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六代机”和南北“六代机”差别:我们有一点不成熟分析

科技   军事   2025-01-08 23:22   四川  


请关注我们的备用号,以防失联!


作者:魏予之

编辑:小布

商务合作请联系


成都战甲科技有限公司


冯老师:18611085496(微信同)


丛老师:13707821945(微信同)

近日,社交媒体又流出一段有关沈飞六代机试飞的高清视频,从而引发了广泛关注。从中可以看到,沈飞六代机所采取的气动布局设计,与成飞六代机有着显著不同,对此坊间则是有着一箩筐的说法。


气动布局略显保守


成飞六代机发动机可能采用了二元矢量喷管+连续弧形喷管外罩的设计,同相比拐折类型的喷管相比,这种设计不仅后体阻力更小,且同时在飞机前、后±15°方位角域内的RCS要更小
成飞六代机的气动布局,可用大胆泼辣、追求极致来形容。所谓大胆泼辣,是指其采用箭型飞翼构型,具备波系更少、机体容积更大、飞控难度极大等特征。至于追求极致,则以做到全向极低隐身为主,例如成飞六代机发动机就可能采用了二元矢量喷管+连续弧形喷管外罩的设计,由此可以为该机提供良好的后向隐身效果。反观沈飞六代机的气动布局,就显得有些保守,以两侧进气、兰姆达主翼、全动垂尾等组成,与飞翼布局没有任何关系。

洛马公司一份研究报告中的示意图,题为先进翼型平台-兰姆达翼,左边兰姆达翼,右边是传统梯形翼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兰姆达主翼,因其与希腊字母λ而得名,相当于在传统梯形翼将后缘切掉一个三角形,形成外段后掠翼和内段梯形翼的组合。和常规梯形翼相比增加了展弦比,提高了气动效率,平行外沿有利于隐身,机翼布局位置更灵活。缺点则是凹凸的后沿结构降低了结构效率,增加了机翼重量。总体而言,兰姆达主翼气动难度较小,风险也只是主要集中于结构重量是否会过大从而飞行性能造成影响

从下方看,沈飞六代机的前机身,仍旧没有融入兰姆达主翼中去,此外有说法认为其后掠翼还有苏-27痕迹。
尽管使用了兰姆达主翼,但沈飞六代机的绝妙之处,在于其一举取消了传统的垂尾与平尾,转而以全动垂尾所替代。可在翼身融合与隐身方面,沈飞六代机相较成飞六代机,则显得有些力有不逮。翼身融合方面,沈飞六代机的前机身,没有融入兰姆达主翼中去,且其后掠翼据说还有苏-27的影子。其次是该机在后向隐身方面,还没有做到一个尽善尽美的程度。

沈飞六代机发动机的两个尾喷管尾椎与机体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过渡,这将对该机的后向隐身造成影响。
原因在于其发动机的两个尾喷管与尾椎,没有与机体进行良好的过渡对此有说法称,沈飞六代机在全向隐身方面还差一点火候。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仅仅只是测试技术验证机而已,正常来说沈飞将会在后续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我们可以持续观察。


全动垂尾设计


传统的尾翼,用于保证飞机的纵向和横航向的平衡与稳定性,以及实施对飞机的纵向和航向的操纵性,上图为正在起飞中的歼—16
传统的尾翼,用于保证飞机的纵向和横航向的平衡与稳定性,以及实施对飞机的纵向和航向的操纵性。一般飞机的尾翼由水平尾翼(简称平尾)和垂直尾翼(简称垂尾)两部分组成。正常式平尾包括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为了改善跨声速和超声速飞机在高速飞行中的纵向操纵性,在这类飞机上大多采用全动水平尾翼。至于垂尾一般由垂直安定面与方向舵组成。尾翼的功用是通过它所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所以从本质上说,尾翼的直接功用就是产生升力,同时它也是一个升力面,因而尾翼的设计要求和构造就与机翼十分类似。

沈飞六代机开创性地采用了全动垂尾设计以此让该机在隐身、机动、操纵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平衡
沈飞六代机这次却另辟蹊径,通过引入全动垂尾设计,以此让该机在高隐身、高机动、良好操纵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平衡。例如在隐身状态下,沈飞六代机上的全动垂尾即可通过折叠放平,显著提升其隐身性能,从而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

通过全动垂尾折叠放平再次竖起沈飞六代机便可在上述两种状态中灵活切换。
当飞机转入机动状态后,全动垂尾便可以再次竖起,由此便可在机动性及操纵性方面,为沈飞六代机提供助力。诚然,箭型飞翼在翼身融合及隐身性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不过这种布局也对载机的飞控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再看沈飞六代机所采用的全动垂尾设计,不失为一种务实之举。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刊发的图片显示,沈飞六代机与成飞六代机在尺寸上有着较大差异。
普遍看法认为,沈飞还会在现有六代机基础上推出舰载机版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便意味着沈飞选择上述气动布局的真实用意,则是为该机日后上舰在做准备。截至目前,五代舰载机只有两个玩家,即装备F-35CF-35B的美军,以及围绕福建舰与歼-35开展舰机融合测试的东大海军。五代舰载机的优势不言自明,至于六代舰载机的长处,目前还难以想象。


结语


截至目前,有关围绕南北二所六代机的“捧踩”之风仍在继续。
当南北二所六代机试飞的视频及照片流出后,网络上便掀起了一股捧踩之风,给人的感觉宛如当年围绕歼-20鹘鹰一般我们感觉沈飞六代机与成飞六代机各有不同的性能强调方向。所以还是继续等后续吧。

小编有话说

目前关于六代机到底应该有哪些指标,具备哪些特征,感觉并不如前代战机那么清楚。比如五代机就有明晰的4S标准——超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性能以及超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也是可能有这个原因,才可能让南北“六代机”有这种迥异的情况。好吧,说到这里,关于沈飞六代机判读如此,小编也饿了,敬请各位给点打赏,我这就开盒泡面,然后下楼右转买根肠,大恩就不BB谢了。
延伸阅读:
万字长文:最全“歼-36”战机解析,东大空军自主发展里程碑
东大新预警机亮相,机体雷达变化不少,我们做了一点不成熟分析
东大“六代机”:我们的一点不成熟分析,看从外形能读到多少东西
东大“六代机”飞了,美帝的“六代机”现在怎么样了?

装甲铲史官作者群像


魏予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以事实为纲,以笔墨为刀,带你走近海陆空天电,去体验那旌旗猎猎,战马嘶鸣!

商务合作请联系


成都战甲科技有限公司


冯老师:18611085496(微信同)


丛老师:13707821945(微信同)



当然下面还是最近的上菜时间,赶紧下单买书吧,简单点说就是手慢一点就是下周可能还有,下下周也可能还有,下下下周也很可能还有,但下下下下周就可能没有了。总之你们要想看下一版,就赶紧买吧,不然出版公司也不愿意花钱出新版。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复制链接即可购买 https://k.weidian.com/CPDcnL0X


原创不易,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装甲铲史官
不随波逐流,讲述特色战争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