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今日(11月7日)6时20分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
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
立冬天气
“立”即开始,冬同“终”
节气宝典《月令》解释为“万物收藏”
天气转寒,万物萧瑟
大自然转入“闭关”休养状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冬主藏”
立冬
意味着节气意义上的入冬
但距离气象意义上的入冬
还将有一段日子
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地区
还会有“十月小阳春”的现象
让人产生“冬日胜春朝”的
舒适感受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
二候地始冻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杨东 摄
立冬习俗
立冬后,日照时间持续缩短,气温随之逐渐降低,万物进入休养状态。一起来看看立冬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冻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吃涮羊肉
老北京至清代宫廷时在立冬会涮羊肉,具有温补之效的羊肉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涮羊肉时还可以配一点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这样的蔬菜用来平衡羊肉的湿热特性。
补冬
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信息来源:“襄阳日报”微信
审核:段少婧 黄洪天
终审:邬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