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21日召开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在中船集团旗下单位引发热烈讨论。各单位一线基层员工代表表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方向明确、只争朝夕!
大连造船
中船集团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连造船电焊工朱先波:我认真聆听了中船集团2025年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发挥技能引领、科研攻关带头人作用,立足船舶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需求,秉持创新理念,发挥技能特长,在工法和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攻克焊接技术难题,解决生产难点,为大连造船建造更多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高端船舶产品提供技能支撑。同时,我也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技艺传承好,积极引导和带动青年技工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培养更多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焊接人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焊接队伍,为中船集团、智领深蓝积极贡献力量。
武昌造船
“个人贡献奖”获奖者王文明:作为一名承担船舶装备精密加工任务的技能工人,我决心牢记初心使命、坚守强军首责,按照智领深蓝要求,开展船舶装备精密车削工法革新行动,针对新材质、新构型、新技术等“三新”特征带来的船舶装备生产难题,创造性开展机床、刀具、工装等3大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设备升级行动,深化实施机床数智拓能行动,设计制作更多管用好用的车削专用工装和新型刀具,不断提高船舶装备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助力更多船舶装备生产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奋力推进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建设迈上新台阶。
广船国际
“团队突出贡献奖”获奖代表李珍璜:工作报告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要着力推动数智赋能,全面提升研发、设计、生产、供应、管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实施智慧企业建设。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我将积极响应集团公司部署,在广船国际明星产品之一的汽车运输船建造中积极探索数智赋能,不断推进精益管理和效率提升,进一步擦亮广船国际的汽车运输船品牌,为奋力推进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埔文冲
“集团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何珍:2025年工作会着重强调了强化创新驱动。近年来,黄埔文冲自主研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4年我们交付支线集装箱船20艘,平均毛利率位居集团前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鸿鹄”系列集装箱船,技术上的自立自强为公司经营、设计、采购、生产等各环节推进精益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使产品建造成本和周期实现了双下降。2025年,我将贯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努力研制更好更优的替代燃料自主船型、中型箱船、气体运输船等新技术船舶,助力中船集团和黄埔文冲做优做强船舶主业。
七〇八所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工程装备学科带头人、七〇八所副总工程师、“梦想”号总设计师张海彬:徐鹏董事长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奋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为我们船舶研发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成功研制让我们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我国在船舶研发设计领域还有很多“卡脖子”关键技术亟待突破。未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梦想”号精神,持续创新突破,向海图强,努力研发一流海洋装备,为推进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船动力
“个人贡献奖”获得者龚嫚:我倍感光荣,更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一线科研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全局观念,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加强与兄弟单位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全力做好船用发动机的电控系统开发,使船用发动机的“大脑”更智能、更高效,用智慧动力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赋动能、谱新篇。
汾西重工
“个人贡献奖” 获得者杨慧君:工作会议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1-1-7-8”总体思路的部署上来,把“拼状态、比实绩”作为主旋律,永葆“实”的作风和“闯”的劲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深化、巩固、发扬中船集团三大精神和汾西重工“M5”精神,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确保主责主业各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努力向着“创新动能最优、核心能力最强、行业口碑最好、幸福指数最高”的行业领军型企业目标奋勇前进,奋力谱写中船集团、智领深蓝,锐意进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陕柴重工
“个人贡献奖”获得者张玉兴:过去一年,集团公司在复杂环境中取得的成绩令人自豪,尤其是“梦想”号大洋钻探船获总书记点赞,极大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展望2025年,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等重点任务,与我日常工作紧密相关。作为陕柴重工核电业务负责人,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持续在核应急装备领域发力,助力2025年核应急柴油发电机组100%国产化任务实现,在核电重大装备的强链补链工作中做出贡献,助力集团公司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长城电子
“个人贡献奖”获得者陈凡胜:工作会令我深感振奋与鼓舞。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成绩,明确了2025年发展方向,让我对集团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作为一名中国船舶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为履约交付、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传承“中船文化”,凝聚团队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会议精神,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添砖加瓦。
七院
参会代表李宁:2025年工作会议报告提出的“1-1-7-8”总体思路让我对新的一年重点任务与工作有了清晰的顶层主线认知,对集团公司进一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了一定理解,特别是其中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动数智赋能等内容,为科技工作明确了相关要求。作为基层一线科技员工,我将牢记初心使命,进一步加强学习,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与新技术运用,尽职尽责做好自身科研工作。
七〇三所
“民品贡献奖”获奖代表李名家:作为“30MW级工业燃气轮机项目实施团队”代表,我有幸参加了中船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深受启发,倍感振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燃气轮机科研生产,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和市场导向,集中优势资源大力推进民品产业发展,积极开拓新兴应用领域,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加大售后服务领域开发力度,推动示范项目落地执行。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加强精细化和精益管理,有效保障燃机产业高质量实施,为中船集团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七〇九所
“个人贡献奖”徐明迪:这个奖既是工作荣誉,也是前进动力。2025年,我将和团队携手努力、齐心协力、拼搏奋斗,确保在手和新立重点工程任务按期高质量交付;落实价值创造,实现团队整体能力提升,技术持续保持领先,产品迭代更新升级,奋力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顺利收官,全力建设好船舶行业电子信息底座,为“十五五”行业电子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七二五所
“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代表韦璇: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思路和作出的各项工作部署让我倍感振奋和鼓舞!而获得这个奖项对我们来说既是充分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新的一年,我将与七二五所全体科研工作者一道,继续立足七二五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坚决落实好“1-1-7-8”总体思路,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奋勇争先,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建设迈上新台阶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八院
“个人贡献奖”获得者柏磊:工作报告让我在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中船人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变化和不确定因素,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坚定信念。作为八院的一员,身处改革融合创新的一线,能获评“集团个人突出贡献奖”,我既感荣幸,更感责任重大。新起点新征程,2025年,我将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研究和八院装备能力提升的主方向,立足岗位,以决胜之心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
七五〇试验场
“个人贡献奖”获奖者龚鑫:衷心感谢集团公司授予我这个荣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倍加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并以此作为新的动力,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思路,始终激励自己在湖海试验、项目研制和产品研发等多个业务领域持续深耕、精益求精。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坚守强军首责,在推进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建设迈向新台阶的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船九院
“个人贡献奖”获得者张东升:我为集团公司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深感自豪、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工作会描绘了集团公司对海洋战略、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的美好发展蓝图,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高水平科技能力建设、智慧企业建设、“幸福中船人”目标等描述,极大激发了一线人员的工作热情。作为万千中国船舶人的一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参与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为中国船舶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连公司
参会代表周雪:工作会议报告让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奋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一名技术研发人员,我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创新、追求卓越的决心与信心。新征程上,我将与大连公司科研创新团队一起,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思路,加强船舶配套行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迭代升级,聚焦新领域新技术加速新产品研发,做好“传帮带”,着力培养引进科创人才、技能人才,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大连公司创建行业一流船舶配套企业、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贡献力量。
重庆公司
“民品贡献奖”获奖代表黄都: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求真务实。作为国内大功率燃料喷射系统研制基地和龙头企业,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紧跟科技前沿,力求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着眼绿色发展,将绿色化理念深植于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动力装备,打造绿色船舶;要拥抱数字化变革,打造智能船舶,借助数字化模拟技术优化产品设计,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要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要依靠创新内涵式增长推进自立自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国际工程公司
参会代表王丹: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的“1-1-7-8”总体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成员单位谋划2025年度重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为基层员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和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本部门重点任务中并细化分解至个人,在落实战略规划、改革深化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企业文化和新闻宣传等方面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完成公司“十四五”规划任务,为集团公司和公司提升“五个价值”创造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END
| 校 对:高红梅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