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小课堂⑤丨芦苇——滨海湿地原生植被

政务   2024-12-09 15:46   上海  

为丰富公众海洋科学知识,促进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推出“海洋科普小课堂”特别策划——海洋生物多样性科普短视频。


今天一起走进第五期

芦苇——滨海湿地原生植被



芦苇,禾本科,多年水生或湿生高大草本,滨海湿地优势种,全球广泛分布。生长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

茎秆直立,植株高大,大型圆锥花序。风媒异交传粉,种子繁殖兼具营养繁殖。

叶、茎和根状茎具有通气组织,适应多水条件。耐盐、耐涝、抗倒伏,适应不同生态环境。作为隐域性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能力强,扩张迅速。在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常形成连片芦苇群落。

净化水质,涵养水源,抑制蓝藻生长,兼具观赏性,形成良好湿地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隐秘东方相手蟹(谢汉宾 摄)

芦苇群落,底栖动物丰富,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和越冬生境。

震旦鸦雀(郑运祥 摄)

震旦鸦雀,高度依赖芦苇生境,取食芦苇秸秆中的条锹额夜蛾和芦苇日仁蚧等昆虫。

芦苇自然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型变异受环境影响。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入侵,造成芦苇群落面积减少和功能衰退。

蒹葭苍苍(陶柳 摄)

芦苇古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夹岸连沙,枝摇浪花。芦花婆娑随风摇,雪舞沙州漫沃野。秋日夕阳晚风起,芦苇浪头鳞甲生。

夕阳晚风(陶柳 摄)

远离喧嚣驻足聆听,偷得如斯半日清闲,安逸舒适氤氲柔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海洋事务中心供稿

上海水务海洋
这里是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公众号。发布上海水务海洋权威资讯,提供微服务,普及水知识,传播水文化,真诚期待您的关注与参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