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垃圾山养出比人还高的巨鸟,为何当地贫民宁愿吃垃圾也不吃它

文摘   2025-02-01 00:23   广东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比人还高的巨鸟





印度贫富差距大,贫困人口众多,垃圾处理问题严重,有100多户贫民在一个超大型垃圾场生活,他们和大型鸟类秃鹳和谐共处。秃鹳比人还高,贫民却不靠捉秃鹳为生,相反,他们宁愿吃垃圾也不会吃秃鹳,这是为什么呢?


01
为何当地贫民宁愿吃垃圾也不吃它?
在印度,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基本上是放任不管,这就导致印度的动物数量极为惊人,而人类的生活环境却遭受着动物的肆意破坏。于是,人类和动物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其中一个典型例子便是印度的一位贫民,他将家搭建在垃圾场附近。
贫民就在垃圾场生活,每日捡垃圾为生,而垃圾场也吸引了一种大型鸟类——秃鹳的出现。然而,
秃鹳并不是为了捕食贫民,
反而是因为栖息地被占领,
才出现在这个垃圾场的。
据说,秃鹳比人还高,但贫民却不会捕食秃鹳,他们宁愿吃垃圾,也不会下到秃鹳这样的动物。在这里,你会看到人和动物相处的极为和谐的画面,甚至这里的贫民,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不会去捕食这些“巨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贫民与“巨鸟”能够如此的和谐共处的呢?而这些“巨鸟”又是为何选择栖息在垃圾场里呢?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国家,富人过着奢华无比的生活,而穷人连吃一顿饱饭都很难。并且截止至2022年,印度的人口总数已经高达14亿1200万,而其中有6亿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对国土面积仅仅只有328.7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来说,那么多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除了“略显拥挤”之外,
食物和住房两大民生问题也一直难以得到改善,
很多印度人都是在温饱线以下苦苦挣扎着。
而“人满为患”很容易带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每天人们所产生的垃圾将达到一个惊人的量,而印度并没有能力能做到把垃圾无害处理系统普及到全国,所以在印度,有很多用来堆放垃圾的大型垃圾场。这其中最大的垃圾场,是位于印度高哈蒂市附近的布洛根小镇上的布洛根垃圾场,附近城市的垃圾每天都会被垃圾车运送到这里堆放起来。
在这里,每天大概都要接收500吨左右的垃圾,而大自然的微生物分解垃圾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这里的垃圾堆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垃圾山。其占地面积甚至达到了580亩,而那么多的垃圾,不用想也知道,会有多么的臭气熏天。
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有着100多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这些家庭十分的贫穷,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所以只能在这些垃圾堆里寻找一些相对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来补贴家用,以此活下去。
他们的房屋极其的简陋,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基本上就是用捡来的东西东拼西凑搭建而成的。而他们的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要与垃圾为伴,他们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在年纪稍微大一点时,便要跟着父母一起到垃圾堆里“淘宝”了。
所以在这里随处可见小孩子们提着一个脏兮兮的破旧编织袋,老练娴熟的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能穿的衣服鞋子、塑料瓶等物品。虽然这里臭气熏天,环境又脏又差,尤其当夏季来临时,恶臭更是能传到方圆几公里之外的地方。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臭味,可能他们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安安心心吃上一顿美味的饭菜吧。
而在这样让人避之不及的垃圾场中,却每天都在上演着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在成片的垃圾堆上空,是黑压压的一群飞鸟在上空盘旋飞行,地面上是脏兮兮的狗和成群的牛,场面看起来甚至充斥着一种“荒诞”的热闹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贫民不会捕食秃鹳呢?
印度的贫富差距是全球最大的,印度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有超过2.7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贫困人口的数量还在以每年2%的速率增长。印度的贫困人口众多,而且分布在全印度范围内,他们的生活状况极为艰难,有的人甚至没有住的地方,便只好在街头的人行道上搭建了简易的棚屋,作为自己的家。
同时,由于这些贫困人口的数量巨大,也给印度的垃圾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印度的垃圾处理问题十分严重。众多的贫民群体由于没有资金,没有力量,就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在垃圾中寻找一些有价值的物品,以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有超过100户贫民就是靠捡垃圾为生,他们找到的那些有价值的物品,往往都是一些可回收的铁罐、塑料瓶、玻璃瓶等等。尽管这些东西在贫民群体的眼中可能是一些有价值的物品,但在其他人看来,这些东西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在贫民捡走之后,就会将其直接扔掉。
因此,垃圾场就成为了贫困人口的一个“宝藏”,他们可以在垃圾场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同时,垃圾场还吸引了大量的野生动物,甚至有一些垃圾场还会有一些人将自己不愿意的宠物扔到垃圾场中,导致垃圾场中出现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其中就有一种大型的鸟类——秃鹳。秃鹳是一种体型十分巨大的鸟类,它们的个头比人还高,所以贫民在垃圾场生活的时候,就时常会看见一些高大的身影在垃圾场中来回走动着。
这些秃鹳的出现,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在印度的乡村地区,这种鸟类的出现是很正常的。秃鹳的食量极大,它们主要吃昆虫、鱼类和爬行动物、两栖类等等生物。然而,巨大的秃鹳数量众多,它们在乡村地区的河流附近栖息,经常会捕食附近的鱼类和昆虫,甚至还会吞下一些小型的野生动物,所以它们的出现就极大的威胁到近的环境生态平。
而且,秃鹳的数量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如果不进行控制,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当地政府就会对秃鹳的数量进行限制,并且在固定的时间给秃鹳人工喂食,以此来控制秃鹳的数量,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然而,即使这样,秃鹳的数量依然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因此就有一些秃鹳的栖息地被挤占,导致秃鹳开始出现在一些城市的垃圾场中,寻找食物。
垃圾场中的垃圾就变成了秃鹳的食物来源,它们经常会在垃圾场中来回的寻找一些垃圾中的食物,然后再吞下肚子。垃圾场的贫民对于秃鹳的出现,也只是看看而已,并不会因此而去捕食。
然而,作为贫民的他们,生活可以说是极度的艰苦,垃圾场中的垃圾吸引了大量的秃鹳,而这些秃鹳又会带来一定的威胁,所以他们经常会在垃圾场中建造简易的棚屋,作为自己的家。每日,他们就会到垃圾场附近,捡垃圾为生,每天能赚取到约100卢比,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7-20元。
然而,这些捡垃圾的人,他们的生活十分的艰苦,他们往往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有时候甚至会连一顿饭都吃不上,他们的生活的艰辛,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有时候,他们能在垃圾场中找到一些吃的食物,他们便会将其带回家进行烹饪,然而,垃圾场中的秃鹳数量极为惊人,有时候他们会将家中烹饪好的食物放在外面凉,结果不小心被秃鹳吞下肚子,这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艰难。
贫困人口众多,印度的垃圾处理问题就更加的严重,印度最大的垃圾场布洛根垃圾场就是一个面积极其巨大的垃圾场。布洛根垃圾场的面积达到了整整580亩,这个垃圾场也是印度的最大的垃圾场之一,同时,也是最为臭名昭著的垃圾场之一。这个超大型的垃圾场的存在,极大的影响着附近的生态环境,大量的垃圾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引来一些昆虫、两栖类等等生物。
同时,也吸引了秃鹳的出现,垃圾场已经成为了贫困人口的一个主要的生活来源。
那么,秃鹳又为何会比人还要高呢?其实,秃鹳的高度并不是指它们的个头有多高,而是指它们的生活水平有多高。印度是一个素食为主的国家,许多印度人都是信奉素食主义的,他们不会吃肉,因此,在印度,动物的生命是非常珍贵的。
人们对动物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些感情已经融入到印度人的骨子里,无法改变,因此,贫民不会捕食秃鹳,他们宁愿吃垃圾,也不会下到这样的动物。同时,这也反映了印度人对于动物的保护传统观念,即使再贫穷,他们也会展现出对于动物的尊重,
这种和谐共处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数字化转型室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