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深化理论学习,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信息管理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于11月30日晚在方李邦琴楼507室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艾日克·斯干旦等四名同志为预备党员的事宜,并集体学习习近平主席二十国集团峰会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大国担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会议由支部书记王雨辰主持。
首先,各位发展对象依次向参会党员们汇报了自己在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期间的思想、学习与工作状况。经无记名投票表决,大会决定同意接收艾日克·斯干旦、范箫雨、顾舒文、马雪佩四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拟发展对象汇报
随后,组织委员毕荣岚带领全体参会同志学习习近平主席二十国集团峰会重要讲话。毕荣岚同志指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中国是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展现出宏阔的全球视野与长远的历史眼光,为开辟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了智慧力量。支部成员认真听取发言,并结合自身经历、中国发展历程与国际形势,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学习感想。
组织委员毕荣岚带领支部同志学习
01
01
01
在学习了习近平主席于二十国集团峰会的重要讲话后,文字中流露的全球视野与长远的历史眼光,展现了我国的格局和行动,让我倍感自豪,也让我自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眼光的局限。报道中写:“塞舌尔前副总统文森特·梅里顿说:中国积极投资非洲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各国向更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转型。”我才去查了塞舌尔,这个地处西印度洋,由15个大小岛屿组成的国家,我今天第一次知道。然而中国早已在全球发展舞台上积极作为,为开辟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力量。
从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到提出完善全球治理的五点主张,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国担当。从中国脱贫奇迹,再到“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减贫经验全球共享,这不仅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力量,更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抗击饥饿与贫困”提供了宝贵借鉴。
为了实现包容、公平的全球化,作为学生,我们也能在校园生活中,储备知识,加强交流,培养个人的全球视野,拓展认知。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关注全球性问题,如贫困、环境等,努力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如上一学年的数据叙事课程中,有小组做了难民问题,让我受益匪浅。在校园实践中,我们可以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国家同学对中国文化和发展理念的了解,促进多元文化交融共生。
了解国际时事,感知中国气度,同时也能反观自身,为个人发展开阔视野。希望和大家一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一边生活学习,一边更开阔地成长!
——冉晓雅
02
01
01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全球发展应该触及世界所有角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我对这句话印象很深。以非洲西边的塞内加尔共和国为例。在殖民主义时期,塞内加尔是法兰西殖民帝国的非洲大本营,受到法国政府的剥削。
2016年,塞内加尔想给自己修一条铁路,经过首都达喀尔。中国公司和法国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相较于法国公司的方案,中国公司提供的方案质量好、价格便宜。但塞内加尔盲信法国标准,选择了法国公司。结果,法国公司做了两年,进度基本为零,同时,报价为5.5亿美元的项目做成了12亿美元,项目也无限延期。
与此相对应的是,1984年,河南国际集团进入塞内加尔,在长达40年里,为塞内加尔修建了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供水、排水、排污等在内的重要的民生工程。同时,中国还派出了农业技术团队来到塞内加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指导当地农民种植芝麻,并且承诺按照一定价格收购。这就相当于不单单教技术,提供方案,还帮当地把市场找好了。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的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往往带来的是侵略和剥削。但中国在海外的活动则不是这样,是以“是否能赚钱”为标准,同时兼顾当地的发展,而不是剥削当地人民。就像文章中提到的一句话,“中国的努力必须得到赞扬和支持,因为这代表了一条通往更公正、更公平世界的道路”。
——刘子声
03
04
01
在学习讲话时,我注意到在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着重强调了“中国经验”这一词语。中国经验的全球价值,是指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过程中形成的成功模式和实践经验,不仅造福本国人民,还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智慧与解决方案。国际舆论也认为中国的方案既有理念指引,又有务实路径,将对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
回顾中国发展的来时路,我认为我国的脱贫攻坚正是惠及全球的中国经验的重要表现。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解决了困扰数亿人口的贫困问题,通过因地制宜和精准施策,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扶贫路径,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生态扶贫。这一经验具有全球适用性的,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中国经验中的以人为本、政府主导与社会协作的理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实参考。
同时,习主席还提到了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同样也是中国经验国际意义的体现。行动内容涵盖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支持非洲发展、支持减贫和粮食安全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一系列务实举措顺应全球南方国家发展呼声。以“一带一路”为例,“一带一路”已成为惠及全球的重要公共产品。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方式,帮助沿线国家改善发展条件。中国利用自身在铁路、公路、港口建设中的经验和技术,帮助其他国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习近平主席曾经形容,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未来,也期待中国继续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与全球各国携手,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世界。
——马郡阳
04
01
01
文章中提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认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课题。这一理念强调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呼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比如前段时间举办的国际文化节,我们就可以体验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玩游戏、尝美食,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相互了解和欣赏彼此的文化特色。
另外,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合作与共赢的重要性,强调多边主义理念,这与大数据领域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共享与分析成为了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倡导多边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共同探索大数据在全球治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最后,我认为我们应该将习主席的讲话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合作共赢的理念。
——王文博
05
01
01
这次讲话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理念的包容性与未来导向,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全球问题的深刻洞察,也让我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多边主义”。比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以及对最不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这些举措不仅是承诺,更是实实在在的贡献。特别是中国分享的精准扶贫经验,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新的可能。像这样的具体经验分享,既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也反映了中国愿意和世界共同进步的真诚态度。
另外,我对“中国式全球化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提出“伙伴关系”和“多边主义”,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具有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这种理念包容且有前瞻性,特别是在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国际责任并不遥远,它和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有很大的相关性。比如如何更好地推动合作共赢,如何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都可以从国家政策中找到启发,如何把这些理念真正融入到我们的实践中,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李雨凡
总结
通过本次大会,支部成员进一步体会到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已进入新阶段。同志们纷纷表示,将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共迎全球性挑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世界共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