是为国家一五建设奉献一生的战士!是英雄!是矿区人格外尊敬的人。
本文引用了下列资料:
《魏书.高祖纪》
郦道元《水经注》
《山海经》
四库全书本《说文解字》
司马光《资治通鉴》
范晔《后汉书》
《史书》
《绥远志史》《萨拉齐志史》
《传.匈奴传下》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后汉书.鲜卑列传》
刘如生《乌兰察布历史上的今天》
文字:武 翔
来源:区文联
一审:李 慧
二审:吕艳娜
三审:董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