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评书影史,因你更精彩
01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广西每年的降水量充沛,那是因为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体来说,是潮湿的,这也使得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都取决于个人的感受。
但是,不管如何,久雨初晴,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尤其是在清明后的那种晴朗,让很多人有一种如释重负,舒展眉头的感觉。
因为晴朗意味着“回南天”即将告别,要进入夏天了。那种万物明净清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不由自主欢喜起来。
这时候来广西游玩,是最合适不过了!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正好把这个时节的景象,用一首《晚晴》给记录了下来。
02
李商隐的人生可谓高开低走,并且身处晚唐的黑暗中,又身陷“牛李党争”的漩涡,使得他一生潦倒颠沛,郁郁不得志。
还好有诗词陪伴着他。
在那风雨飘摇的晚唐岁月里,李商隐以诗为友,以词为伴,将满腔的忧国忧民之情与个人的悲欢离合,悉数倾注于笔端。
他的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即便是在乱世之中,也闪烁着独特的光芒。那些关于爱情的缠绵悱恻,关于仕途的无奈与愤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都被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编织成一幅幅细腻而复杂的情感画卷。
他笔下的《无题》系列,宛如一曲曲未了的情缘,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纠葛;而《锦瑟》一诗,更是以其晦涩难解却又意蕴深远的意境,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竞相解读的经典。在这些诗作中,李商隐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世界,更折射出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与悲哀。
尽管命运多舛,但李商隐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以诗为剑,以词为盾,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守护着心中那份纯粹与高远。或许,正是这份对诗歌的执着与热爱,让他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也让他的诗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不朽经典。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商隐的名字与他的诗篇,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在文学的殿堂之上。
03
这首《晚晴》,就是他流寓广西桂林时候所作。其时,他在桂管观察使的郑亚手下当幕僚。
平日里深居简出,加上桂林的天气,让他很久都没能外出了。忽然遇到晴天,心情就如同放飞的小鸟一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夏傍晚雨后初晴的宁静景致,寓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春末夏初,诗人身居高楼,俯瞰着被城墙环绕的幽静之城。随着春意的悄然离去,夏日的清凉却在此刻尤为分明。上天似乎特别怜惜那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小草,给予它们雨后重生的机会;而人间也同样珍视这傍晚时分难得的晴朗,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明媚起来。
高楼之上,视野开阔,远处的景致更加清晰可辨。微光透过小窗,洒落室内,给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明亮。此时,鸟儿的巢穴已变得干燥舒适。它们振翅高飞回归之时,看起来身体似乎更加轻盈,姿态也更加优雅。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他借晚晴之景,抒发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一种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与乐观,相信风雨过后,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4
他希望自己就像那只鸟儿,等到“归巢”(回长安)的时候,变得轻松起来。不再有那么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桂林也成了他一个慰藉之地。
这首诗也把广西的这个时节的天气写得非常细致,让人如同身受,感受广西的初夏久雨初晴有多宜人。
在《晚晴》的字里行间,李商隐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界的生灵之中,那只鸟儿不仅是归途的象征,更是他内心渴望解脱、向往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幻想着,当自己如同倦鸟归巢,重返长安的那一刻,所有的忧愁与疲惫都将随风而去,只留下心灵的轻盈与自由。
桂林的山水,在这首诗中,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风港。那雨后初晴的天空,如洗过的画布一般清澈,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碧绿的漓江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格外甘甜。这样的景致,不仅治愈了李商隐旅途的劳顿,也让后世读者在品读之时,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初夏雨后特有的宁静与美好。
广西的初夏,因了这场久雨后的放晴,更添了几分温婉与柔情。李商隐以诗为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每一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能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属于自己的“晚晴图”,那里有归巢的鸟儿,有雨后清新的空气,还有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05
这首诗从侧面上也说明了桂林山水之美,和山水的魅力,到广西,怎么不能到桂林游玩一番呢?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