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有话:叫他一声老师,可他却没把你当学生

文化   2024-11-21 20:17   北京  

当人们经历了第一次由信任所导致的欺骗行为之后,

人生的历程便会自然而然的结束之前所有基于主观的行为假设,

也就是说,那些假设“所遇之人必然善良”的类似观点,

在事实面前如同滑落桌台的精美玻璃杯,

但凡有一丁点清醒的人,都不会对即将碎裂的事实有任何疑问,

只不过那些活在美妙假象的人们,

仍旧相信那即将崩溃的问题或许有着电影情节一般的转机,

所以,相信是美好的,

不相信,不是拒绝美好,

而是对于从未发生过的可能,

不抱希望而已。



在几乎所有社交称谓之中,老师这个词所支撑的价值观念,

在对于社会阅历尚浅之人的影响,往往是相对重要的,

涉世未深,便会对之前那段学生经历有着基于经验上的认可,

因此,一声老师,就是一声尊重,

人们对于尊重的理解,和情感需求的实现有着必须异曲同工之处,

尊重可以给,但尊重必须是相互的,

单方面尊重的结果,大概率会导致一种恶性的精神事件发生,

那便是被利用的尊重,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老师与学生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校园生活里的身份限定,

而是在彼此被“社会化”多年之后的一场基于某种需要的对决交手,

这个时候提及的师生身份,要么是给彼此最后的体面,

要么,就是成为这场博弈之中微不足道的精神筹码,

有趣的是,相对于那句老话,即:姜还是老的辣,这个观点的加持下,

身为老师的一方往往会抢占先机,先拔头筹,

但最终,在主角必胜定理的影响下,

身为主角的学生(仅以身份而论)总会扭转战机,

并帮助老师完成最终的救赎,

这样戏剧性的结果,似乎成了某个时代独有的精神浪漫,

我们都知道人生如戏,

但不是所有的人生,都是一出好戏,

大多数普通人所经历的波澜起伏,并没有剧本安排的那般“有因有果”,

人们所渴望的恶有恶报,也绝非是必然出现的天降杀机,

所以,现实的说,

在以所谓“师生关系”为前置条件下的交际博弈,

还是应以理性冷静的状态论处为妥,

尤其是那些本就牵扯利益往来的问题,往往更是如此,

当然,在我们把师生关系以表面化解读过后,

这个世道之中,类似的这种“表面上下集”的关系,也并不在少数,

即便是身处家庭之中的有长有恭,

亦或是在某些小圈子里的论“姿”排辈,

这些问题到最后都会落于利益上,或者某些明确目的问题的实现,

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也许不够严肃,

但却不得不重视的那一刻起,

撕开伪装的,不仅仅是某些“道问题”的彻底破裂,

而是在舍弃这些“道问题”之后,

所看到的,意识到的肮脏事实,

令人不堪入目,

令人作呕不止。



我从不认为,弱者就该注定被欺负,

但现如今的事实证明,“学生心态”需要转变的第一步,

就是对待那些“道问题”的态度,

当你尊重一个人,而他不尊重你的时候,

当你去向一个人示好,而他却利用你的示好,

当你给了某些人机会,而这些人不珍惜机会的时候,

你要做的,不是在这个问题上“屡败屡战”,

而是要旗帜鲜明的意识到,

有些人可能听不懂你的善意,

但他们却害怕你的敌意,

有些东西藏在心里发挥不了作用,

只有拿在手上,

才有真正的分量。



袁大岛
千言万语,只讲人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