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认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教育,倡导,立即行动”。近日,市三院药学科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营造合理规范用药的良好社会氛围。
义诊咨询、现场宣教等多元化手段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也进一步推动全民对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的关注和参与。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我院临床抗微生物药物应用水平,促进多方合力遏制微生物耐药,为保障公众健康不懈努力。
科
普
时
间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指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对曾经有效治疗感染的抗微生物药物不再敏感的一种自然现象。以任何方式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都会导致出现耐药性。使用的抗微生物药物越多,微生物就越有可能产生抗药性,滥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会加速这一过程。包括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剂量或频率不当或持续时间不足或过长。
1.过敏反应: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2.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体内敏感菌被抑制,而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生长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多见于老年人、幼儿和体质衰弱、抵抗力低的患者。
3.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氯霉素可自乳汁中分泌,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灰婴综合征”;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影响,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4.产生耐药性:由于长期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从而使大量有害细菌的抗药性显著增加,导致一般或高效药物无法治疗。多药耐药性是导致抗感染药物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1.药物使用:不随意购买和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只在有处方的情况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绝不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生素。在畜牧业中,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避免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中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2.遵循医嘱:抗生素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使用时遵循医生的建议,按剂量和疗程正确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即使病情好转,也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
3.生活干预: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策划|路毓峰
审核|朱珂冉 史晓芳
编辑|张 敏 于梦源
素材来源|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