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共振耦合的选择性热发射

文摘   科学   2024-12-27 09:10   山东  

论文信息:
W. Li, S. L. Wu, C. H. Tian, J. C. Li, S. Liu, G. L. Wu, Multi-resonance coupled metal pattern metamaterial for selective thermal emission, Journal of Nanophotonics 18, 016012 (2024),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7/1.JNP.18.016012







研究背景



着探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红外伪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的低发射率材料存在严重的热不稳定性,增加了被探测的风险。迫切需要研究更高效的红外隐身材料。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金属图案的多共振耦合实现红外隐身的超材料选择性宽带发射器。所提出的设计在红外大气窗口(3~5μm8~14μm)具有低发射率,用于红外抑制,在非红外大气窗口(5~8μm)具有高发射率,用于辐射冷却。为了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我们引入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补充设计。此外,超材料发射器的低角度依赖性使其即使在大角度入射角下也能保持宽带吸收特性。这种提出的方法是对超材料宽带发射器设计的有效补充,在红外隐身、辐射冷却、热探测、传感器、热光伏等各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获得所提出结构的吸收光谱。原型设计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为金属-磁盘阵列微结构。将Cu盘与一层Cu膜隔开ZnS的介电层,如图1(b)所示。在模拟中,ZnS的复折射率取自文献,Cu的光学常数取自文献。


图1,  原型结构示意图。(a)金属盘状阵列微结构。(b)阵列的单元格。几何参数如下:单元胞周期p¼1.4 μm;圆盘谐振 器直径d¼1.1 μm;以及金属层和介电层的厚度t 1¼0.2 μm, t 2¼0.06 μm, t 3¼0.08 μm。


原型超材料发射极激发金属图案和接地金属层之间的反平行电流。可以与入射光的磁场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这通常被称为磁共振。产生的磁矩由于超材料固有的共振特性,可以在特定波长处形成具有高发射率的窄带共振峰。通过修改超材料的几何参数,如其周期性、深度、形状和角度,我们可以实现不同波长波段的光谱控制。为了研究超材料对几何参数的依赖性,我们模拟了不同参数下的吸收光谱。图2(a)显示了共振波长与介电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5~8μm处激发出一个窄带高吸收峰。而且,共振峰波长随介质层厚度的增加而发生蓝移。当介质层厚度为0.06μm时,共振峰的最大吸光率约为0.99。图2(b)显示了不同圆盘直径处的吸收光谱。随着直径的增大,共振波长发生红移。具体来说,当直径从1μm增加到1.3μm时,共振波长从5.1μm位移到6.9μm。考虑到辐射冷却的需求,调整直径可以使共振波长向非大气窗口波段移动,有助于降低表面温度。

图2,  吸收光谱随(a)介电层厚度、(b)圆盘直径、(c)超材料周期的变化。


2(c)显示了共振波长对周期值的依赖关系。当周期值增大时,共振峰的带宽略有减小。另一方面,8~14μm的发射进一步受到抑制。然而,超材料发射极的带宽太窄,无法实现高效的辐射冷却。多共振耦合效应可以通过垂直堆叠或水平堆叠不同共振频率的谐振腔,从而产生多个共振峰并合并以延长带宽,从而有效克服这一限制。不同几何参数的微结构的水平排列使得纳米制造变得困难。此外,较低的填充系数将导致宽带但弱的吸收峰.因此,制备简单、填充系数恒定的垂直叠加方式更为合适。基于(1a)所示的金属盘阵列结构和多共振耦合效应,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共振耦合宽带发射体(M1),如图3(a)所示。它包含五个功能层:厚度为t1的底部Cu反射层,厚度为t2t4的介电层(ZnS),以及厚度为t3t5的金属谐振腔(Cu)。高反射率Cu层有效地抑制了红外探测波长范围内的发射率。上下谐振腔均由Cu/ZnS/Cu组成,共用中间Cu层。M1的红外发射率谱如图3(b)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到,相邻的共振峰产生共振叠加,形成宽带吸收。相邻共振峰的合并使带宽变宽,这对辐射冷却有积极的贡献。光谱发射率在3~5μm8~14μm光谱范围内小于0.2,5~8μm光谱的发射率始终在0.6以上。

图3 , (a)复合结构(M1)示意图。几何参数如下:单元胞周期p¼1.4 μm;圆盘谐振器直径d¼1.1 μm;以及金属层和介电 层厚度t 1¼0.2 μm, t 2¼4 μm 0.06 μm, t 3¼0.08 μm, t 5¼0.1 μm。(b) M1和t 3¼0.08 nm (A1)和t 3¼0.1 nm (A2)的原 型结构的红外发射率光。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共振耦合机制和宽带发射的起源,我们进行了单独的模拟,分析了M1x-z平面上两个共振波长的电场和磁场分布,如图4所示。仿真结果表明,在入射电磁场的作用下,上腔和下腔分别在5.40μm6.51μm处表现出磁共振。谐振腔内会产生强的局域电磁场。因此,谐振波长处的大部分入射光受到限制并在谐振腔中耗散,从而在这些波长处产生高吸收峰。相邻共振的耦合有助于拓宽带宽。此外,电磁场仅局限于介电层的圆盘区域,这表明改变介电层的形状或尺寸会影响磁共振。

图4, (a) λ1¼5.40 μm处M1的x-z平面电场和(c)磁场分布。(b) M1在λ2¼6.51 μm处x-z平面上的电场和(d)磁场分布。

基于上述研究,减少吸收光谱凹陷的有效途径是缩短相邻共振波长之间的距离。考虑到磁共振与介电层形状的关系,我们通过将ZnS层的形状从薄膜修改为圆盘,提出了一种补充结构(M2),如图5(a)所示。很明显,右边的吸收峰发生了蓝移,导致凹陷的深度减小,如图5(b)所示。式中neffMIM波导的有效折射率,D为铜盘直径,λr论,有效折射率neff取决于介电层的体积分数。为谐振波长。根据有效介质理因此,与平面薄膜相比,圆盘状介质层的neff略微减小,导致共振峰发生短波长位移。通过将原型结构中的介电层从薄膜调整为圆盘得到的吸收光谱M1相比,M2中吸收光谱凹陷处的最小吸收从0.592增加到0.743。同时,右侧吸收峰的蓝移降低了8~14μm光谱波段的平均发射率,进一步增强了红外抑制能力。图(5c)显示了M1M2FOM随温度的变化。在300~666K的温度范围内,M1FOM优于M2;然而,一旦温度超过666K,M2FOM就会超过M1。因此,M1适合在低温环境下运行,而M2在高温条件下表现更好。根据工作温度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结构,用于红外伪装和辐射冷却的应用。

图5, (a)优化后的结构(M2)示意图。厚度参数与M1相同。(b) M1和M2的红外发射率光谱。(c) M1和M2的FOM随温 度的变化。(d)电介质层为薄膜或圆盘时原型结构的红外发射率光谱。

(图6)显示了两种设计的平均发射率与温度的关系,并与环境中典型物体的平均发射率进行了比较。30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发射率在3~5μm8~14μm光谱波段分别表现出轻微的下降和轻微的上升。在5~8μm波段,M1的平均发射率略有下降,M2的平均发射率逐渐上升。这一现象导致随着温度的升高,M2FOM上逐渐超过M1

图6,  (a) M1和(b) M2与环境中另一典型物体的平均发射率随其温度的变化曲线。


入射角的依赖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光的入射角对吸收器的吸收性能至关重要。人们通常希望吸收器表现出低角度依赖性,以减轻非正常入射光对其性能的影响。优异的角度和偏振无关性也是选择盘形图案的原因之一。为了验证这种结构的低角度依赖性,我们在0°到80°的入射角范围内进行了扫描模拟,以评估其吸收性能。(图7)显示了波长与的吸收效率关系.3入射角的依赖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光的入射角对吸收器的吸收性能至关重要。人们通常希望吸收器表现出低角度依赖性,以减轻非正常入射光对其性能的影响。优异的角度和偏振无关性也是选择盘形图案的原因之一。为了验证这种结构的低角度依赖性,我们在0°到80°的入射角范围内进行了扫描模拟,以评估其吸收性能。图7显示了波长与的吸收效率关系。

图7, 随入射角变化的模拟吸收光谱。






结论与展望



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异红外抑制和辐射冷却性能的红外宽带超材料发射器的新设计。较宽的发射带宽是不同谐振器形成的多峰耦合的结果。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温度要求,我们还引入了针对高温环境量身定制的补充设计,在结构选择上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此外,所提出的发射器表现出低角度依赖性,从而实现广角入射光吸收。该研究为宽带超材料发射器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贡献,在热感测、隐身技术和辐射冷却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END-


热辐射与微纳光子学

热辐射与微纳光子学
热辐射与微纳光子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