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中国乡村振兴》半月刊
就将镜头聚焦来宾乡村大地
刊发特别报道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和美乡村(一)| 蔗海欢歌》
👇
“唱过老歌唱新歌,唱过情歌唱喜歌,唱不尽今朝好心情,好歌越唱嗨,大路越宽阔嘿……”
大雪时节将至,广西依旧温暖如春。2024年12月3日,笔者追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站在基地的八角楼上,但见温暖和煦的阳光洒向无垠的绿色蔗海,阵阵清风传来了蔗农们欢唱《大地飞歌》的美妙歌声,令人心旷神怡。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市考察,察看了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同蔗农、农机手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并做出重要指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甜蜜事业”的号角吹遍八桂大地,来宾市也向着甘蔗高产、蔗业成链、农民丰收的新征程迈进。2024—2025榨季,来宾市糖料蔗种植面积182.12万亩,预计进厂糖料蔗950万吨以上,食糖产量120万吨以上,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将突破160亿元。来宾市正唱响“甘蔗年年收,生活日益新”的华章。
蔗业腾飞插上创新驱动翅膀
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一株株新蔗种长势喜人,青青蔗林随风摇曳,缕缕甜香扑面而来。
曾经,甘蔗良种繁育滞后是制约来宾甘蔗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如今,随着良种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产业“拦路虎”被铲除。
“良种繁育是应对土地贫瘠、极端天气频发、黑穗病重、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等困境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传统上制约甘蔗产业发展的重重束缚。”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育种岗位科学家、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员李鸣博士,抚摸着一旁高挑挺拔的甘蔗介绍,“经过多年人工反复杂交,我们培育出了桂糖55号,这个品种抗黑穗病能力强、高糖高产、宿根性强、适应性广,容易脱叶。”
目前,桂糖55号是来宾蔗区的主要种植品种之一。除了常规育种之外,太空诱变育种、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也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正在研究的课题。从高糖高产的桂糖42号,到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桂糖44号,再到高抗黑穗病品种的桂糖55号,在牢牢攥紧种业“芯片”的道路上,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柳城甘蔗中心、广西大学和崇左市农科所等科研院所不曾有丝毫懈怠。
近年来,来宾市率先在全国引进示范抗旱、抗寒、抗倒伏糖料蔗优良新品种30多个,建设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达2万亩,年脱毒种苗供应能力达30万亩,糖料蔗优良品种种植率达99%。
截至目前,全市划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面积205.87万亩,建成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106.45万亩,万亩以上连片的“双高”基地22个。全市共建设自治区级糖料蔗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个,建成全国唯一以糖料蔗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甘蔗丰产丰收离不开良种繁育,糖企增产增效更绕不开技术革新。
12月6日一大早,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糖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韦丽娜,刚进厂区就直奔制炼车间。
新的榨季已经开榨10天了,可公司2024年刚引进的新设备还没有调试好,这让韦丽娜心急如焚。韦丽娜说:“这台设备可减少糖分损失,节能降耗,极大提升产能和效益。”
走进制炼车间,闻到熟悉的蔗糖香甜味,韦丽娜立马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她一会儿在控制室里查看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跟设备厂家负责人讨论,一会儿来到设备旁指导技术人员进行精准调试。
2004年,韦丽娜从广西大学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制糖工程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东糖公司,跟甘蔗打了20年的交道。她干一行爱一行,刻苦钻研业务,不断破解糖厂在生产工艺技术上的难题。她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她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我国糖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他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企业员工备受鼓舞。
“总书记的话我们一刻都没忘记,朝着总书记擘画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蓝图,我们以技术革新全面提升企业产能效益,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东糖公司党委书记罗斌说。
为此,东糖公司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方面发力,2024年投入3000多万元打造数字化集控中心,投入近1亿元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日榨能力1.2万吨,2024—2025榨季预计进厂糖料蔗95万吨,产糖量13万吨。
如何深挖甘蔗产业潜力,实现甘蔗全产业链“从头甜到尾”,是来宾市一直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目前,来宾市已打造蔗渣、糖蜜、滤泥、蔗叶等5条较为完整、科技含量较高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发展蔗糖深加工及附产品综合利用规上企业达30多家,现已形成食糖、环保餐具、酵母及其抽提物等30多个产品。糖蜜、蔗渣、滤泥循环利用率均达100%,2023—2024榨季,制糖及综合利用相关产业的产值超140亿元。
“糖厂的甘蔗滤泥真是好肥料,还免费给我们,我们只需要出运费就行。我2024年投放了20亩蔗田,预计每亩能增产1.5吨以上,每亩纯收入就要多出800元咧。”来宾市凤凰镇三凌村的蔗农袁智陆笑得合不拢嘴。
政策扶持守护蔗农
在“家”的沃土上实现“业”的梦想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迫不及待地攀上了凤凰镇黄安村村民余才库家的窗户,还在梦乡里的他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一听是蔗农催促他安排使用甘蔗收割机的电话,余才库赶忙披衣起身。
新榨季开榨后,农机合作社社长余才库的电话就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农机合作社那60台套的甘蔗机械化设备差点安排不过来。
余才库每天都要到甘蔗地里察看机器运行情况。来到田间,眼前的几台甘蔗收割机都在忙碌着,不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去梢、剥叶、分节、装车等工序。看着一辆辆满载甘蔗的汽车排着队浩浩荡荡地驶向糖厂,余才库这才安下心来。
余才库十几岁时勤工俭学,吃过人力砍蔗背蔗、熬夜守蔗的苦。少年的他便立下志向:一定要让机器代替人工,再也不让蔗农在地里累死累活砍蔗运蔗。
“你们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2月到我们村考察时的照片,左边第一个就是我,总书记对机械化收割甘蔗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对我鼓舞很大。”余才库指着手机里习近平总书记跟蔗农在一起的照片,笑逐颜开。
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机器收割现场。覃飞翔/摄
2017年10月,余才库成立了广西来宾市凤凰镇福库农机专业合作社,7年来,合作社员工从5人增加到55人,机械从10台套增加至60台套,覆盖了甘蔗机械化耕、种、管、收、运等环节。
余才库算了一笔账:一台大型甘蔗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80吨至200吨甘蔗,相当于180个人工的工作量,通过机械化收割,蔗农10亩地就能省下5000元左右。
“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余才库感激地说。他告诉笔者,政府鼓励甘蔗产业采用机械化作业,几乎每一道工序都有补贴,他们合作社每年领取的农机作业补贴超过100万元,合作社社员每年能挣5万至8万元。
为促进蔗农降本增收,来宾市全力组织机耕补贴、机收补贴等鼓励机械化操作的补贴。此外,来宾市还实施脱毒种苗补贴、水肥一体化补贴等“一揽子”惠农补贴政策,从“耕、种、管、收”全环节帮助蔗农降成本、提效益。
“在对蔗农的政策扶持上,我们来宾市下足了功夫,着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韦秀敏说。
2020年至今,来宾市累计发放糖料蔗机械化耕作、机收补贴资金3.92亿元,种植过程实现每亩降本增收170元。目前,来宾市拥有甘蔗联合收割机405台,联合收割机采收的蔗田,每亩可实现降本增收300元(亩产按5吨计算)。此外,来宾市还探索建立分步式机收试点35个,机收蔗量11.67万吨,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2023—2024榨季,联合机收和分步式机收的总量达到39.35万吨,机收量和机收率位居全自治区第一。2024—2025榨季,力争分步式机收站总量达到60个以上,机械化收割总量预计达到70万吨。
为保证蔗农持续增收,来宾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的殷切嘱托,探索建立“政府+蔗农+糖企+N”多方联动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
在村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方面,企业对积极动员发展糖料蔗种植的村级农民合作社给予奖励,2023—2024榨季为全市有蔗村级集体带来年均收入400多万元,屯级农民合作社年均增加收入240万元。
为保证农民收益,来宾市以蔗价与糖价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的方式,创新构建“首付价+糖价联动”机制。当市场糖价高于基准价时,糖料蔗在原收购首付价的基础上,再按6%的联动系数支付给蔗农。2023—2024榨季全市蔗农共享受1.5584亿元糖价上涨二次结算带来的收益。
政策扶持到位,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蔗农种蔗积极性高涨,来宾蔗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余才库一样将梦想安放在家乡。
凤凰镇新隆村下属自然村龙旺村村民韦少豪在外地打工10多年,2024年,36岁的他选择返乡,流转了800亩地种甘蔗。
韦少豪领着笔者来到他的甘蔗地,看着长势喜人的蔗林,他掏出手机一算,2024年种甘蔗除掉成本,进账近100万元。
谈及返乡创业的便利之处,韦少豪如数家珍:政府发放的水肥一体化补贴、脱毒苗补贴、机耕补贴到位。糖厂收购价稳定,不愁销路,还能就业顾家两不误。
“我们村共119户有66户种甘蔗。我堂弟在市里当水电工,也想跟我回村种甘蔗呢。”韦少豪笑容洋溢。
“花香自有蜜蜂来”。不只是当地村民,来宾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的15名退役军人,2024年4月也流转了1000多亩地种植甘蔗,如今丰收在望。
甘蔗运输车上装满等待开榨的甘蔗。覃飞翔/摄
宜居宜业绘就蔗乡壮丽画卷
从空中俯瞰,来宾市凤凰镇新隆村如同镶嵌在绿色蔗海中的一颗明珠,璀璨而美丽。每当穿行于层层叠叠的甘蔗林里,新隆村党总支书记韦少秒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难忘的时刻。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黄安村考察调研时,作为壮族干部代表,韦少秒近距离感受到了总书记对甘蔗产业的关注。“总书记说了,‘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绝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和美。”韦少秒信心满满。
凤凰镇新隆村是一个有着7000多人口的大村,韦少秒2009年从某部退伍,2021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上任以来,韦少秒细致规划了村庄发展的美好蓝图:发展好甘蔗“甜蜜事业”,把村集体经济搞起来,把人居环境抓起来,把村风民风带起来。
说了算,定了干。
韦少秒团结和带领村“两委”干部,从发展壮大甘蔗产业入手,带动蔗农增产增收,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2024年,新隆村种蔗面积由1.01万亩扩大至1.03万亩,吸引返乡种蔗年轻人近20人。2024年全村人均种蔗1.5亩,村民种蔗总收入达3000万元左右,人均种蔗收入超过43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13万元以上。
经济搞上来后,韦少秒又把目光聚焦到道路硬化、村容村貌美化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等方面。如今的新隆村,大街小巷整洁亮丽,青砖红瓦的小洋楼拔地而起,家家住上了“甘蔗楼”,人人开上了“甘蔗车”。
新隆村还大力推进村公共服务相关软硬件的建设。目前,村里建有标准灯光篮球场3个、文艺舞台2个、文化科技培训室1间、娱乐活动室1间、图书阅览室1间。同时,村里还组建了6支农民篮球队,8支业余文艺队。
“我88岁啦,有4个重孙,四代同堂呢!”新隆村村民谭志波向笔者介绍:“以前村子里垃圾乱堆,又脏又乱,村民干完农活回到家里要么闭门不出,要么打牌喝酒消遣,现在变化大着呢。”谭志波指着门外漂亮的球场和文化综合楼高兴地说。如今,闲暇之余村民们聚集在这里唱歌跳舞、打球健身、下棋博弈……每到春节和“三月三”,舞狮队、山歌队、舞蹈队同台竞技,村里更是热闹非凡。
“现在红白事也简化了,老人过世36天后不再按照以前的习俗大摆几天宴席,而是改成电话短信慰问了,多方便呀。”谭志波老人连连赞叹。
甘蔗实现丰产丰收,勾勒出一幅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人居环境亮丽起来、村风民风和美起来”的幸福图景。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富裕,美丽乡村在来宾市“遍地开花”。
“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步富裕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来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黄良忻向笔者介绍,2023年底以来,来宾市因地制宜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创新开展“武家有礼” “忻风夜话”等系列主题活动,着力打造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美化、文化生活丰富的乡村新面貌。
蔗乡越来越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蔗乡开展研学旅游和体育赛事活动。
来宾市走天下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23年底自主设计了“魅力来宾·甜蜜事业”五大系列七大主题研学活动,受到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广泛关注与参与。2024年自治区内外多所中小学的学生和来宾市中小学生牵手开展甜蜜研学活动。甘蔗知识科普、糖类知识科普和甘蔗采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
12月8日,“2024中国·兴宾自行车大赛”在来宾举行,让壮乡的“甜蜜事业”阔步走向大众的视野。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来宾V视”视频号
编 委 | 欧承鑫
审 核 | 陆 娜
编 辑 | 苏 瑜
法律顾问:广西宾桂律师事务所
地址:来宾市翠屏路21号
电话:4219588
本账号如无意中侵犯了互联网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通过电子邮箱249974432@qq.com或电话联系0772-4211711告知,本网站将及时删除,或与我方协商,我方愿意按照市场价支付使用期间的授权费。
●触摸宾城历史“脉动”,这里是最佳视角
●来宾跨年氛围拉满,吸引中国新闻网关注→
●啥?全年384天?!
●转扩!广西购房补贴活动时间延长!
●穿越时光的沉淀,这份家乡味道,依旧是来宾人的心头好
点个赞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