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四中义教部学生朗诵诗歌《格桑花下的誓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赵怡然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魏鹏、通讯员陈建波、范红丽)“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从一片美丽的格桑花开始……”12月24日10点10分,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九(13)班的思政课开课,老师王宇婷带领学生们进入当天的主题思政课——“格桑花开”。
今年是对口援藏工作实施30周年。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2014年以来,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大学生支教团分17批88人次奔赴襄阳市对口援建的西藏琼结县开展义务支教,与琼结县5000多名学生结缘。今年9月,湖北日报采访团奔赴西藏琼结,采访了“格桑花”支教团十年支教的故事,并制作了融媒互动产品H5和纪录片,通过聚焦改变个人命运的“小切口”,多角度展现汉藏师生的家国情怀。
襄阳市三十五中学学生在思政课上观看H5《格桑花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赵怡然摄
教室里,随后H5《格桑花开》的屏幕缓缓向左滑动,“格桑花”与藏区孩子们的故事一一呈现。当第十一批支教队员邹材广的名字和照片出现时,学生们惊呼:“格桑花”里竟藏着老熟人——学校的体育老师。邹材广随即进入教室,分享支教期间的故事与感悟。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这堂有意义的思政课,在热烈地讨论中结束。
襄阳四中义教部学生观看湖北日报“格桑花”相关报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赵怡然摄
“在那遥远的高原之上,有一片绚烂的花海,格桑花随风摇曳,似是天边最温柔的云彩。你们,是那群心怀梦想的支教志愿者……”在襄阳四中义务教育部四(2)班主题班会上,孩子们齐声朗诵《格桑花下的誓言》,被支教队员纪官升和西藏学生尼玛格桑襄阳重逢的故事深深感染。
“为什么纪老师愿意远赴西藏支教?”“尼玛格桑为什么要选择纪老师的母校?”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第十一批支教队员、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
12月19日,湖北日报全媒体平台发布H5和纪录片《格桑花开》后,襄阳市教育局号召各中小学结合“格桑花”支教事迹,广泛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思政课和班队会,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九年级学生崔思岩说,上完这堂思政课,自己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中学生,平时应主动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努力学习,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载自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