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一首绝命诗,道尽不甘,人生无常时运不济能怎么办?

文摘   2024-10-17 22:14   宁夏  

威评书影史,因你更精彩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绝命诗》

太平天国·洪仁玕

春秋大义别华夷,时至于今昧不知。

北狄迷伊真本性,纲常文物倒颠之。

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

足跟踏破山云处,眼底空悬海月秋。

意马不辞天地阔,心猿常于古今愁。

世间谁是英雄辈,徒使企予叹白头。

英雄吞吐气如虹。慨古悲今怒满胸。

猃狁侵周屡代恨,五胡乱晋苦予衷。

汉唐突厥单于犯,明宋辽元鞑靼凶,

中国世仇难并力,免教流毒秽苍穹。

北狄原非我一家,钱粮兵勇尽中华。

诳吾兄弟相残杀,豪士常兴万古嗟。

在人生里,很多事情都难以预料。有时候会让人有种无力感,只能是空悲叹一番。

有人说,正是这份难以预料,赋予了人生无限的可能与精彩。每一次跌倒,都是重新站起的序曲;每一场风雨,都是彩虹出现的预兆。不必沉溺于过去的遗憾,更不必畏惧前方的未知。学会在挫折中寻找成长的养分,在困境中挖掘希望的种子,让心灵在磨砺中变得更加坚韧和宽广。

但是,不是谁都有能再来一次的机会的。时运不济,再努力都是白搭!

不过,有时候也正是这份对“再来一次”机会的珍视与渴望,塑造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时运虽不常眷顾,但人的意志与决心,却能在逆境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人或许无法控制外界的风雨,却能调整内心的航向,让每一次尝试都成为向梦想迈进的坚实步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以他们的经历告诉人们们:真正的失败,不是跌倒后无法起身,而是放弃尝试、拒绝成长的那一刻。每一次看似徒劳的努力,都在无形中拓宽了视野,增强了韧性。正如破晓前的黑暗最为深沉,但光明总在不远处等待。

所以说,面对挑战与困境,更应该加勇敢地迈出步伐,即使前路未知,也要怀揣希望,相信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或许,下一次尝试,就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不过这样的机会很少。晚清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失败后被捕,没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在狱中,他写下了一首《绝命诗》,表达了自己不甘和无奈。

02

洪仁玕可谓是“出”不逢时。

他是洪秀全的族弟,是洪秀全创“上帝教”时候最早少数几个人之一,可是他加入太平天国却很晚。

公元1858年6月,他从香港出发,走陆路经广东、江西、安徽;次年4月,才辗转到达天京。等他到达天京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是一片凋敝之象。

他很有才干,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一部《《资政新篇》证明了他的能力毋容置疑。可是却难为无米之炊,更没有用武之地。

因为他来得晚,虽然是洪秀全的弟弟,一到就封“干王”,可是资历却难以让那些凭军功封王的将帅服气。这也致使他难以施展才干。

简单来说,他才干治国安邦适合,但行兵打仗,摧城拔寨却跟其他将领比有所欠缺。所以他渐渐失势也是情理之中。

最为郁闷的是,他算是“文臣”,却老被当“武将”来用,手下人又不听令,四处补锅,能补得过来?

最终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洪仁玕在湖州接到幼天王。

随后的那一幕像极了南宋的陆秀夫,南明的李定国,可谓是回力无天。最后在在清军穷追不舍下,十月初洪仁玕在江西兵败被俘。

同年十一月,洪仁玕在南昌被沈葆桢凌迟处死,临刑前他写下了这首《绝命诗》。

03

如果他早到几年,尤其是在“天京乱变”前到来,或许太平天国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因为那时候的太平天国阵营可谓将帅云集,但文臣却欠缺。他的到来,在当时那种矛盾没有被激化的时期,将会是如虎添翼。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遗憾,要是他于“天京乱变”的阴霾笼罩之前步入太平天国的殿堂,其影响定将深远而广泛。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思想家,更是精通西方科学与政治制度的改革者。在这样的和平窗口期内,他或许能迅速融入并引领一场深刻的内部革新。

洪仁玕会提出一系列旨在强化政权稳定、促进经济繁荣、提升民众福祉的改革方案。他可能会倡导建立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既懂传统儒学又精通现代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为太平天国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他还会力推法治建设,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减少因个人恩怨或权力斗争导致的内乱。

在外交上,洪仁玕的国际视野将成为太平天国的一大优势。他可能会倡导与西方列强建立平等互利的贸易关系,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此外,他还会注重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构建多边外交网络,为太平天国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下,太平天国不仅能在军事上保持强大,更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然而,历史的河流无法逆流,洪仁玕的早到终究只是假设,没办法。

04

洪仁玕这首《绝命诗》,道尽不甘,可是人生无常,时运不济能怎么办?

这首诗,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无奈与不甘,更是对时代洪流中个人渺小与抗争的深刻反思。面对生命的终结,他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以笔为剑,刻下了对理想的执着与对后世的期许。

或许,在洪仁玕的心中,真正的失败不在于生命的终结,而在于梦想的熄灭。他深知,即便自己无法亲眼见证变革的成功,那份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与追求,却如同火种,能在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心中继续燃烧。正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即便陨落,也留下了指引方向的光芒。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绝命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更成为了激励后来者的号角。它告诉人们,在时运不济、人生无常的旅途中,保持一颗不屈的心,坚持理想,勇于探索,才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历史的长河中,洪仁玕的名字或许会被岁月的尘埃轻轻覆盖,但他那份对真理的追求、对改革的热情,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着后来者的道路。

铭记这位先驱者的精神,继续前行,在时代的浪潮中,不畏艰难,不惧挑战,用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因为,正如洪仁玕所展现的,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光明在前方等待着自己。

05

事实也是如此,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却影响了后世,不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二幅浮雕上,也就不会有它的位置了!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威评书影史
接受诗评,书评,影评约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