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原区富滩镇宋溪村走出的开国少将蔡长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事后勤供应保障工作70多年。1955年,蔡长风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并先后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等荣誉,2001年1月28日与世长辞。蔡长风将军一生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忠实谦和,虽然长期管钱管物,经手财物无数,却始终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坚强党性。
蔡长风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受革命思想的影响,蔡长风参加了地方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府工作,担任苏维埃秘书、少先队指导员。1930年8月,红军攻克吉安,蔡长风与本乡二十四名赤卫队员一起参加了红军。
1931年8月,蔡长风奉命从第十二军政治部调到三十六师卫生处当管理员,是年12月调任师供给处任粮服股股长,开始了漫长的军队后勤生涯。当时部队的补给方针主要是“取之于敌”“就地取给”,要完成部队的物资保障任务谈何容易。特别是在天上有敌机骚扰,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要做好部队的供给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蔡长风在后来的回忆录《征途漫忆》中这样写道:“……大家围绕如何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证部队备有三至五天的粮食。为了方便携带,采取责任到人、分散携带的办法。每人一条米袋,除伤病员外,上至团长下到士兵,人人都要背米,必要时才雇人挑米。此外,每人要携带半斤炒米,以备遇特殊情况来不及做饭时用……较好地解决了部队的吃饭问题……”
根据蔡长风将军的回忆,和他一起去参加红军的本乡24名赤卫队员,后来一个都没有找到。
正是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经受了太多的苦难磨难,蔡长风将军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不管是身居高官、还是休养在家,他都始终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家乡也只是做了一些打井、建桥、通电等基础建设,解决老百姓用水、出行等基本的现实问题。
2001年1月28日,蔡长风将军与世长辞。“不计名利高风亮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挽联,是蔡长风将军最好的写照。
审 核:刘 琪
责 编:董 婕
图 文:潘远林、黄俊仁、胡小丽
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抖音短视频
联系电话0796-820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