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全球测绘——徐小鼎个人作品展” 即将在河北美术馆开幕

教育   2024-11-22 17:22   河北  

展览时间 

2024年11月15日——12月16日

开幕时间

2024年11月24日 15:00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河北美术馆

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色彩材料创新与应用研究所

展览地点 

河北美术馆学术报告一层展厅

策展人

高远

总监制

张之军

展览统筹

周晓明

执行策划

邵永康


前言

“全球测绘”——徐小鼎的制图式图像实践

Global Mapping

文/ 高远

曾经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金融市场,仿佛“抹平”了世界的沟壑与山川。虽然全球化的进程在今天困难重重,但资本的自由流通早已改变了全球的权力结构。在全球化不断受到挑战的今日,我们更需要一种展示全球资本融通与权力流动并在其中确定方位感的美学。

艺术家小鼎可以看作是这种美学的实践者。他的艺术实践来源于对制图学和印刷术的研究,进而延伸到全球货币图式的研究——可以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艺术/图像集成去探讨。在全球艺术之前,歌德曾经提到关于“全球文学”的概念,因为在他的时代,日益紧密的贸易关系和技术创新使人和资本的旅行变得日益便捷。那个时代人类刚刚尝试将一种古典主义倾向的艺术表现,逐渐置换成跨文化通行的理想。但是由于启蒙时代图像传播媒介的制约,只有少数精英能通过壮游式的跨国旅行,接触到全球艺术的成果。随着壮游的盛行,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精准计时器在航海与测绘领域广泛使用,因为它在时间测量方面精度的明显提升,也影响了许多地图的制作。在制图学意义上,米歇尔·德·塞托描述了中世纪的地图的叙事图像志形式如何在现代早期被实际地表空间再现所取代的。制图的情形与旅行相似,地图的绘制者将预想中旅行者的足迹以虚线表示出来,制图者仿佛在认知中预先达到了旅行者的目的地。徐小鼎关于地图母题的创作也始于对古代制图方式的与旅行的热衷,他早年以中国古代制图模式虚拟出认知性的人工图绘,在全球在地的当下,更能体现出“认知测绘”(cognitive mapping)的意义。认知测绘/图绘来自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弗利德里克·杰姆逊,他认为“认知图绘美学是一种展示权力的文化,它尝试赋予并强化个别主体在全球体系中的方位感,它将必然且必须尊重这个如今变得极其复杂的表征辩证模式,发明全新的形式,来让其发挥作用……这门新的权力艺术,倘若它终有可能的话,将必然坚持后现代主义的真理,即是说,把握它的基本对象——跨国资本的世界空间。”艺术家徐小鼎的“剩余价值”系列里的全球货币图案和“城市肌理”系列的世界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的交通图示,恰恰与全球资本的权力和流通相关,地图的制图学与货币上的图案符号都显示出全球经济体系下资本权力的流动。“认知图绘”起初就是实实在在建立在地图测绘的基础上的,与货币一样,地图是人文的、历史的、宗教的,包含着地理环境等等多种元素。结合个人记忆、经验与感受,每个人都能建构自己的认知地图。我们将徐小鼎作品中的货币图像系统的再造、经济的权力机制考量以及全球资本流动主要端点城市的地图结合起来,即是“认知图绘”恰如其分地表达。

徐小鼎充分发掘全球货币图像系统中的符号、意象以及象征图形等元素,寻找其中的文化地标等象征性地点元素,经过整合、归纳、重组成新的图式。世界各地货币中的图像元素如哥特式教堂的几何图式、古代地图的局部、第三国际纪念碑的设计稿、勃鲁盖尔的名作巴别塔等图式,经过艺术家的主观重构,变成一种普世性的图像符号语言,又嵌入着经济活动及权力的痕迹。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丝网印刷和丙烯与其他综合材料共同演绎的方式,使用的材料中就有制造芯片的元素晶圆和硅片。这种综合而充满象征的创作方式赋予画面更多的含义——通过实体货币与虚拟货币的联系再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连结。货币本身就是符号,但同时也是图式化的构成,充满着国家权威与文化象征,特定宗教和标志性建筑、民族历史中的特定场景和人物,都是货币图式中的内容。图式的背后是资本流通的路径及逻辑。这些图式经由艺术家之手又结合象征性的纹样、几何图形、防伪标识及编码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隐藏着艺术家关于晚期资本主义或全球化的整体态度。我们可以从这些象征全球经济形势的普世性图像中窥见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一方面电子货币时代对纸币的物质性感受逐渐消逝的忧虑,另一方面是对设计领域图案、图示、图形的偏爱与探究。

徐小鼎的《城市肌理》系列作品利用纸雕的方式层叠处理,通过十几层的纸雕,将密集的城市道路、街区网格状地呈现。数十层的道路网有如纵深的考古地层,层累地叙述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徐小鼎有意选择了一些识别度较高或与自己关系紧密的城市地图,如纽约、伊斯坦布尔、北京、上海、香港等,这些城市也恰恰是全球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而城市道路网所指示的轮廓和方位也能被观者整体把握和重新认知,如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所言:“重新把握地方感的实践”。

在地方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话语一再削弱的今日,艺术家徐小鼎的绘画和装置可以看作是一种制图式的图像实践和重塑全球化话语的图像实验。在精确描绘货币和构建城市肌理的严谨空间时,艺术家实际上进入了一种符号的全球性系统中,地标景观、地缘认知以及宗教和文化的逻辑通过测绘得以图示化、艺术化地显现出来。我们在“认知测绘”的基础上,又进入到了“全球测绘”的艺术范畴。



部分作品欣赏

城市肌理—北京No.2 纸雕 75cmX75cm 2022

地景之一 丝网版画 60cmX60cm 2018

剩余价值No.18 布面丙烯 119cmX119cm 2022

剩余价值No.20 布面丙烯 120cmX180cm 2022

剩余价值——未知的纪念碑 综合材料 100cmx200cm  2024


艺术家徐小鼎简介

 



徐小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学美术学院⾊彩材料创新与应⽤研究所所⻓、清华⼤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研究员、国际艺术家⼿制书联盟秘书⻓、中国⽂物保护基⾦会特约艺术家。

作品《阿弥陀经》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奖”铜奖、作品《城市肌理》获今日美术馆大学生年度提名十年回顾展特别奖,主持国家烈士纪念设施标志及标志牌设计。在汤湖美术馆、河北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作品参加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佛罗伦萨国际设计双年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成都双年展,武汉双年展、美术文献三年展等。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汤湖美术馆、河北美术馆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机构

著有《边界·生成:徐小鼎作品》(长江文艺出版社)、《当代艺术的教学现场》(中信出版社)、《手工书创作》(岭南美术出版社)、《马约翰艺术大展文献汇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在《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与设计》、《画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策展人高远简介

 



高远,研究者、策展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获得 Getty Foundation 资助赴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Villal Tatti 2014)及巴黎德国艺术史研究中心(DFK Paris 2017)访问研究;获得“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资助赴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l 2018)访问研究;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墨缘:艺术史研究与写作资助计划”首届获奖学者。他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和艺术评论60余篇,曾是《艺术当代》、燃点等媒体的特约撰稿人。在国内外独立艺术机构、美术馆等主持策划学术展览50余场次,近年来主要有 “前卫的怀乡”、叠层时空——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开馆展”、“仪式动力”、“项目协商—— 关于后艺术的讨论”、“世间风土”、“合成演进——新媒体艺术展”等。







END

  

                    

                       编辑 | 张雨欣  

                       责编 | 王国明

                        初审 | 彭   岩

                        终审 | 张之军






 河北美术馆
  (河北画院)

河北美术馆展览申办指南

咨询电话

 0311-85695718(策展部)

表格下载


展览申办流程图.doc


展览申办登记表.docx




开馆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


【乐游冀预约】





河北美术馆
艺术展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