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印发新规,中国绿证“唯一”地位确立!

科技   2024-09-30 23:49   北京  

导语:进一步规范绿证核发和交易行为,2024年9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确定了绿证核发和交易坚持“统一核发、交易开放、市场竞争、信息透明、全程可溯”的原则,规则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


此后,I-REC(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决定退出中国市场,该规则使得在中国境内只能由中国国家绿电证书(GEC)体系来颁发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源属性证书,随着I-REC的退出,中国绿证(GEC)在国内预计会迎来“一统江湖”的时代,无论是技术服务方、资产所有者还是终端消费客户,都将不再纠结于国际绿证和国内绿证的选择。中国绿证将成为国内市场消费的主要选择,这将有助于统一国内市场,推动新能源电力的管理,以及促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


中国绿证国内唯一


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


《规则》明确要求卖方必须承诺仅申领中国绿证、不重复申领其他同属性凭证,也就是说在国内已建档立卡的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在国内申领了中国绿证后,原则上不能针对同一电量再申领类似的国际认证,国内唯一。这是为了防止同一电量在不同市场中被重复认证和交易,避免市场上的套利行为和混乱,为国内绿色电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规则》的印发,旨在强化本土能源管理的自主权,减少国际标准对国内市场的干预和影响。这既是中国强化绿色能源自主控制和市场整合的结果,也是国际标准与本土政策冲突的必然反应。中国政府通过“统一绿证”的方式,确保本土企业和市场的管理权集中在国家层面,也意味着中国能够更好地控制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数据,避免重复计量和监管漏洞。


推动中国绿证的国际化不仅是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必然趋势。从封闭到开放,由国内唯一到自主可控的国际化,这将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中国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参与国际绿证市场和国际能源交易规则的制定,不断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绿证的互认与合作,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绿色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绿证才能成为国际绿色能源领域中的一张重要通行证。


另外,中国绿证在国际互认方面还面临一定的挑战。全球可再生能源倡议RE100等权威组织对中国绿证仍为有条件认可,要求使用中国绿证的企业提交额外声明,以确保可再生能源电量的环境属性不被重复计算。因此,提升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是推动其价格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什么是“绿证”?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GEC),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消费绿色电力、支持绿色电力发展的证明。每个证书具有唯一编码,只有拿到绿证,发电企业、电力用户才能分别证明自己发出和使用的是绿电。绿证可以交易、能够兑现为货币收益的凭证,一张绿证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绿电。绿证认购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认购价格,但不得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比如某三类地区光伏标杆上网每度电价为0.85元,当地脱硫燃机组标杆上网每度电价为0.35元,那么认购价格不得高于0.85-0.35=0.5元。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核发绿证9.52亿个,交易绿证2357万个,折合电量235.7亿千瓦时;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18.41亿个,交易绿证3.14亿个,交易量大幅增长,有力满足企业能耗双控指标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指标要求。绿证对于促进绿色能源消费、鼓励绿色能源生产、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绿证制度的发展历程


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加速,绿证已成为各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碳减排的有利工具。2017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发布《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正式试行。


2023年1月27日,《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发布,中国绿证交易平台从此前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扩展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买卖双方可自由选择任一交易平台开展绿证交易。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给全部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包括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这意味着,绿证的核发范围从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扩大到包括分布式光伏、水电在内的几乎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2024年1月,绿证交易电量纳入节能评价考核指标核算,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2024年7月,新设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以绿证核算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绿证交易规模稳步扩大,推动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不断提升。


中国绿证明确扩容和有效期限


《规则》对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以及2023年1月1日(含)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项目上网电量,明确可以核发可交易绿证。对项目自发自用电量和2023年1月1日(不含)之前的常规存量水电项目上网电量,现阶段只核发绿证但暂不参与交易。同时规定绿证有效期为2年,时间自电量生产自然月(含)起计算。对2024年1月1日(不含)之前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有效期延至2025年底。超过有效期或已声明完成绿色电力消费的绿证,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应及时予以核销。


全球可再生能源倡议RE100于2020年8月发布对中国绿证的技术评估报告时提出“21个月原则”。该机构认为,如果限期不明确,绿证核减范围将难以明确定义。2024年3月,RE100公布了最新的FAQs,仍要求使用中国绿证的企业提交可信声明,声明绿证拥有全部的环境属性。


《规定》坚持“统一核发、交易开放、市场竞争、信息透明、全程可溯”的原则,回应了市场上对中国绿证的相关疑问,对不同绿证进行了有效的区分,不但避免市场无序竞争,同时也对绿证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透明。


结语: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各国对碳排放的重视不断提升, 绿证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绿色电力消费的工具,不仅仅是一个证明,更是一种商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引领人类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国内外绿证互认接轨问题也会逐步在政策层面不断推动和解决,以其实现更广阔的市场认可和应用。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新京报等



能源日参
发布行业动态,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